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蘭
(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 陜西 西安 710000)
互文性理論為當下研究的一個熱點,通過分析語言體裁的不同,可發(fā)現(xiàn)新聞本身的價值及其在社會互動中的意義。本文的語料選自“學(xué)習(xí)強國”APP中“英文播報頻道”的頭條新聞?!皩W(xué)習(xí)強國”APP是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的優(yōu)質(zhì)平臺,體現(xiàn)了習(xí)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nèi)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思想。
“體裁互文性”這一表述是Fairclough 1992年提出的,指同一語篇中不同話語、體裁形式或風(fēng)格的相互交融。根據(jù)體裁雜合的特點,體裁互文性可分為三種:嵌入型、序列型和混合型。嵌入型的體裁互文性是指一種體裁清楚明顯地包含在另一種體裁之中,例如在廣告語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詩歌、科研報告這樣的體裁。序列型的體裁互文性是指由于不同的交際意圖,語篇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體裁,這些體裁呈序列分布,清楚地轉(zhuǎn)換在不同的語步之間?;旌闲偷捏w裁互文性是指不同體裁以非常復(fù)雜和難以區(qū)分的方式混雜在同一語篇當中。[1]
本文選取的語料為“學(xué)習(xí)強國”APP中“英文播報頻道”的五篇英語新聞,以此為例進行互文性分析。因為“學(xué)習(xí)強國”APP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其每日推送的英語新聞頭條大多選自于新華社和中國日報等權(quán)威媒體。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新型平臺,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的思想方向和政治態(tài)度。分析這些英文新聞素材,可以得知我國新聞報道的宣傳導(dǎo)向和建構(gòu)意義。作為研究對象的五篇論文的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五篇研究對象信息
巴赫金認為每個文本都具有多聲話語,同時他也認為,語言在其歷史存在的任何時刻都是雜體的,“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和歷史變化帶來語言內(nèi)部各種各樣且各自自成一體的、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思想意識體系……構(gòu)成這些思想意識體系的是充滿多種語義意義和價值取向的語言成分,每一種語言成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聲音”,表征了現(xiàn)在與過去之間、過去的不同時代之間、不同的社會群體或及集團之間社會意識形態(tài)矛盾的共存。[2]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通過各種具體互文性手段更能促成說話者和受話者之間小說式對話。分析這五篇新聞,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五種手段最常見:參考(reference)、言語轉(zhuǎn)述(speech reporting)、回應(yīng)(response)、提及(mention)和預(yù)設(shè)(presupposition)。這些手段中,兩個或多個聲音,或者界限分明、互不干擾,或者其中一個聲音支配或歪曲其他聲音,或者它們相互回應(yīng)、支持或反駁。[3]
“參考”一般是指來自新聞機構(gòu),直接提供給讀者進行消息參考的報道,多以總結(jié)性的語言形式出現(xiàn)。
例1:-China had 797 AI enterprises at the end of 2019,accounting for 14.8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and making China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I firm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ization,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has made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more resilient amid the epidemic.
