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誕下無懼的我
北方的孩子 來到南方
北方 是我們身上的病
像雨一樣 推開窗戶
晴和云之后的雨
從容地走在大街小巷
在每一條街的拐角處
找尋熟悉的身影 熟悉的口音
還有熟絡之后
唱一曲潘陽湖 瀏陽河
我們在彼此的口音里認出童年
當折一段樹枝 折一枝花
在西園處的樓臺
一些聚少離多
一些我和你的剪影
龍虎山
我沒有去過龍虎山
當你站到面前來 我知道了它的樣子
像那一片片火紅的丹霞地貌
你給我的地址
我曾在地圖上走過千百遍
我知道 山原來的樣子
大抵就是有著一千九百年
大抵就是你站到我的面前
我們對視的時候
大抵就是龍虎山的面容
龍虎山的雨水 河流
就是我們彼此在心中的流經(jīng)
龍虎山的瀑布
也一直珍藏在我們的眼中
姊妹瀑
四米 是天門山姊妹瀑的落差
像許多人一直在尋找的四季
峽谷里的蘭花
沾染著姊妹瀑的前生 今世 來生
龍虎山無霜 姊妹瀑無風
風像一個少年
經(jīng)年累月駐扎在龍虎山的溪澗
只有雨水 流水流經(jīng)一線天
仙水巖 桃花洲記下了風的模樣
象鼻山巨大的身體 獨立在風的胸口
而在風的胸口
一個轉身 我們就望見了彼此
風是一個千年之謎
風一目了然 旁人的來去
風是一個千年之謎
我額頭的光亮 來自風
眼眸的光亮 來自風
我靈魂的光亮 來自無上的風
在凝視之后 風誕下無懼的我
即使 我長久徘徊在風的胸口
我面部 依然長出紅
和丹霞地貌的紅一起茂密生長
我的抵達 在風的胸口熱烈
我們相視而笑
或興高采烈 或寂靜無聲
還有一些沒有完全消失的愛情
郁孤臺
站在陽光中
聽到東江的流水聲
才知 自己知之甚少
翻開時光的閑暇處
贛江 赫然是東江之上
一直向南 走到香江的大街小巷
拾階而上
仿佛是唐時的雨落下
宋時的葉落下
南邊和北邊
都在賀蘭山上
腳下 是滾滾的江水
腳上 是重重山巒
八境臺
蘇公登上這里吟誦
是以南康作始
觀望章貢臺 百鵲樓
再到郁孤臺……
像八境到八景
是天上到人間
宋代到清代
八境相同 八景不競同
樓臺巖山到水月云塔
朱樓 青瓦掩映在竹林中
皂蓋樓半夢半醒
馬祖巖望過長安
塵外樓陷落在煙雨中
峰山參差到云歸處
而我和你
得浮云閑雨半日
我不想失去這久違的愛情
我愛著雨夜的呼喚
像你愛著綠色的追逐一樣
是雨 解下晴和云的衣裳
這樣 彩虹才有可能浮現(xiàn)
像塵世中久違的愛情
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愛情
我 不想失去這久違的愛情
像你不想卸下晴和云的追逐一樣
所以 我們得遠離愛情
窗外
當風起 窗外的雨是誰
是雨 爭相愛上彼此
又是雨 爭相失去蹤跡
當雨 一滴一滴
我伸過來的手 接不住雨的玲瓏
接不住雨在大江南北的肆意
一轉身是雨 一側耳是雨 一抬頭是雨
一個我 都在雨的懷抱
雨尋
原來 晴天都是在雨后
像彩虹一樣 云是雨的前生
而晴是雨的來世
它們 都住在同一片云上
在東西南北中
雨是云的來世 雨是晴的前生
雨抱著云 雨抱著晴
而晴和云一直相擁 等雨
西湖雨
江南的雨 都在西湖的美
這個七月 就像抓不住一滴雨
美中不足 美不勝收
天不作美 好傳為美談
一滴雨被收買 一朵云被收買
而落向大地的雨
只是昨日 一池荷的清香
你不是我的
我說過 你不是我的
而我 只屬于你
像漫天的繁星 只屬于天空
溫暖的陽光
贈予我 一個夏天
這之后 我就回到我
你就回到你
你只屬于你
我只屬于我
我們都是美好事物的一部分
我的手曾試圖給予你
我的眼曾試圖給予你
我的耳曾試圖給予你
我的呼喊曾試圖給予你
我的微笑 曾試圖給予你
作者簡介:彭彥,筆名子彥墨翡,70后詩人,詩評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xiàn)定居東莞。香港紫荊雜志記者,國際城市文學學會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分會副會長,2016人民出版社“讀書會”社交平臺百位簽約名家之一。擔任過多家文學網(wǎng)站超級版主、詩歌主編。
(責任編輯? 陳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