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燦強,徐樂,梁鴻毅,邱敏捷,楊毅
大多數(shù)涉及陰囊內容物的手術操作時間<1 h,且局部神經阻滯較方便,為此精索神經阻滯成為了陰囊手術的一種重要麻醉方法。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體表解剖標志定位下盲穿法進行精索神經阻滯存在一定的風險[1],如刺破血管、局麻藥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情況下只能選擇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然而,全麻或椎管內麻醉均存在不足,如術后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眩暈等不良反應,或者穿刺困難,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等。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技術迅速發(fā)展成熟,使神經阻滯變得更加簡便、安全和有效[2]。此外,隨著內鏡器械的不斷改進,新型F4.8可視腎鏡因其更短、更細,操縱性更好、創(chuàng)傷更小而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3-4],但其在精索神經阻滯下用于治療睪丸或附睪疾病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嘗試在超聲引導下精準阻滯精索后,利用F4.8可視腎鏡作為陰囊鏡治療附睪腫物,并對其治療效果及安全性進行評估。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廣州市番禺區(qū)何賢紀念醫(yī)院泌尿外科接受陰囊鏡手術的附睪良性腫物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術前接受陰囊彩色多普勒超聲或MRI檢查,均考慮良性病變。排除標準[5]:(1)年齡<18歲。(2)全身出血性疾病。(3)陰囊皮膚感染。(4)懷疑或確診附睪結核。(5)交通性鞘膜積液。(6)腹股溝斜疝。共納入82例患者,年齡18~56歲,病程1~48個月;術前診斷附睪囊腫64例,附睪無痛性實性腫物18例;左側53例(64.6%),右側29例(35.4%)。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盲探穿刺組和超聲引導穿刺組,每組41例。2組患者病程、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手術部位及術前診斷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嚴格按照臨床研究規(guī)范進行。所有研究對象均被詳細告知研究過程及注意事項,自愿接受麻醉和手術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1 2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n=41)
1.2麻醉方式 患者先取平臥位,暴露患側腹股溝,穿刺部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鋪巾。盲探穿刺組采用恥骨結節(jié)定位,于腹股溝管外環(huán)處盲探穿刺進行精索阻滯,進針到位后回抽無血,緩慢推注0.375%羅哌卡因5 mL和1%利多卡因5 mL混合溶液。超聲引導穿刺組使用α-2000E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GE公司)及CX-50型彩色多譜勒超聲診斷儀(Philips公司),超聲探頭采用7.5 MHz線陣探頭,于腹股溝管外環(huán)處通過實時超聲圖像辨認輸精管及睪丸動脈,穿刺針緊貼輸精管外側,注意避開上述結構,緩慢推注同等劑量的局部麻醉藥。2組患者完成精索阻滯后改截石位。
1.3手術方式 選擇患側陰囊中部少血管區(qū)域為穿刺點,注射1%利多卡因溶液2~3 mL進行局部浸潤后,尖刀橫向切開皮膚約0.3 cm,蚊式鉗撐開肉膜,利用2把Allis組織鉗鉗夾固定切口兩側皮膚及肉膜,以F4.8可視腎鏡(鉑立公司)緩慢輕柔地穿刺進入鞘膜腔,操作過程中由助手通過注射器緩慢推注生理鹽水,以保持操作視野清晰,避免不必要損傷;同時于患側陰囊穿刺點上方約1 cm處刺入一20 mL注射器針頭,引流鞘膜腔內液體[6]。仔細觀察陰囊內容物,包括是否存在睪丸或附睪附件、有無包塊、睪丸和附睪的形態(tài)與色澤以及精索是否扭曲等。根據(jù)術中所見,必要時于鏡體直接置入200μm鈥激光光纖,進行相應操作:(1)附睪附件于蒂部激光切除。(2)附睪囊腫行囊腫去頂術。術后的病理標本利用蚊式鉗經切口處稍擴大鞘膜層,在可視腎鏡監(jiān)視下取出。術畢排空鞘膜腔內液體,并放置引流條固定,上抬陰囊后無菌敷料加壓包扎,術后24 h拔除引流條,所有患者術后無需應用抗生素。見圖1。