by Xinhua writers Li Kun,Song Rui and Fang Ning(新華社,2020-06-26)
例1為“學(xué)習(xí)強國”中,新華社頭條英語新聞的固定模式,開篇先通過對二位筆者對此新聞的總結(jié)性參考,提供了靈活方便的“發(fā)布者—受眾、受眾—發(fā)布者、受眾—受眾”的多維互動空間,報社通過這種互文形式能將自己的新聞迅速傳播給更多的讀者,并獲得即時反饋。
“回應(yīng)”是指對某一問題的回答、解釋和反饋,以表明立場、解決方案或者態(tài)度,有時會以轉(zhuǎn)述的方式出現(xiàn)。
例2:Beijing is taking swift steps to curb a new cluster of local COVID-19 infections that has led to more than 50 new cases in the past four days,including shuttering a major wholesale market linked to all new infections,imposing a partial lockdown in its vicinity and ramping up mass testing and screening in key areas.(人民日報,2020-06-15)
例2是對2020年6月北京本地突發(fā)50個新冠肺炎病例事情的回應(yīng)。政府回應(yīng)了對此次事件是如何采取行動遏制蔓延與傳播,也迅速穩(wěn)定了民心,表示政府正在積極處理此次事件,且一切都在控制范圍內(nèi),請大家放心、安心。
“提及”指的是在文中提到了另一起事件或者話語表達,但是并沒有詳細展開或者使用原話。這種也是互文性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例3:Beijing Ditan Hospital has intensified its efforts to cope with the emergency since June 11 and has opened four more zones to screen and treat COVID-19 patients.The hospital has initially prepared 220 beds for COVID-19 patients and the capacity will soon be expanded to 400 beds.(新華社,2020-06-18)
例3提及了北京“新發(fā)地”突發(fā)的新冠肺炎事件,但這種表現(xiàn)手段往往為新聞報道提供一種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和權(quán)威性。雖然沒有說明具體情況,但為想要進一步了解信息的讀者提供了線索。
“預(yù)設(shè)”指的是說話者在傳遞信息時已經(jīng)默認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且不容置疑,在此前提下再進行深層次的信息傳遞或話術(shù)表達。這種互文關(guān)系,往往會在潛意識中引導(dǎo)讀者去相信事實,以表達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態(tài)度和立場。
例4:China had 797 AI enterprises at the end of 2019,accounting for 14.8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and making China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I firms.(新華社,2020-06-26)
例4中說到至2019年底,中國AI公司的數(shù)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這一預(yù)設(shè),暗含了中國的自豪并且極大地肯定了中國在AI方面取得的長足的進步。
引語是篇際互文性的主要顯性形式。這種互文性通過加入新的語篇來傳遞不同話語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Leech& Short(1981)將轉(zhuǎn)述言語分為直接言語(DS)、間接言語(IS)、自由直接言語(FDS)、自由間接言語(FIS)及言語行為的敘述性報道(N R SA)五類,按FDS、DS、FIS、IS和NR SA的順序,轉(zhuǎn)述者所表達插入信息的力度是在逐步增強的。
例5:“The spread of COVID-19 has grounded trips.WIC provided global AI industry players a platform for exchanges at this time,”said Zhou Hongyi,founder of Chinese internet security firm Qihoo 360.(新華社,2020-06-26)
例6:Guzman said in a statement there are concerns that many COVID-19 cases are“going undetected,especially in the internal displaced camps.”(新華社,2020-06-22)
例7:A meeting of the city’s Party leadership on Tuesday underlined“taking the most resolute,decisive and stringent measures,and racing against time to conduct screening,testing,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source tracing...to resolutely block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epidemic and control the situation quickly.”(新華社,2020-06-18)
例5通過直接言語的形式說明了AI和新冠肺炎病毒之間的互文關(guān)系。直接言語一般表達原信息的內(nèi)容和形式,還原其真實性。例6采用的是間接言語,是國際紅十字會衛(wèi)生協(xié)調(diào)員對非洲疫情的說明。此新聞通過間接轉(zhuǎn)述的形式,將原本官方晦澀難懂、略有歧義的文字通過簡單化和通俗化的處理之后傳遞給大眾。這不僅有利于消息的理解,也極大促進了傳播的速度。例7通過言語行為的敘述性報道建立了同中國官方媒體發(fā)言的互文關(guān)系。沒有直接使用原始信息的內(nèi)容和形式,而是進行轉(zhuǎn)述性陳述,消減了原話術(shù)的語氣和態(tài)度,使所傳達的信息變得客觀和中立,不受任何價值觀的影響,這種形式多在國際新聞中出現(xiàn)。
另外,本文還對五篇新聞報道中的“言語轉(zhuǎn)述”進行了字數(shù)的統(tǒng)計,通過各種言語行為占總篇幅的比重來強調(diào)體裁互文性在新聞英語中的重要性。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言語轉(zhuǎn)述”在五篇英語新聞中,基本占比30%,由此說明體裁互文性在此類語篇中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重要性。詳見表2。
表2 “言語轉(zhuǎn)述”所占比例
英語新聞,作為國際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會在保持中立和客觀的情況下,傳遞某種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本文通過對“學(xué)習(xí)強國”APP中“英文播報頻道”的五篇頭條英語新聞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全球一體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體裁互文性通過對各國信息的融合,有利于輿論在輿論引導(dǎo)下的快速傳播,穩(wěn)定局勢。同時,通過不同形式的體裁手段,也有利于樹立我國和平、合作和負責(zé)任的大國形象,穩(wěn)固中國在世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