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子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 周勤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9年3月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充分體現黨中央對思政課教學及建設的高度重視,由于高職院校教育的獨特性與專業(yè)性,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刻不容緩,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都應得到全面發(fā)展。處于高職階段的學生,理想信念還未完全發(fā)展成熟,思想意識較易受外界的影響,在信仰方面還不夠堅定,在價值觀方面急需教師加強引導。在這個信息飛速爆炸的時代,多方面負面信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是想改變思政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觀念。思政實踐課是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學生理論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中學習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理論,二者相統(tǒng)一,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思政課實踐教學在考核規(guī)范上存在弊端,現今的思政課對學生而言較容易取得學分,只要參與課程活動或者提交一篇課堂論文就可以獲得成績,學生獲得成績較輕松,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教師在課堂考核階段的設計不夠合理,對細節(jié)的把握不夠清楚明白,對分數的劃分不具備層次感,往往根據自己的感覺給出成績,缺乏理性思考,對有些幕后工作的學生鼓勵程度不夠,學生在這種課堂上學習往往收獲不大,時間的付出與學到的本領不成正比,浪費了時間。
現今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種。課內實踐往往單一刻板,學生參與度極低,極少數學生有實踐的機會,學生參與實踐的興趣不高,搭便車現象嚴重,往往是敷衍了事,不會全身心投入。
學生在這個過程只有輸入,并無輸出,能力及思想并無得到實質性提高,校內實踐活動的重復性高,造成了資源和成本的浪費,學生付出的時間成本極高。校外實踐則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實踐,只有極少數學生能夠獲得實踐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校外實踐學生的安全問題存在一定的隱患,不容易保障安全,而且校外實踐不易管理學生,學生的各方面問題均需自己解決。
思政課實踐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師由于知識水平有限,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不足,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不夠清楚,對教學重點的把握不夠明確,對所講授知識的拆解缺乏層次,有時會存在急于求成的情況,沒有著眼于大目標與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較容易實現,但不利于長遠目標的實現,實踐教學的盲目性較大。
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多是教師的灌輸性教育,由教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學生的主體作用未完全體現,學生對于知識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教師應當多多使用啟發(fā)式教育,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地啟發(fā)中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分工合作解決問題,使教學有效性達到最大化。
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較少,往往一個教師需要負責多個班級的實踐教學,這使得教師無法顧及管理到所有學生,有的老師甚至在上完一學期的課程之后都不認識學生,上課僅僅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性無法考核,思政課實踐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極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老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思想意識,思政課實踐教學老師的價值取向必須正確,教師的價值觀極易影響學生。思政課教學教師經驗不足,教學理念不夠先進,對教學的理解不相同,將大大影響教學效果。
健全的運行保障機制是確保思政課實踐教學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現今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缺乏規(guī)范指導和有效監(jiān)督,實踐教學未落到實處,實踐教學要想深入開展,必須建立與其相匹配的監(jiān)督機制,確保實踐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順利進行,在避免教師對學生“放羊”現象的同時避免學生的“搭便車”行為,確保教師和學生都做到知和行的統(tǒng)一。
教學管理地對象有老師和學生兩種,應針對不同地對象設立不同的管理體系,現今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對教師的管理是高校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夠明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夠明確,學校應當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調節(jié)師資結構,改變人才結構,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教師教學體系,針對教師的教育觀念及教學方法等進行針對性地培訓,形成縱向的管理體系。
現今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形式單一,對學生要求不夠明確,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教師應當通過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的價值觀,使大學生堅定自己的理想信仰,從多方面樹立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國家奉獻自己。
完善的教育教學考核體系包括對老師的考核和對學生的考核,全面振興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新時代振興教育的迫切要求。
教育是立國之本,好的教育才能建立好的國家,管理要嚴、教師要強、能力要強、學生要忙、效率要高、紀律要強這些都建立在完善的管理體系之上,要從多方面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管理和考核,加強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加強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將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相結合,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學校的師資結構和人才結構,提升教師的教育觀念及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
思政課實踐教學不論是課內實踐還是課外實踐,都應當覆蓋高職院校的所有學生,應當是所有學生積極參與,盡量避免形式化和表面化,避免學生“搭便車”的行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所有高職院校都應該結合傳統(tǒng)文化和自己的校園文化,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校園文化融入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高職院校應當將思政實踐教學課單獨分出來,設置一定的學分,確保人人參與,確保課程質量。
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方法及管理體系共同構成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目標的明確程度、方法的合理程度以及管理的有效程度是評價教師教學體系是否完善的三個方面,現今高職院校的教師普遍存在重視科研、輕視教學的思想,缺少對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導致其知識水平很高,但是教學水平和課程實踐能力卻差強人意。應當鼓勵青年教師多參與實踐活動,多積累經驗,以便于在之后的教學工作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推陳出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對課程進行設計,在加強信息交流互通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將傳統(tǒng)實踐和新媒體新技術結合起來,實踐教學不能完全依靠虛擬的網絡,教師與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也非常重要。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負面信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刻不容緩,開展思政課的理論學習課和實踐課,旨在提高學生理論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中學習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理論,二者相統(tǒng)一,全面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在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指出了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