Fig.1 Scrotal endoscopic excision of left epididymal appendage圖1 左側附睪附件行陰囊鏡下鈥激光切除
1.4評價指標及隨訪(1)記錄所有患者的手術時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按Clavien-Dindo分級系統(tǒng)進行分級)、術后陰囊水腫情況。(2)記錄患者精索阻滯成功率(術中未追加麻醉性藥物或未更改麻醉方式者,視為阻滯成功),血管性并發(fā)癥(刺破血管、血腫形成)、術中麻醉性藥物追加以及麻醉方式更改等情況。(3)分別在手術5 min,術后2 h、6 h以及12 h采取視覺模擬評分(VAS)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0~3分為鎮(zhèn)痛效果滿意;術后疼痛率=使用鎮(zhèn)痛藥的例數(shù)/每組總例數(shù)。(4)分別于術后1、3、12個月復查陰囊多普勒超聲,評估術后睪丸和附睪的大小、形態(tài)、血運以及鞘膜積液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概況 82例陰囊鏡手術均順利進行,其中64例附睪囊腫行鏡下鈥激光囊腫去頂術,18例術前診斷附睪實性腫物者,術中見腫物如水草樣漂浮,蒂部較長,局部充血、水腫,考慮附睪附件不全扭轉,采用激光切除蒂部,術后病理結果與附件不全扭轉壞死診斷相符。手術時間12~35 min,平均(22.5±5.5)min,手術5 min的VAS評分0~6分,平均(3.7±1.8)分,未出現(xiàn)睪丸破裂、附睪損傷及陰囊血腫等Ⅲ~Ⅳ級嚴重并發(fā)癥。
2.2 麻醉情況 與盲探穿刺組相比,超聲引導穿刺組精索阻滯成功率更高,血管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麻醉方式更改率更低(P<0.05),2組術中麻醉性藥物追加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Tab.2 Comparison of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2 2組患者麻醉情況比較 [例(%)]
2.3 術后情況 盲探穿刺組和超聲引導穿刺組分別有6例(14.6%)和1例(2.4%)術后出現(xiàn)傷口疼痛(Ⅰ級),VAS評分5~6分,予止痛處理后緩解。盲探穿刺組疼痛率高于超聲引導穿刺組(χ2=3.905,P<0.05)。9例患者術后陰囊壁輕度水腫(Ⅰ級),其中盲探穿刺組4例(9.7%),超聲引導穿刺組5例(12.2%),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25,P>0.05),且均于附睪囊腫去頂減壓術后經過托高陰囊,適當加壓包扎處理水腫逐漸消退。超聲引導穿刺組手術5 min、術后2 h VAS顯著低于盲探穿刺組(P<0.01),而術后6 h以及12 h的VA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均未出現(xiàn)切口感染,住院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超聲引導穿刺組住院費用低于盲探穿刺組(P<0.05)。見表3。
2.4 術后隨訪 除3例附睪囊腫患者在術后1個月失訪外,其余79例患者于術后1個月、3個月分別復查陰囊彩超,58例患者于術后12個月復查陰囊彩超,均提示患側陰囊睪丸、附睪及精索無異常,未出現(xiàn)繼發(fā)性鞘膜積液、繼發(fā)性附睪炎、附睪硬結、囊腫復發(fā)及睪丸萎縮等并發(fā)癥。
陰囊疾病既往以開放性手術治療為主,創(chuàng)傷相對較大,術后活動短期受限,并可能出現(xiàn)切口感染、陰囊血腫、陰囊內容物損傷及慢性疼痛等并發(fā)癥[7],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復。由于睪丸鞘膜腔天然存在,其內含的少許鞘膜液能夠為內鏡手術提供觀察和操作的空間。因此,陰囊疾病特別是睪丸附睪良性病變的手術治療也逐漸朝著微創(chuàng)方向發(fā)展。陰囊鏡既可直視下對睪丸、附睪及精索等部位的病變進行檢查,又可對病灶進行活檢或切除,甚至可發(fā)現(xiàn)超聲、MRI等影像學檢查無法探及的部分病變,可部分替代開放的陰囊探查[8-9]。
Tab.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nd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3 2組患者術后相關情況的比較
