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娜
固定資產的核算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固定資產的后續(xù)計量和固定資產的處置。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是指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確定,初始計量數據是進行會計折舊計算的基數和依據。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的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購買、自行建造、融資租入、吸收投資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初始計量方法各不相同,取得成本的具體構成及確定方法也不盡相同。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有人員服務費等。
村集體購入的固定資產分為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種。
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科目。
【例1】2008年1月1日,甲村購入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設備價款為1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00元,發(fā)生運輸費400元,款項全部以銀行存款付清,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賬務處理如下:
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取得成本是在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安裝調試成本等。賬務處理時,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先記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例2】2008年1月1日,甲村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機器設備,取得增值稅發(fā)票上注明設備價款為1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00元,支付運輸費4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2008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是指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通常在3年以上)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根據會計準則相關規(guī)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內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
【例3】甲村于2007年12月購入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設備的含稅價款為3萬元,價款分3期支付,分別于2008年年末、2009年年末、2010年年末支付。假定甲村適用的折現率為4%。設備在購置過程中發(fā)生的運雜費為500元,運雜費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包括自營建造和發(fā)包建造兩種方式。
自營建造固定資產是指自行組織工程物資采購、自行組織施工人員從事工程施工。購入工程物資時,借記“庫存物資”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領用工程物資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庫存物資”科目。支付工程費用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例4】甲村自行建造辦公樓,于2008年1月1日購入工程物資一批,價稅合計23400元,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1月2日,工程領用工程物資23400元;5月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費用5000元;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發(fā)包建造固定資產,按每次支付給承包方工程款,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工程完工交付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例5】甲村建造辦公室,發(fā)包給某建筑公司,工程價款為6萬元,工程開工時以銀行存款支付60%,其余40%待完工驗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雙方確認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按照經過批準的投資者所擁有的資本金額,貸記“資本”科目,按照兩者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
【例6】甲村收到某單位投入的一臺舊設備,雙方約定其凈值為3.8萬元,經批準投資者擁有的資本金額為3.7萬元。
收到捐贈的全新固定資產,按照所附發(fā)票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收到捐贈的舊固定資產,按照經過批準的評估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
按新會計準則規(guī)定,固定資產盤盈不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作為前期差錯進行更正。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設備的市價,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賬戶。
【例8】甲村在年末資產清查中,盤盈打印機一臺,同類打印機市場價值為1000元。
在村級財務中,很少發(fā)生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方式取得固定資產的會計業(yè)務,下面通過簡單的例子介紹其定義及相關會計核算。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判斷標準為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于25%。
【例9】甲村用一臺閑置的電腦與乙村的一臺打印機進行交換,換入的打印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甲村電腦賬面原價為1萬元,已提折舊5000元,公允價值為5000元。乙村打印機原價為6000元,已提折舊2000元,公允價值為4000元,乙村支付甲村1000元的補價。
此次固定資產交換中,現金補價為1000元,占資產交換金額5000元的20%,低于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債務重組是指在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
【例10】甲村欠乙村2萬元,經雙方協商乙村同意甲村用一輛舊貨車償還債務,貨車賬面原價為7.5萬元,已提折舊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