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萍 孟憲勇 張晗 董曉華
(河北北方學院 1 神經(jīng)藥理學重點實驗室,河北 張家口 075000;2 附屬第一醫(yī)院)
衰老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常常表現(xiàn)出學習記憶能力的下降。海馬是最早被認為在學習與記憶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中樞結構,因此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被廣泛作為學習記憶的模型。
MCLK1 是一種被發(fā)現(xiàn)于秀麗隱桿線蟲中的生物鐘基因,在線粒體代謝調節(jié)和衰老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線蟲MCLK1 突變失活〔1~3〕和小鼠MCLK1 部分失活〔4~6〕延長了這些生物的平均和最大壽命。有文獻報道稱,MCLK1 蛋白的缺失對腦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對MCLK1+/-小鼠進行腦缺血再灌注后發(fā)現(xiàn),MCLK1+/-小鼠前額葉皮層和海馬部位變性退化的神經(jīng)元數(shù)量顯著少于野生型小鼠〔7〕。本課題組前期分別選取3 月齡和15 月齡的C57BL/6-MCLK1基因敲 除小鼠(MCLK1+/-)與野生 型小鼠(MCLK1+/+),利用Morris 水迷宮測定空間認知能力后發(fā)現(xiàn),MCLK1+/-小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均較野生型小鼠增強。提示MCLK1 基因可能參與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凋亡的調節(jié),但具體機制尚未清楚。本實驗將進一步探究MCLK1 與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的關系,探討MCLK1 蛋白表達減少對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系(HT22 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1.1 細胞與試劑 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系HT22細胞(蘇州大學神經(jīng)精神疾病研究所贈予);MCLK1慢病毒(購自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DMEM/High Glucose(購自美國Hyclone 公司);胎牛血清(購自美國Gibco 公司);MCLK1,低氧誘導因子(HIF)-1 抗體(購自美國Proteintech 公司);B 細胞淋巴瘤(Bcl)-2、Bcl-2 相關X 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酶切(cleaved)-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Akt(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公司);PCR 試劑盒(購自日本TaKaRa 公司);引物(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原位末端標記(TUNEL)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碧云天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美國Thermo公司);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Nikon 公司);C1000 Touch 聚合酶鏈反應(PCR)儀和蛋白電泳儀、濕轉儀(美國Bio-Rad 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慢病毒包裝 對數(shù)期生長的293T 細胞在15 cm 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至60%融合時,將重組慢病毒的骨架質粒與包裝質粒用RNAi-Mate 共轉染至病毒包裝細胞293T,培養(yǎng)6 h 后棄去原來培養(yǎng)液,加入新鮮的細胞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72 h 后,收集富含慢病毒顆粒的細胞上清液,3 600 r/min 4℃離心4 min,用0.45 μm 過濾器過濾,濾液在離心機中進行超速離心,13 000 r/min 4℃離心2 h,將濃縮液收集分裝后-80℃冰箱保存。該實驗步驟由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完成。
1.3.2 慢病毒滴度檢測 293T 細胞按3×104細胞/孔的濃度接種96 孔板,混勻后于37℃5% CO2培養(yǎng)24 h;將病毒原液10 μl,用10% 胎牛血清(FBS)的DMEM 培養(yǎng)液10 倍稀釋3~5 個梯度;吸去96 孔板中的培養(yǎng)液,每孔加入100 μl 10%FBS 的DMEM 培養(yǎng)液,于37℃5%CO2繼續(xù)培養(yǎng)72 h;通過熒光顯微鏡計數(shù)熒光細胞,結合稀釋倍數(shù)計算病毒滴度。該實驗步驟由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完成。
