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民
(上海市羅山中學,上海 200135)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中學生體育訓練的認知發(fā)生了改變,同時對于體能訓練的方式也在不斷的革新和完善,這就促使了中學生對自身運動能力的逐步提高。為此,為使中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如何應用效率高且風險低的教學或是訓練方法是當前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學生在中學時期身體素質發(fā)展處于敏感期,部分運動素質在中學時期處于波動狀態(tài),在中學時期對中學生的訓練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運動素質形成。為此,通過收集和分析相關文獻,進一步的了解中學生當前體能訓練現(xiàn)狀,總結和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升中學生運動機能提供參考。
國內外學者對體能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一是體能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主要包含身體的耐力、靈活性、柔韌度以及運動的速度等構成,具體而言,體能是通過體育鍛煉獲取的能力,以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展現(xiàn)出來的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二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具備的簡單易行的生活能力和參加體育運動的能力。上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為廣義的體能,后者為狹義的體能,造成兩者之間的差距在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對體能的理解不同。國外K-庫特薩爾將體能內容劃分為5 部分,分別是爆發(fā)能力、柔韌性、耐受性、運動速度以及絕對力量,認為訓練產生的效果在于運動員不同年齡階段的發(fā)育特點??偠灾瑥纳韺W方面來說,體能是人體在運動過程中能量的供給、轉移以及利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運動員體能的高低。
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學生缺乏參與。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學生普遍處于較高強度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體能訓練關注度較少,缺乏參與。二是部分教師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過分地重視教師自身在課堂中的地位,在體育教學設計中存在問題,同時教師對于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了解,不能將新的理念和方法帶入課堂,學生對于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不高。
健康是中學生開展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若身體健康不能保證,那體育鍛煉則無從談起,為此,健康的體魄是取得良好學業(yè)成績的基礎。體能訓練對于中學生身體的各項機能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增強肌肉、韌帶等力量,體能訓練的意義不可忽略,體能訓練有助于強化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強化抵御疾病的能力,實現(xiàn)增強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
各項運動素質的提升均有最佳的時期,在最佳的時期進行體能訓練,可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學時期是中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稱之為運動的黃金時期。此時能夠使得身體的各項素質得到鍛煉,可以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中學生對于外界環(huán)境有了較強的適應能力,有助于改善身體的各項機能,使得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為此,重視中學生體能訓練,引導學生了解中學時期增加體能訓練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此項研究采取問卷調查和開展相關實驗開展,調查法以實驗實施的內容為調查題目,設計調查問卷,對實驗結束時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學生對于現(xiàn)代體能訓練課程內容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為優(yōu)化實驗方案和實驗方案的執(zhí)行提供依據(jù)。實驗法通過對實驗班實施現(xiàn)代體能訓練,對中學生身體素質和課程了解程度進行研究,用于驗證現(xiàn)代體能訓練教學方案和常規(guī)教學方法之間的差異,為現(xiàn)代體能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的應用提供參考。
在研究區(qū)隨機挑選初中兩個班級的80 名學生作為此項實驗的研究對象,男女均為40 名,兩個班級學生均無運動損傷(近期3 個月內)。選取坐位體前屈、50 米跑、擲實心球、立定跳遠四項指標作為衡量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指標,在實驗前進行將兩個班級學生的四項測試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身體指標不存在差異,表明樣本均勻一致如表1。
表1 現(xiàn)代體能訓練前各組中學生測試指標結果(平均值±標準差)
此項實驗為期兩個月,每周安排兩個學時,實驗班將現(xiàn)代體能教學融入體育課程中,對照班則按照常規(guī)體育課程開展。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比較兩種教學方式對中學生運動素質指標的影響,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形式表示,在P=0.05 水平上比較差異性。試驗后各組中學生測試指標如表2,由表2 可知,實驗班男生在經過現(xiàn)代體能訓練后在四項測試指標均比對照版男高,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50m 跑實驗班女生與對照班女生無顯著差異。
表2 現(xiàn)代體能訓練后各組中學生測試指標結果(平均值±標準差)
此項實驗在結束時對實驗班學生進行調查問卷,以便于了解中學生對于現(xiàn)代體能教學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對體能訓練非常感興趣、感興趣、一般和不感興趣分別占比50%、37.5%、12.5%和0%;對練習方法喜歡程度非常喜歡、喜歡、一般和不喜歡分別占比75%、12.5%、12.5%和0%;對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喜歡、喜歡、一般和不喜歡分別占比87.5%、12.5%、0%和0%。由此可知,體能訓練大部分學生對其訓練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均是感興趣或是喜歡,說明將現(xiàn)代體能教學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是可行的。
現(xiàn)代體能訓練融入到初中生體育教學中,與以往的體育教學相比,其運動訓練方案設計和運動效果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對于現(xiàn)代體能教學更感興趣?,F(xiàn)代體能教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整機的身體機能提升,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專注于專項教學,忽視了體能的全面發(fā)展。此項研究對比了現(xiàn)代體能教學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兩者之間的差異,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可見實驗班男女生和對照組男生女之間在各項測試指標上均表現(xiàn)出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班總體上比對照班優(yōu)越,為此,可看出兩者教學模式存在差異,現(xiàn)代體能訓練有著較為先進的鍛煉方法和理念,實驗班學生對新的體能訓練方法感興趣,喜歡參與自身喜愛的運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而自身的運動機能,可見體育教學內容對中學生運動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問卷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對現(xiàn)代體能訓練的可行性和運動效果進行研究,表明現(xiàn)代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可顯著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證明將現(xiàn)代體能教學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是可行的。體能訓練有助于強化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整機的身體機能提升,強化抵御疾病的能力,實現(xiàn)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為此,實施現(xiàn)代體能教學,提升中學生運動機能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