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忠,彭述蓉,黃培輝,胡曉亮,涂尊魁,巫高美,尹 玲,高 茹
(1.雅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四川 雅安 625000;2.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1130*通信作者:高 茹,E-mail:154475957@qq.com)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以連續(xù)且長期的心情低落為主要的臨床特征。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表明:抑郁癥將成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抑郁癥,其自殺率高達5%,抑郁癥已成為世界致殘第四大原因[1]。地震等重大創(chuàng)傷性事件嚴重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老年人作為特殊群體,更易受重大災難的不良影響[2],其中抑郁是震后老年人較常見的消極心理反應[3]。研究表明,個體在創(chuàng)傷性事件后產(chǎn)生的負性心理反應雖然會隨著時間逐漸減輕,但仍有部分個體的心理狀況受到持續(xù)多年的影響[4]。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5],當?shù)厝罕姷纳敭a(chǎn)遭到嚴重破壞,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國內關于蘆山地震的研究多集中在震后3年內,震后6年及以上的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對蘆山地震后6年雅安市城市老年人進行調查,了解其抑郁情況及影響因素,以期為災難事件后開展持續(xù)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康復提供參考。
本研究對象為雅安市二區(qū)六縣(包括:雨城區(qū)、名山區(qū)、滎經(jīng)縣、天全縣、寶興縣、漢源縣、石棉縣)常住城市老年人。根據(jù)2018年雅安統(tǒng)計年鑒,雅安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約為153.8萬,雅安市2018年2月老年委公布:60歲及以上老年人約為30萬人[6]。取抑郁患病率低值2%[7],以I類錯誤概率小于5%、容許誤差小于1%,計算公式N=3.84p(1-p)/d2,估計需納入樣本量753例,考慮15%的無應答率,最后估算為885例。于2019年3月-4月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配比隨機抽樣的方法,第1階段按雅安市各區(qū)縣老年城市人口在全市60歲以上老年城市人口的占比,確定各區(qū)縣抽取人數(shù);第2階段以社區(qū)(或城鎮(zhèn))為抽樣單位,隨機抽取納入研究的社區(qū)(或城鎮(zhèn));第3階段以居委會為抽樣單位,在已經(jīng)抽取城市社區(qū)(或城鎮(zhèn))中隨機抽取8個居委會;第4階段在居委會提供的城市老年人口名單中隨機抽取885人。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在雅安地區(qū)居住時間≥6年且戶籍屬于城市的老年人;③自愿并配合調查且意識清楚、智能正常者;④親歷蘆山地震者。排除標準:存在意識或認知功能障礙,聽力、理解力及言語表達存在障礙等不能配合者。剔除標準:調查問卷內容填寫不合格,如所有問題均選同一個答案或一份問卷至少有三個以上問題空缺,問卷作答出現(xiàn)明顯的邏輯錯誤影響,則予以剔除。符合入組標準且不符合排除標準共885人,發(fā)放問卷885份,回收問卷824份,其中有效問卷共783份(88.47%)。本研究經(jīng)雅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2018)科研第(10)號]。
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調查表收集老年人基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身體鍛煉情況、家庭關系、健康狀況、生活自理情況、睡眠狀況、受災程度[8]。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30)[9]評估老年人抑郁狀況,內容包括老年抑郁的核心癥狀:情緒低落、活動減少、易激惹、退縮痛苦的想法,對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的消極評價。每個條目以“是”或“否”作答。GDS-30共30個條目,包括10個反向計分條目(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和20個正向計分條目(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每項中表示抑郁的回答計1分,總評分范圍0~30分,0~10分為正常范圍,即無抑郁,11~20分提示存在輕度抑郁,21~30分為中重度抑郁。抑郁癥狀檢出率=檢出存在抑郁癥狀的例數(shù)/有效樣本×100%。
本次調查人員為精神??漆t(yī)院醫(yī)護人員,在調查前邀請專家進行統(tǒng)一指導培訓,培訓后一致性檢驗α=0.875;由項目組安排專人聯(lián)系調查相關事宜,調查當天由區(qū)鎮(zhèn)干部或基層衛(wèi)生工作人員引導,在獲得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后進行入戶調查,調查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實施,每位人員評定耗時約30~40 min。調查過程中,由調查人員對各問題含義進行解讀,避免調查對象理解出現(xiàn)偏倚;設立調查質控組,質控人員對每天所收集的問卷進行審核,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向調查員反饋,以進行修正。
采用SPSS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歸分析。檢驗水準a=0.05。
在完成調查的783名雅安市城市老年人中,男性376例(48.02%),女性407例(51.98%),年齡60~95歲[(72.90±0.30)歲]。GDS-30總評分為(7.03±0.19)分。檢出161例(20.56%)存在抑郁癥狀,其中輕度抑郁148例(18.90%),中重度13例(1.66%)。
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家庭關系、家庭人均月收入、身體鍛煉情況、健康狀況、生活自理情況、睡眠狀況、受災程度的城市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抑郁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城市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單因素分析[n(%)]
續(xù)表1:
