南雁
校園里常有收廢舊書報的來,最勤的是一位沈姓老大爺,年近八十,我們稱他沈老。
別看他瘦小的身材,又是一大把年紀,可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后面掛著兩個大拖籃,二百來斤的廢紙并不感到很吃力。我問他為啥恁有精神,他笑笑:“習慣成自然嘛?!比缓髽泛呛堑馗嬖V我他從事這一“工作”差不多六十年了,以前三五百斤也不在話下,現在二百斤的東西馱到十幾里外的廢品收購站中途還要歇幾回。話語中,流露出一點歲月不饒人的感慨。
有一回,他在辦公室黑板上寫了一個字“爨”讓我們認。同事們不認得,我說出讀音和解釋。他驚喜地說:“你讀過《項脊軒志》嗎?”我點點頭。他說那可是一篇好文章,他念私塾時學過,到今天還基本能背出。
我們喊他沈老,他似乎不太高興。他告訴我們他有三個名字:小時候叫“沈數洲”,因為中國古稱“九州”,數中以九為大;新中國成立后,改名“沈晴江”,黑暗的日子過去了,江山一派晴朗;現在又改成“沈普”,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專收廢紙的老頭。他最樂意我們叫他“沈普”。
他還把幾個名字寫到黑板上,問我們寫得怎樣。雖然并不很好看,但頗有筆力。他說曾經練過毛筆字,過去還常幫鄉(xiāng)鄰寫對聯。如今人們都是買那種精美的玩意兒,所以就“失業(yè)”了。
來學校收廢紙的有好幾個,但我們最愿意跟他打交道,不僅僅看在他上了年紀的分上,更是敬重他的人品。有的價錢不公道,有的手腳不干凈,喜歡順手牽羊,有的還在秤上?;ㄕ?。只有他為人實誠。他說他做的是小本生意,靠的是力氣和本分。他往來于十幾個學校之間,老師們都喜歡他。
我問他這么大年紀為何不在家安享晚年,他笑笑:“我有兒有孫,他們的日子都過得不錯,也都很孝順我。我自己也有點積蓄,生活沒什么擔憂的。但我喜歡與紙張和書報打交道,愿意和老師們做朋友。我收到有價值的書報都會收藏起來,現在家里的藏書有幾千冊,報紙幾十種,簡直可以成立一個小型圖書館了。當然,如果有朋友喜歡哪本書,我也會贈送?!贝嗽挷患?,我書架上的《說文解字》就是他送的。
在我看來,他最大的缺點也許是啰唆。我的身體不太好,患有慢肝。他每次見到我都跟我說:“你的氣色蠻不錯的。”然后就是囑咐我不要急躁和煩惱,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分節(jié)儉,要加強營養(yǎng)。他聽說我喜歡寫點文章,又叫我不要熬夜。我雖然有點煩,但還是樂于接受,因為他說的沒錯,與醫(yī)生是英雄所見。再說七八十歲的人話多也是正常的,何況他是完全出于一片誠心與好意呢。
沈老有好幾天沒來了,會不會是病了?我還真有點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