1.3.3 慢病毒轉染 將細胞以1×105/孔鋪到六孔板中,培養(yǎng)24 h 后進行轉染,實驗分為兩組,慢病毒轉染組(Lv-MCLK1 組)與陰性對照組(Lv-NC 組),每組3 個復孔。將12 μl 聚凝胺(Polybrene)加入12 ml DMEM 基礎培養(yǎng)基,每孔加入2 ml。取20 μl MCLK1 慢病毒加入70 μl DMEM 基礎培養(yǎng)基,每孔加入30 μl,共3 個復孔。取10 μl NC 加入80 μl DMEM 基礎培養(yǎng)基,每孔加入30 μl,共3 個復孔,37℃孵育24 h 后用含血清的完全培養(yǎng)基換原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48 h、72 h 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轉染效率。
1.3.4 TUNEL 染色 將兩組細胞接種于24 孔板,每孔密度大約1×105/孔,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1 次。4%多聚甲醛固定細胞30 min,用PBS 洗滌1 次;加入0.3% Triton X-100 的PBS,室溫孵育5 min,用PBS 洗滌1 次;在PBS 配制的0.3%過氧化氫溶液中室溫孵育20 min,以滅活切片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隨后用PBS 洗滌3 次;在樣品上加50 μl TUNEL 檢測液,37℃避光孵育60 min,用PBS 洗滌1次,滴加0.1~0.3 ml 標記反應終止液,室溫孵育10 min,用PBS 洗滌3 次;在樣品上加50 μl 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鏈霉親和素(Streptavidin-HRP)工作液,室溫孵育30 min,用PBS 洗滌3 次;滴加0.2~0.5 ml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液,室溫孵育15 min,用PBS 洗滌3 次;蘇木素復染15 s,PBS 洗滌3 次。光學顯微鏡下觀察。400 倍下選擇5 個具有代表性的視野,計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和陰性細胞數(shù),并計算陽性細胞表達百分率,陽性表達百分率=陽性細胞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陰性細胞數(shù))×100%,計算平均值。
1.3.5 Western 印跡PBS 清洗細胞后,將細胞刮下,離心沉淀,每皿加入300 μl 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2 h,10 000 r/min 4℃離心30 min,取上清液置新的離心管中,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按照1 ∶4的比例加入5×蛋白上樣緩沖液,95℃變性10 min,取30 μg 蛋白樣品,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100 V 濕轉90 min,將膜放入封閉液室溫緩慢搖動2 h,加入一抗4℃過夜,TBST 洗3 次,每次10 min,加入二抗,室溫輕搖2 h,TBST 洗3 次,每次10 min,用ECL 工作液化學發(fā)光??贵w稀釋倍數(shù):鼠單克隆抗體β-actin(1 ∶10 000),兔單克隆抗體MCLK1(1 ∶200),Bax(1 ∶500),Bcl-2(1 ∶800),Caspase-3(1 ∶500),cleaved-Caspase-3(1 ∶500),PI3K(1 ∶500),Akt(1 ∶500),p-Akt(1 ∶500)。HRP 標記山羊抗鼠IgG(1 ∶10 000),HRP 標記山羊抗兔IgG(1 ∶20 000)。圖像掃描后用ImageJ 進行灰度值分析。
1.3.6 實時熒光定量PCR 將HT22 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密度大約2×105/孔時,加入病毒24 h 后收集細胞,細胞沉淀中加入1 ml RNA 裂解液,200 μl氯仿,10 000 r/min,4℃離心15 min;轉移上清到新的離心管中,每管加入等體積的異丙醇,室溫靜置10 min,10 000 r/min,4℃離心15 min;棄掉上清,加入預冷無水乙醇清洗沉淀,10 000 r/min,4℃離心5 min;棄去上清,室溫干燥15 min,用適量RNasefree-water 溶解沉淀。經(jīng)過總RNA 提取后檢測RNA濃度,72℃,10 min;42℃,60 min,72℃,15 min 進行反轉錄得到cDNA,進行q-PCR,條件:95℃,10 min;95℃,15 s,60℃,1 min,40 ct;每個基因設3 個復孔,實驗結果采用2-△△Ct法分析數(shù)據(jù)?;蛞镄蛄幸姳?。
表1 目的基因的引物序列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2.1 TUNEL 染色結果 光鏡下觀察,TUNEL 染色及蘇木素復染后凋亡細胞核呈棕色,位于胞核,由于凋亡細胞所處的時期不同,細胞呈環(huán)形、小圓形或顆粒狀、橢圓形等不同形狀,提示凋亡細胞有典型的新月體狀、核濃縮及大量微核體的形成,正常細胞核呈藍色。與Lv-NC 組相比,Lv-MCLK1 組的HT22 細胞的陽性細胞數(shù)明顯較少〔(8.06±0.77)% vs(4.13±1.06)%,P<0.01〕,見圖1。