以是否存在抑郁癥狀為因變量,以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以各自變量的第一個變量作為參考水平來設置啞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女性(OR=1.552,P=0.040)、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3000元(OR=6.982,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OR=6.857,P<0.01)、無身體鍛煉情況(OR=1.693,P<0.01)、生活部分自理(OR=3.838,P<0.01)、生活不能自理(OR=8.547,P<0.01)、多病可治愈(OR=4.892,P<0.01)、久病難治(OR=5.657,P=0.031)的老年人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于離異和喪偶者,已婚老年人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風險更低(OR=0.063,P<0.01)。見表2。
表2 城市老年人抑郁癥狀影響因素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蘆山地震后6年,經(jīng)歷地震的雅安市城市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為20.56%。盡管個體的抑郁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以改善,但地震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仍可能長期存在,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狀況產(chǎn)生負面影響。本研究中,老年人抑郁檢出率高于胡雅嫻等[10]的調查結果,說明震后遠期仍有部分老年人存在較高水平的抑郁,可能與個體因素和創(chuàng)傷暴露程度有關。災難性事件發(fā)生后,不間斷的新聞報道等持續(xù)刺激干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導致公眾更易處于應激狀態(tài),對心身健康產(chǎn)生持續(xù)性影響,最終導致抑郁、焦慮,甚至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11]。
本研究結果顯示,抑郁癥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女性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男女的生物學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等均有所不同,在面對災難性事件時,女性較男性更易出現(xiàn)抑郁情緒,與既往調查結果類似[12-13];高齡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較高,老年人易受各種疾病的困擾,加之親友離世、生活方式等改變,對自我認識存在偏差及環(huán)境適應能力減弱,得到的社會支持減少,都讓老年人感到不安全,而地震加重了這種不安全感,故其抑郁狀況更突出[14]。極重災區(qū)民眾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重災區(qū)及一般災區(qū),可能與其經(jīng)受的傷亡程度、經(jīng)濟損失及恐懼心理更嚴重有關。無配偶者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已婚者,家庭關系一般及以下的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家庭關系好者,提示需要對老年人的婚姻狀況及家庭關系問題給予關注。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低于收入低者,提示抑郁癥狀受家庭經(jīng)濟收入的影響,與Divsalar等[15]研究結論一致。無身體鍛煉情況、健康狀況差、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更高,提示健康因素與老年人的抑郁情緒密切相關。此外,睡眠狀況差的老年人抑郁檢出率更高,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于老年人抑郁情緒的改善[16]。
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無身體鍛煉情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健康狀況差均是老年人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危險因素,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5,14,17]。家庭收入低作為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可能因為是低收入者面臨的養(yǎng)老及醫(yī)療負擔更重,且對精神衛(wèi)生服務的利用率更低。有研究顯示,健康狀況是抑郁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18],健康狀況差提示存在抑郁風險,伴有軀體疾病更易導致抑郁等情緒障礙,嚴重者甚至可伴發(fā)精神癥狀,軀體疾病與精神障礙之間關系復雜且相互影響,因此,擁有健康的身體有益于維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9]。此外,婚姻狀況是影響老年人抑郁情緒的重要因素,已婚老年人的抑郁癥狀檢出率更低,與王鳳姿等[20]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已婚者在配偶及子女的陪伴下情感支持相對充足,不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綜上所述,蘆山地震6年后,雅安市部分城市老年人仍存在抑郁癥狀。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無身體鍛煉情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健康狀況差的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高,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幫助,使老年人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度過晚年。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樣本量較小,研究結果可能不能反映整個地震災區(qū)老年人的情況;僅討論了性別、婚姻、家庭經(jīng)濟收入、身體鍛煉、健康狀況的整體差異,對抑郁癥狀持續(xù)存在的影響因素缺乏進一步分析。后續(xù)研究應擴大樣本范圍,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以更準確地了解蘆山地震后雅安地區(qū)抑郁發(fā)生情況,細化其癥狀持續(xù)存在的影響因素,為相關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