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紫芬,曾卓鵬,彭亞娟,林亭亭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電生理科 廣東 深圳 518000)
病毒性腦炎是一種因病毒對腦實質直接侵犯而誘發(fā)的原發(fā)性腦炎,多見于兒童群體,一年四季都有發(fā)病的可能,單純皰疹病毒、腸道病毒是誘發(fā)病毒性腦炎最為常見的病毒[1-2]。病毒性腦炎患者發(fā)病后的主要臨床癥狀是頭痛、發(fā)熱、昏迷、抽搐,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病毒所侵犯的腦實質部位有關[3-4]?,F階段,臨床檢查診斷病毒性腦炎的常用方式是腦電圖檢查,可較早地將患者腦部組織的受損狀態(tài)呈現出來,并可對患者預后恢復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幫助預測病情發(fā)展[5]。本研究觀察腦電圖鑒別診斷病毒性腦炎及其在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納 入2017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 的60例病毒性腦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腦電圖及頭顱CT檢查。6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7/23;年齡介于7~56歲之間,平均年齡(32.36±10.82)歲;起病到來院就診時間介于1~48 h之間,平均時間(19.82±3.71)h;病情嚴重程度:29例輕型,24例中型,7例重型。納入標準:①經MRI及病毒感染免疫學等檢查確診患者;②無嚴重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虎叟R床資料完整;④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化膿性腦膜炎;②結核性腦膜炎;③既往有癲癇史;④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⑤合并神經脫鞘髓病變;⑥存在嚴重交流障礙;⑦依從性差,無法配合腦電圖檢查;⑧腦部合并其他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疾病。
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腦電圖及頭顱CT檢查,腦電圖檢查所采用的設備為CMS-4000腦電監(jiān)護儀?;颊咴诓秃蠼邮軝z查,嚴格按照國際10-20系統(tǒng)為標準在患者頭部安放銀電極并進行妥善固定,儀器靈敏度調試及參數設置均由專業(yè)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說明進行。通過雙極16導聯進行常規(guī)腦電圖檢查,描記時間30 min左右。與此同時,在監(jiān)測期間開展閃光試驗、睜閉眼實驗及過度換氣誘發(fā)實驗。頭顱CT檢查所用設備為5000TX全身CT機,檢查時間與首次腦電圖檢查時間在同1~2天內,掃描基線SML,層距與層厚均為10 mm。
(1)統(tǒng)計腦電圖及頭顱CT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并比較。(2)分析腦電圖下患者腦電圖異常程度分布情況及異常率,異常程度分為正常、輕度異常、中度異常、重度異常。其中腦電圖圖像以α波為主,顯示少量低波幅慢波及β波為正常;腦電圖α波頻率及波幅皆出現降低,呈現出散在低、中等波幅慢波為輕度異常;腦電圖以θ波為主,并伴有散在高幅δ波,主要是25%~50%慢波活動兼具癇性放電則屬于中度異常;腦電圖為高度慢波化表現,且存在彌漫性δ波和癇性放電,波形、波幅不對稱,同時存在平坦活動及爆發(fā)性抑制為重度異常[6]。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 s)描述與正態(tài)分布相符的計量資料,比較行t檢驗;通過百分比(%)和頻數描述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病情嚴重程度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頭顱CT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為71.67%(43/60),腦電圖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為86.67%(52/60),腦電圖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高于頭顱CT(t=4.093,P=0.043)。
隨著患者病情逐漸加重,患者腦電圖異常程度及異常率均隨之明顯增加(P<0.05),見表1。
表1 腦電圖檢查不同嚴重程度病毒性腦炎的效果對比[n(%)]
病毒性腦炎死亡及致殘患者的腦電圖異常程度及異常率高于痊愈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腦電圖檢查病毒性腦炎患者預后效果對比[n(%)]
病毒性腦炎患者神經細胞由于受到病毒直接損傷、炎性因子損傷會出現異常電生理表現,因此,檢查中能夠捕捉到異常電生理信號,從而幫助定位病變并進行定性診斷,以及評估病情進展程度[7]。腦電圖檢查具有無創(chuàng)性,所有因素引起的腦神經元群異常表現都會呈現在腦電圖上,是客觀評估大腦功能損傷情況的敏性指標[8]。
腦電圖檢查具有操作簡單、重復性好、無創(chuàng)等諸多優(yōu)點,易被各年齡段患者接受,患者依從性好。因此,應用腦電圖早期監(jiān)測診斷病毒性腦炎可發(fā)揮出其他檢查方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本研究中,頭顱CT、腦電圖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分別為71.67%、86.67%,腦電圖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高于頭顱CT(P<0.05)。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腦電圖變化通常在發(fā)病初期就會出現,比頭顱CT變化更早。分析原因可能是腦組織結構在病變初期尚未出現改變,但患者的神經細胞受疾病影響卻會發(fā)生功能紊亂,而此時腦電圖檢查就會捕捉到異常的生理改變,但在患者發(fā)病2天內,CT一般不會出現異常表現,往往在4~5后方可出現較明顯的變化[9]。因此,針對疑似病毒性腦炎的患者當及早進行腦電圖描記以協(xié)助診斷?;颊吲R床癥狀、病情嚴重程度等與腦電圖異常程度存在直接關系,患者意識障礙越明顯,臨床癥狀越嚴重其腦電圖異常程度也會隨之加重。本研究中,隨著患者病情逐漸加重,其腦電圖異常程度及異常率均隨之明顯增加(P<0.05);病毒性腦炎死亡及致殘患者的腦電圖異常程度及異常率高于痊愈組患者(P<0.05)。提示腦電圖監(jiān)測能夠為預測病毒性腦炎病情發(fā)展程度提供參考數據,當病毒性腦炎患者出現很明顯的異常腦電圖表現時則預示病情較為嚴重,預后恢復效果不佳。當病情有所好轉后,患者異常的腦電圖也會隨之逐漸恢復。腦電圖表現為輕、中度異常的病毒性腦炎患者,其預后恢復情況較好,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的病毒性腦炎患者,其腦電圖表現亦會出現明顯的改善,從而為臨床診療提供指導,可作為衡量療效、判斷預后的參考指標。但腦電圖檢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病毒性腦炎患者所發(fā)放的異常腦電波信號呈現出陣發(fā)性,通常是短暫性爆發(fā),而常規(guī)腦電圖的描記時間比較短,并非每一次都能夠出現異常情況,往往難以及時捕捉到短暫爆發(fā)性的腦電圖異常改變,因此無法作為特異性診斷依據,仍需配合其他診斷方法綜合評估診斷。
綜上所述,腦電圖檢測診斷病毒性腦炎的準確率優(yōu)于頭顱CT,且可有效判斷預測病毒性腦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