圖1 TUNEL 檢測MCLK1 對HT22 細胞凋亡的影響(×400)
2.2 MCLK1 及HIF-1 的表達 Lv-MCLK1 組MCLK1 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低于Lv-NC 組(P<0.01),HIF-1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Lv-NC 組(P<0.01),表明降低MCLK1 蛋白水平能夠促進HIF-1蛋白的表達,見圖2、表2。
圖2 轉染MCLK1 慢病毒對HT22 細胞中MCLK1、HIF-1 蛋白表達的影響
2.3 PI3K/AKT 信號通路蛋白的檢測 Lv-MCLK1組HIF-1,p-Akt 水平明顯高于Lv-NC 組(P<0.01),而Akt 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見表2、圖3。
表2 兩組MCLK1、HIF-1、PI3K、Akt、p-Akt 蛋白表達變化(,n=3)
表2 兩組MCLK1、HIF-1、PI3K、Akt、p-Akt 蛋白表達變化(,n=3)
圖3 轉染MCLK1 慢病毒對HT22 細胞中p-Akt、Akt、PI3k 蛋白表達的影響
2.4 凋亡相關蛋白的檢測 與Lv-NC 組相比,Lv-MCLK1 組Bax 水平?jīng)]有明顯變化,Bcl-2 水平明顯升高(P<0.01),Bax/bcl-2 比值下降(P<0.01),Caspase-3、cleaved-Caspase-3 蛋白水平顯著降低(P<0.01),見圖4、表3。
圖4 轉染MCLK1 慢病毒對HT22 細胞中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 蛋白表達的影響
2.5 采用RT-qPCR 檢測mRNA 水平的變化 Lv-MCLK1 組中Bcl-2(P<0.05)、Bax(P<0.01)的mRNA 水平較Lv-NC 組升高,但是Bax/Bcl-2 的mRNA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Caspase-3 的mRNA 水平明顯降低(P<0.01),見表3。
表3 兩組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 蛋白及mRNA 表達(,n=3)
表3 兩組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 蛋白及mRNA 表達(,n=3)
本研究利用細胞轉染技術,降低MCLK1 表達,同時進行TUNEL〔8〕,發(fā)現(xiàn)凋亡細胞有典型的新月體狀、核濃縮及大量微核體的形成,并且降低MCLK1的表達可以抑制HT22 細胞凋亡。因此猜想,MCLK1+/-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改善可能與MCLK1 表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的凋亡有關。
HIF-1 誘導物能增加HIF-1 及其靶基因的表達,具有抑制tau 蛋白異常磷酸化,保護神經(jīng)元的作用〔9〕。HIF-1 可能通過PI3K/Akt 通路發(fā)揮神經(jīng)保護作用,并且Akt 信號通路對Bax、Bcl-2、Caspase-3的mRNA 和蛋白質表達均具有調控作用〔10〕。MCLK1 缺失時,HIF-1 蛋白表達水平升高〔11〕,本實驗結果與之前文獻報道一致。提示MCLK1 可能通過HIF-1 對神經(jīng)元凋亡產(chǎn)生一定影響。檢測PI3K/Akt 信號通路中相關蛋白后提示HT22 細胞中MCLK1 蛋白缺失后HIF-1 水平上調可能是PI3K/Akt 信號通路被激活的原因之一,激活的PI3K/Akt信號通路可能對HT22 細胞的凋亡、生存等功能產(chǎn)生一定影響。
神經(jīng)細胞凋亡受多種因素調控,凋亡因子對神經(jīng)細胞起直接調控作用,包括Bax、Bid、Bcl-2 等〔12,13〕。研究表明,腦原代皮質神經(jīng)元培養(yǎng)物中Bcl-2 過表達能夠產(chǎn)生抑制神經(jīng)元凋亡作用,Bax 為促凋亡因子,能夠拮抗Bcl-2 的抗凋亡作用,引發(fā)神經(jīng)細胞凋亡〔14〕。Caspase-3 是細胞凋亡過程中發(fā)揮重要功能的凋亡執(zhí)行蛋白之一,Caspase-3 通過酶原活化發(fā)揮各種功能,然而Caspase-3 基因表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酶原的水平,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Caspase-3 基因表達水平也與多種疾病過程密切相關,如大鼠短暫性腦缺血后,下丘腦CA1 區(qū)椎體神經(jīng)元Caspase-3 的mRNA 水平隨時間上調〔15,16〕。本研究結果提示MCLK1 可能通過調節(jié)Bcl-2 及Caspase-3的表達及激活程度來影響細胞的凋亡,但對其他凋亡相關蛋白是否也有作用,需要我們更深入、全面的研究。qRT-PCR 檢測Bcl-2、Bax、Caspase-3 的mRNA 水平后發(fā)現(xiàn),病毒轉染組中Caspase-3 的mRNA 水平明顯下降,Bax,Bcl-2 基因水平同時上調,Bax/Bcl-2 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我們在蛋白水平觀察到的Bax 沒有明顯變化不一致,或許MCLK1 促進了Bax mRNA 轉錄,但間接通過另一途徑抑制了其蛋白表達或促進了蛋白降解,而最終出現(xiàn)mRNA 與蛋白水平不一致,其具體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