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偉,周 鑫,2 *,陳貴紅,劉勝利,陳燕芳
(1.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 北屯 836000;2.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黑河分院;3.新疆農(nóng)墾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向日葵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耐鹽堿等特性,近年來,成為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的主栽作物之一。該區(qū)域作為向日葵的主產(chǎn)區(qū),受列當危害十分嚴重[1],向日葵列當會造成向日葵植株矮小、萎蔫,葉片變黃,甚至絕收[2-3],嚴重影響向日葵的產(chǎn)量和品質。在阿勒泰地區(qū),菌核病曾造成減產(chǎn)約40%[4]。由于市場上向日葵品種眾多,職工對品種的選擇缺乏科學的引導,盲目跟從市場,導致向日葵病害加重造成的損失嚴重,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兵團第十師主要食用向日葵品種進行抗性鑒定,并結合各品種產(chǎn)量篩選具備豐產(chǎn)性和抗病性的品種,對北屯區(qū)域高產(chǎn)優(yōu)質食葵種植有著重要意義。
本試驗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一八七團試驗基地進行。研究區(qū)處于北緯47°27′,東經(jīng)87°97′,海拔547 m,無霜期平均120 d,年平均氣溫3.6~3.9 ℃,年降水量87.0~l88.6 mm,蒸發(fā)量為1 900~2 300 mm,屬于灌溉農(nóng)業(yè)。
試驗地前茬種植葫蘆瓜。土質為荒漠淡棕鈣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下,pH為8.06,全氮0.76 g/kg,水解性氮71.0 mg/kg,有機質12.0 g/kg,有效磷17.0 mg/kg,速效鉀142 mg/kg。4月28日聯(lián)合整地機整地,達到“齊、平、墑、碎、凈、松”六字標準。播前用二甲戊靈(施用量為210 g/667m2)進行土表機械噴霧土壤封閉,防治田間雜草。2020年5月26日開始播種,采用大壟栽培模式[3]。使用70 cm寬的降解膜,一膜兩行,寬窄行種植,膜間距90 cm、膜內40 cm,株距60 cm。膜下鋪滴灌帶[4]。采用人工膜上點播,每穴播2~3粒,覆土鎮(zhèn)壓,播種深度為3~5 cm。于5月25日進行初次淺度中耕;6月12日進行正常中耕。
2019年秋施有機肥40 kg/667 m2,2020年春,在整地之前將磷酸氫二銨作為基肥按照施用量20 kg/667 m2均勻撒入試驗田,采用聯(lián)合整地機在整地時翻入地中。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隨水滴施,用量和施肥時間同大田,并在現(xiàn)蕾期施用硼肥(硼砂),施用量為200 g/667 m2。田間澆水采用膜下加壓節(jié)水進行滴灌,并于8月17日澆水結束后完全停水。
供試26個食葵雜交種,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品種名稱及編號如表1,供試26個食葵雜交種子是由國家油料體系向日葵崗位專家提供。每小區(qū)采用2膜4行種植模式種植,食葵行長為6 m,株行距為0.60 m×0.65 m,小區(qū)面積為23.4 m2,總面積為1 895.4 m2。
表1 參試食葵品種及編號
抗列當?shù)燃夎b定標準[5]見表2。
表2 抗列當?shù)燃夎b定標準
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顯著性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進行5%水平的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SFXJ05、SFXJ16和CK2品種高感列當,寄生率分別為87.75%、100%和100%;寄生程度分別為11.22、39.63和37.47;寄生強度分別為12.78、39.63和37.47。SFXJ20品種易感列當,其寄生率、寄生程度和寄生強度分別為78.57%、8.2 和10.44。SFXJ04、SFXJ17和SFXJ21品種抗列當,寄生率分別為21.46%、24.80%和23.28%;寄生程度分別為1.79、2.57和1.20;寄生強度分別為8.63、10.29和5.31。SFXJ01、SFXJ08、SFXJ011、SFXJ014、SFXJ23與CK1品種高抗列當,寄生率分別為9.30%、6.61%、2.71%、8.35%、11.58%和10.75%;寄生程度分別為0.42、0.81、0.05、0.23、0.28和0.65;寄生強度分別為4.90、4.47、1.33、3.26、2.56和8.03。SFXJ02、SFXJ03、SFXJ06、SFXJ07、SFXJ09、SFXJ10、SFXJ12、SFXJ13、SFXJ15、SFXJ18、SFXJ19、SFXJ22、SFXJ24品種免疫列當,其寄生率、寄生程度和寄生強度均為0。
