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玥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長期以來,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都忽視了兒童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書寫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將成人化的表達方式灌輸給學生,力求寫出來的文章語言老練得道,違背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為了在考場上贏得高分,教師將形式化的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背誦萬能開頭或者結(jié)尾,記一些典型的好詞好句,文章內(nèi)容不乏假話、空話和套話,讓寫作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降低了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01年版>》在關于寫作教學的實施建議中提到:“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想象中的事物?!毙抡n標的這些要求是針對現(xiàn)實寫作教學中的種種弊端而提出的。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喪失自主寫作的積極性,甚至害怕提筆寫作,往往是教師布置硬性的寫作任務。暫且不論文章內(nèi)容和形式的好與壞,學生的抄襲現(xiàn)象卻是時有發(fā)生,很難寫出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想象力的文章。
朱熹曾云:“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學之既久,自然純熟?!边@句話指出了中國古代寫作教學中的一則重要經(jīng)驗:作文從模仿入手。然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一味強調(diào)模仿,忽視了在模仿的基礎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寫作的超越。
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寫作基礎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閱讀和積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具有真實性。
當前小學生寫出來的不少文章,既脫離生活實際,又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和審美發(fā)展水平。這就不得不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沒有花心思和時間引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因而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找不到合適的素材。
兒童文學是關于語言的藝術,同時它又是以兒童為本位的,因而兒童文學的語言較之一般的文學作品更富有童真童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貼近兒童的審美趣味,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是母語的教學,主要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既包括口頭語言,又包括書面語言,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側(cè)重的是對學生書面語言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書寫和表達的能力。兒童文學所具有的藝術性、審美性非常強,文字表達方式更加自然且富有生命力,這和成人文學作品的晦澀難懂、咬文嚼字具有顯著差異性。窺探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成人化的語言運用已經(jīng)逐漸滲透到小學生的寫作當中。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不完全的小人”,我們不應該主張小學生學習成人的言語表達方式,而是要用筆寫下自己的真情實感,契合兒童實際的語言發(fā)展水平,符合兒童獨特精神文化的寫作自由。
兒童文學是充分考慮兒童語言發(fā)展能力、思維理解水平和審美需要而創(chuàng)作的,其作品中蘊含了大量豐富的語言材料。兒童文學的語言追求規(guī)范、簡明、鮮明和生動,彰顯了本民族母語特有的個性和藝術品質(zhì),是兒童學習語言最理想的范本。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融合關于兒童文學語言的學習,則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有活力、有趣味、有內(nèi)涵的寫作課堂。
兒童文學作品中具有豐富的想象元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從而在寫作過程中能夠逐步突破慣性思維的限制,打開自我獨立創(chuàng)作的空間。
兒童文學根據(jù)兒童時代三個不同年齡階段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即幼年文學,童年文學和少年文學,其中童年文學是為六七歲至十二三歲的兒童(小學階段)服務的文學。由于小學階段的兒童生活是以學習為主導的,他們無時無刻都表現(xiàn)出一種旺盛的求知欲,愛想象愛幻想,好奇心強烈,因而兒童文學中充滿浪漫幻想的作品能夠深刻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他們的想象能力。在兒童的認知世界里,想象和現(xiàn)實有時候并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想象的事物是一種自在的存在,而成人常常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孩子,束縛了兒童想象力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的意識。兒童文學作品對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十分明顯,通過兒童文學作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進而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造力。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切忌固定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兒童文學作品的指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在寫作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獨具一格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突破一次元的寫作空間,嘗試運用多次元的寫作方式,將幻想與現(xiàn)實通過不同的軌道連接起來。教師不僅應該給予學生寫作的自由,將創(chuàng)作的靈感歸還給學生,也要讓其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不一樣的樂趣。
小學生由于社會生活的經(jīng)驗不足,在寫作中想要快速汲取大量的素材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們一方面倡導寫作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來積累寫作素材。
作為整個文學大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兒童文學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小學生寫作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除了扎根于自己園地里的兩大文體(童話與兒歌)以外,兒童文學中同樣具備成人文學所擁有的一切文體——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這就意味著小學生可以從兒童文學不同的作品中汲取充分的養(yǎng)料,將其運用到自身寫作的實踐之中。
通過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小學生不僅可以積累寫作的語言素材、人物素材、故事素材,還能在此基礎之上沖破傳統(tǒng)素材的限制,不拘泥所謂的高分寫作范文。如果學生讀過《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他就會知道原來并不是所有的狐貍形象都意味著“狡猾”。如果學生看過《夏洛的網(wǎng)》這本經(jīng)典的兒童文學著作,他就會了解原來人和動物也可能會交談,甚至在他們之間產(chǎn)生情感。這些豐富生動的素材都藏在兒童文學的世界里,教師作為引路人,要逐漸為學生打開兒童文學的大門,引導他們從中選取合適的寫作素材,開拓創(chuàng)作的空間維度。
除了納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外,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外選擇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自我閱讀,只有在充足的閱讀基礎之上,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不同的學段要求,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然而,在當下依然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u價方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余量的時間來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除此之外,由于教材選取的篇目有限,部分教師對小學生的兒童文學閱讀量沒有加以重視,導致學生無法體會到兒童文學所具有的魅力。沒有良好的閱讀基礎,想要快速提高寫作水平只能是紙上談兵。
因此,教師要學會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不斷豐富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體驗,以讀促悟,由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課堂環(huán)境大多是壓抑的、呆板的,如果教師要上一堂公開課,往往選擇的都是閱讀課,因為習作課既難講,又講不出什么新意,教師沒有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寫作教學的設計和打磨上,那么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難上加難。
兒童文學具有豐富的游戲性、藝術性、幻想性和故事性,其中的故事情境大多是輕松愉悅、充滿生命力和活力的,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圖文并茂、細膩精美,能夠在一瞬間將孩子代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
教師要試圖借助兒童文學作品來營造輕松愉悅的寫作環(huán)境,幫助學生克服抵觸寫作、排斥寫作的心理情緒,例如,在習作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呈現(xiàn)相關的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故事片段、人物描寫片段或者語言片段等,既有助于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寫作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教師的兒童文學觀和兒童文學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的接受能力,從而對學生寫作水平的發(fā)展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通過兒童文學的熏陶感染來提升寫作能力。
首先,教師要將兒童文學理念由“教育論”轉(zhuǎn)向“童心論”,破除以往把兒童文學作品當作訓誡工具的錯誤看法,學會尊重和理解兒童,充分考慮兒童的語言實際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正視兒童作為獨立精神個體的存在,尊重兒童的審美發(fā)展,全面認識到如何將兒童文學中的積極成分打造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其次,教師需要大量的閱讀和積累,如果一個教師自身沒有豐富的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經(jīng)驗,沒有形成自己的兒童文學閱讀體系,那么自然無法正確指導學生通過加強兒童文學的閱讀來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要學會與學生分享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經(jīng)歷,對學生選擇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恰當?shù)闹笇Ш徒ㄗh,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教師要注重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自己組織兒童開展閱讀和寫作活動的能力和技巧,將寫作課堂與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結(jié)合起來,例如定期舉辦班級閱讀和寫作分享會等,將寫作能力的提高融匯于兒童文學的閱讀之中。
教師兒童文學素養(yǎng)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同時,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工作需要進行思考和設計,把兒童文學作品的運用落實到習作課堂的實際情境之中。
在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兒童文學作為重要的載體,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兒童文學資源和寫作教學,積極改變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進一步落實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的目標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