目前臨床上尚無專門用于陰囊鞘膜腔的內窺鏡,多由泌尿內鏡替代。F4.8可視腎鏡是一種新型的泌尿內鏡,主要用于經皮腎穿刺造瘺碎石手術[10],其特點是“可視化精準穿刺”。作為陰囊鏡使用,F(xiàn)4.8可視腎鏡有其獨特之處:(1)長度僅20 cm,直徑約為0.16 cm,相比常用的泌尿內鏡更短,更纖細,因此操作更方便。(2)穿刺過程中僅切開陰囊皮膚,無需切開陰囊全層,創(chuàng)傷更小。(3)直視下精準穿刺,更容易進入鞘膜腔,可最大程度避免損傷睪丸、附睪及精索結構。(4)尾端工作通道可置入激光光纖或網籃等特殊器械以治療病灶,且注水通道細小,低壓、低流量的沖洗液即可保持視野清晰,術中鞘膜腔內壓力較低,有助于減少術后陰囊疼痛、水腫的發(fā)生[11]。
尹焯等[12]發(fā)現(xiàn),在附睪腫物的鑒別方面,陰囊鏡附睪腫塊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為76.2%,而B超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為58.7%。本課題組既往研究也表明陰囊鏡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符合率為100%[5]。本次研究納入82例附睪良性腫物的患者,其中64例附睪囊腫行鈥激光附睪囊腫去頂術,18例附睪無痛性實性腫物行鈥激光附睪附件切除,術程順利,術后隨訪未出現(xiàn)繼發(fā)性附睪炎、附睪硬結及囊腫復發(fā)等并發(fā)癥。魏永寶等[13]探討陰囊鏡治療附睪頭腫物的效果及安全性,發(fā)現(xiàn)陰囊鏡下附睪腫物切除術是一種有效、安全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本研究中,9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輕度陰囊水腫,經保守治療后緩解,考慮與手術時間偏長、沖洗液滲入組織間隙有關。使用F4.8可視腎鏡處理附睪腫物應注意幾點:(1)操作時應于陰囊外確認并手法固定腫物,避免激光誤傷睪丸及精索。(2)行附睪囊腫去頂時,光纖應貼近囊腫邊緣,盡可能多地切除囊壁組織,以免術后囊腫復發(fā)。(3)創(chuàng)緣應徹底止血,避免術后出現(xiàn)陰囊血腫。(4)注水時應把握進水的壓力和脈沖變化,保持視野清晰即可,避免用力過猛導致水進入組織間隙,引起術后陰囊水腫[14]。
與既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采取超聲引導精索阻滯麻醉下進行陰囊手術,除F4.8可視腎鏡本身的器械優(yōu)勢以外,還基于以下理由:(1)陰囊及其內容物是由生殖股神經生殖支、髂腹股溝神經等軀體神經支配,上述神經走行于腹股溝管外環(huán)處的位置較表淺,有報道在此處進行神經阻滯,可封閉治療睪丸疼痛[15]。(2)與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相比,精索阻滯麻醉具有術后鎮(zhèn)痛更好、并發(fā)癥更少,康復更快、費效比更高等優(yōu)勢[16]。(3)傳統(tǒng)的盲探穿刺法易損傷精索內的脈管系統(tǒng)(蔓狀靜脈叢、睪丸動脈以及輸精管),特別是肥胖患者,常發(fā)生刺破血管、局部出血或血腫形成、輸精管損傷,甚至出現(xiàn)局麻藥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嚴重并發(fā)癥[17]。本研究結果表明,與盲探穿刺法相比,采用超聲引導下精索阻滯麻醉,一方面能夠將局麻藥準確地浸潤至睪丸動脈及輸精管周圍,血管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更低;另一方面充分阻滯精索神經,成功率更高,為陰囊手術提供了有效鎮(zhèn)痛。值得注意的是,當穿刺過程中發(fā)生血管性并發(fā)癥時,首先應停止操作,以紗布塊+棉墊壓迫穿刺點,并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6~8 h后解除壓迫),然后改行插管全麻或腰硬聯(lián)合麻醉以完成手術,術后密切觀察穿刺局部情況。本研究中,超聲引導穿刺組、盲探穿刺組分別有2例(4.9%)和11例(26.8%)患者需更改麻醉方式,因此前者的平均住院費用也低于后者,表明精準阻滯麻醉精索后,術中鎮(zhèn)痛效果更佳,耐受度更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麻醉方式的更換,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2組術中麻醉性藥物追加率無明顯差異,可能與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有一定關系。此外,術中激光的使用是否對睪丸生精細胞功能產生影響尚不明確,有待臨床病例的積累和遠期隨訪資料的完善來進一步驗證。
綜上,超聲引導精索阻滯下F4.8可視腎鏡治療附睪腫物具有微創(chuàng)、簡便、經濟且安全有效等特點,在臨床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