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定珠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4)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外科常見的手術方式,其主要用于治療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隆起性疾病、早期膽囊癌等良惡性疾病,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目前已成為治療這些疾病的首選方案[1-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在這些疾病治療中取得一定療效,但術后并發(fā)癥也不容忽略。因此,一定的護理干預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患者的自身情況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4]。本研究主要探討舒適護理在早期膽囊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00例早期膽囊癌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按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2~66(43.52±5.62)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1~67(45.06±5.37)歲。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確診為早期膽囊癌并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患者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有嚴重的精神障礙疾病。本研究已上報本院倫理委員會并獲批準。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遵循醫(yī)囑,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告知患者手術時間,提醒患者術前禁食、禁水。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措施:1)術前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接待,帶領患者參觀病房,介紹主治醫(yī)生以及責任護士,盡量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要保持病房內(nèi)空氣新鮮、安靜、光線柔和;確診后給予患者抗生素,對發(fā)熱患者進行物理降溫,囑患者禁食、禁水,并向患者講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有關知識及安全性等。從而減輕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以較好的狀態(tài)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講解手術室環(huán)境,告知患者手術過程、目的及治療效果,告知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在患者出現(xiàn)驚慌害怕時及時安慰與疏導患者,在術中配合醫(yī)師,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3)術后護理: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護;協(xié)助患者更換衣物,在患者麻醉作用消失之前,每30 min對患者的關節(jié)處進行活動,鼓勵患者盡量早下床進行活動,防止便秘、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感到疼痛時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并指導患者正確飲食,補充營養(yǎng);囑患者注意休息,保證睡眠質量。
1.3 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切口感染、腸粘連、膽管損傷的發(fā)生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情緒,標準分越高,癥狀越嚴重;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患者抑郁情況,分值越低,狀態(tài)越好。
2.1 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早期膽囊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切口感染、腸粘連及膽管損傷分別為1例、0例、1例,總發(fā)生率4.00%;對照組分別為4例、1例、4例,總發(fā)生率18.0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05,P=0.025)。
2.2 2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護理干預前,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50.48±5.21)分、(48.38±5.64)分,對照組分別為(50.63±5.38)分、(48.36±5.01)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42,P=0.888;t=0.019,P=0.98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27.25±4.31)分、(23.25±5.54)分,低于對照組(34.11±4.54)分、(28.71±5.31)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749,P<0.001;t=5.031,P<0.001)。
對于有癥狀的膽囊疾病,手術治療方案可以作為一種備選方案,但是以往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因創(chuàng)傷面大導致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2-4],增加了住院時長及治療費用。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在各科室開展[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因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也在膽囊疾病的治療中占據(jù)了比較重要的地位[6]。盡管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手術相關并發(fā)癥依然無法完全避免。因此,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是必要的,其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并促進患者術后康復[7-9]。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18.0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05,P=0.02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27.25±4.31)分、(23.25±5.54)分,低于對照組(34.11±4.54)分、(28.71±5.31)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749,P<0.001;t=5.031,P<0.001)。這說明對接受腹腔鏡膽囊手術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顯著。舒適護理是臨床上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強調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主要核心,圍繞患者進行護理計劃、護理方案實施、護理效果評價,以此來提供一系列服務,維護患者的切身利益,解決實際問題,將護理質量提高,從術前、術中、術后出發(fā),關注患者身心問題,進行護理干預,使患者愿意配合治療,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有效減少早期膽囊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切口感染、腸粘連以及膽管損傷癥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可顯著改善此類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促進患者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