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泗陽雙語實驗學校 夏 春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能夠反映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在作文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模式,有利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從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文字應用能力。
生活化教學策略注重回歸生活,從熟悉的主題入手,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素材可用。因此,作文選題不宜偏離生活,應從日常生活入手,并進行升華。教師可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積累生活素材,并歸類整理以備使用。在生活中積累素材,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使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
“記錄我的小伙伴”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寫作訓練主題,目的是指導學生寫人,這個寫作練習非常適合用來鍛煉學生的選材能力。對于此類要求較高的作文,學生應注重將事實敘述與情感表達結合起來。如以“同桌”為描寫對象,可以記錄與同桌之間的趣事,如寫和同桌值日,通過同桌“爬高下低”“上躥下跳”等動作展示其勤勞程度與細致程度,或通過同桌失手打翻花瓶,在糾結之后選擇承認錯誤的事例反映其誠實的品質。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要求有一雙慧眼,能夠在平凡的事件中看到獨特之處,如此,寫作能力定能有所提升。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富礦,而發(fā)現(xiàn)的“眼睛”是獲取素材的關鍵。教師應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加工過的語言就像是精心烹飪的佳肴,能夠讓讀者體會到“生活小事”的趣味,因此,在生活中獲取素材后,學生也應學會運用技巧進行加工,從而提升作文的質量,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
注入情感是提升文章感染力的有效途徑,有感情的文章才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從而更好地表達自我,提升文章質量。學生要學會抒情,明白抒情并非單純地運用“興奮、喜悅、痛苦”等形容詞,而是在細節(jié)中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思想情感的變化。
寫景作文通常以山河、植物等為描寫對象,這些景物各具特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形狀、顏色、味道等角度描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誦讀經(jīng)典,從古典詩詞中體會景物之美,了解“詩中有畫,畫里有詩”的內(nèi)涵。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描寫大漠黃河之景,氣勢豪邁,情感激昂。隨后,教師設置階段性寫作任務,逐步提升學生的抒情能力。為了表達情感,學生可進行細致的描寫,通過情節(jié)、細節(jié)等為抒發(fā)情感做鋪墊,使文章更真實有趣。如給出關鍵詞“樹葉·遺憾”,可擴寫為:“秋季到來,街邊的樹木逐漸變得光禿禿的,那些落下的樹葉堆在路旁,無人問津?!彪m然這個句子中沒有提及“遺憾”,但情感已經(jīng)注入其中。小學生的作文往往存在語言蒼白,情感空洞,滿篇空話、套話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對生活的觀察不足,或不知如何利用語言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從景物的特點入手,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細細描繪。
將真情實感注入文章,有利于增強文章的感染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給予恰當?shù)狞c評和指導,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寫作能反映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認識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策略。其中,師生互動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積極的師生互動,如鼓勵性點評,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從而對作文更加感興趣。而積極的互動往往更傾向于平等對話,即回歸生活的溝通方式。
以作文評價為例。學生對評價十分在意,因此教師要格外注意評價形式,避免打消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采用多元化的互動方式,能夠達到鼓勵、呵護、肯定學生的目的,從而給學生打好良好的情感基礎。如學生寫完“記一件難忘的事”這個文題后,教師可以預留10分鐘,讓學生互評和分享。隨后,教師就作文內(nèi)容展開探討,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營造日常對話的氛圍,從而鼓勵其暢所欲言。如一位學生寫道:“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與爸爸媽媽參觀科技館,那天我見到了許多高科技產(chǎn)品,真讓人震驚!”這句話略顯啰嗦,且情感表達并不突出。但在品評時,教師應以鼓勵的話語肯定學生,降低其對寫作的抵觸心理。如,“這位同學的經(jīng)歷聽起來十分有趣,那么具體見到了什么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教師以樸實的語言從專業(yè)角度加以引導,先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再提出優(yōu)化建議,如增強文學性以及邏輯性等,這樣能使學生在信心樹立的同時,完善作文。此外,這樣做,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到寫作課堂中,配合教師的教學,對實現(xiàn)寫作能力提升的教學目標十分有益。
運用生活化策略指導寫作,不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技能,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給作文教學插上生活化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