表3 不同食葵品種列當寄生程度、寄生率及寄生強度的比較
根據(jù)表4所示,用向日葵的菌核病發(fā)病率表示確定其抗性強弱[4],根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最高的品種是SFXJ14,發(fā)病率為27.61%,SFXJ02、SFXJ04、SFXJ08、SFXJ15、SFXJ21和SFXJ24發(fā)病率也較高,發(fā)病率為10.26%、10.38%、12.22%、10.06%、11.83%和20.93%;盤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最高的品種是SFXJ16,發(fā)病率是44.10%;莖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最高的品種是SFXJ16,發(fā)病率為50.70%,SFXJ01、SFXJ02、SFXJ03、SFXJ08、SFXJ10、SFXJ11、SFXJ14、SFXJ15、SFXJ18、SFXJ23和SFXJ24發(fā)病率也較高,發(fā)病率為21.10%、20.05%、21.70%、29.90%、25.50%、21.77%、28.73%、22.10%、21.57%、28.67% 和20.93%。
表4 不同食葵品種的根腐型菌核病、盤腐型菌核病及莖腐菌核病發(fā)病率 %
通過不同食葵品種的產(chǎn)量情況(圖1)可以看出,SFXJ19、SFXJ21、SFXJ22、SFXJ24 的產(chǎn)量超過CK1(242.50 kg/667 m2),分別為246.73 kg/667 m2、248.13 kg/667 m2、245.23 kg/667 m2、251.93 kg/667 m2;SFXJ15產(chǎn)量與CK1接近,為241.40 kg/667 m2;SFXJ03、SFXJ07和SFXJ18略低于CK1的產(chǎn)量,分別為234.60 kg/667 m2、237.30 kg/667 m2、234.87 kg/667 m2。其余品種產(chǎn)量均低于230.00 kg/667 m2,其中SFXJ01、SFXJ05、SFXJ09、SFXJ10、SFXJ11、SFXJ14、SFXJ20、SFXJ16和CK2產(chǎn)量低于200 kg/667 m2,SFXJ16產(chǎn)量最低,僅50.57 kg/667 m2。
圖1 不同食葵品種產(chǎn)量比較
從列當寄生率、寄生程度及寄生強度綜合分析來看,免疫的品種為同欣2號、誠牌C93、圣地壹號、天葵16、龍葵27、圣地777、ND180、正博鼎盛、雙星6號、益民963、JR5511、騎兵1404和同輝33;高抗品種為太食616、中食葵139、啟源6號、DY27號、義田1號及同輝32(CK1);三瑞3號、龍食葵5號、匯元119為抗列當品種;地葵2號為易感列當品種;正和15、金科88、科峰2號(CK2)屬于高感列當品種。
從不同食葵品種的菌核病發(fā)病率來看,同欣2號、三瑞3號、中食葵139、雙星6號和匯元119的根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10%,DY27號、同輝33的根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20%;太食616、同欣2號、三瑞3號、圣地壹號、天葵16、中食葵139、啟源6號、雙星6號和益民963的盤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10%,圣地777、義田1號的盤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20%;金科88的盤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最高,為44.1%;正和15、圣地壹號、天葵16、龍葵27、ND180、正博鼎盛、龍食葵5號、地葵2號和匯元119的莖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10%,太食616、同欣2號、三瑞3號、中食葵139、圣地777、啟源6號、DY27號、雙星6號、益民963、義田1號和同輝33的莖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大于20%,金科88的莖腐型菌核病發(fā)病率最高,為50.70%。
從產(chǎn)量來看,JR5511、匯元119、騎兵1404和同輝33均超過了抗列當對照品種CK1,雙星6號產(chǎn)量與CK1接近,誠牌C93、天葵16和益民963產(chǎn)量略低于CK1,其它食葵品種產(chǎn)量均低于CK1且差異較大。
結合抗列當?shù)燃?、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產(chǎn)量的綜合因素來看,JR5511、匯元119、騎兵1404和同輝33表現(xiàn)最佳,其次是雙星6號和同輝32,誠牌C93、天葵16、益民963表現(xiàn)略差于同輝32,但種植選擇品種時還需結合結實率、千粒重、籽粒銹斑等情況綜合考慮。金科88高感列當和菌核病,不適宜在北屯區(qū)域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