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龍
(河北省張家口市和平林場 076350)
1.1 天幕毛蟲 天幕毛蟲屬鱗翅目枯葉蛾科,又名天幕枯葉蛾。
1.1.1 危害狀 幼蟲喜歡取食山杏葉片,發(fā)生嚴重時可把整樹的葉子全部吃光。
1.1.2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山杏冬剪時,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環(huán),集中燒毀。春季幼蟲在樹上結網幕顯而易見。在幼蟲分散以前,及時捕殺。分散后的幼蟲,可振樹捕殺。2)物理防治:成蟲有趨光性,可在山杏林地內放置黑光燈誘殺。3)生物防治:保護卵寄生蜂,卵寄生蜂羽化后飛回山杏林地,效果極佳。4)藥劑防治:于低齡幼蟲期噴施滅幼脲、阿維菌素、苦參堿等進行防治。
1.2 杏仁蜂 屬膜翅目光肩小蜂科。
1.2.1 危害狀 幼蟲于杏核內蛀食杏仁,將杏仁吃光。1.2.2 防治方法 1)在成蟲羽化前,即6 月到翌年4月隨時撿拾落果,集中處理。冬剪時,剪除樹上僵果,集中燒毀或深埋。2)結合冬季果園耕翻,將蟲果、落果埋入土中,可防成蟲羽化出土,減少第2年蟲口來源。3)應用水選法,淘汰漂浮于水面的空杏核并銷毀。4)樹盤撒毒土。用25%辛硫磷微膠囊配成的10~20倍毒土30~50 g,撒后淺耙,使之與土混合均勻撒施在樹盤中。5)在成蟲羽化盛期噴菊酯類殺蟲劑,重點噴施幼果,每周噴1 次,共噴2 次。
1.3 杏象甲
1.3.1 危害狀 主要危害果實,成蟲取食幼芽嫩枝、花和果實,產卵于幼果內,并咬傷果柄。幼蟲在果內蛀食,使受害果早落。
1.3.2 防治方法 1)及時揀落果,集中處理,清晨人工振落捕殺成蟲。2)地面施藥:發(fā)生嚴重的山杏林中,在越冬成蟲大量出土前,尤其在雨后,可在樹冠下地面噴灑藥劑,如50%辛硫磷乳油300 倍液,每隔15 d噴灑1 次,連噴2~3 次。
1.4 桃粉蚜 又名桃粉大尾蚜,俗稱膩蟲,屬同翅目蚜蟲科。
1.4.1 危害狀 受害葉片向背面略作對合狀縱卷,常呈勺狀;變厚、色淡、早落,受害處留有大量白粉。
1.4.2 防治方法 在山杏花芽萌動至開花前(大部分越冬卵已孵化)、花后蚜蟲飛遷擴散大量繁殖前和晚秋山杏蚜量大時,各噴1 次藥。常用藥劑為10%吡蟲啉1500 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2000 倍液加滲透劑進行防治。為增強藥劑的展著性,藥劑中可加入0.1%~0.2%中性皂。
1.5 舟形毛蟲 屬鱗翅目舟蛾科。又名蘋果天社蛾。1.5.1 危害狀 幼蟲群集葉背面啃食葉肉,殘留葉脈和上表皮,幼蟲稍大則將葉片咬成缺刻,以致全葉被食,僅留下葉柄[2]。
1.5.2 防治方法 1)結合秋季深翻或挖樹盤消滅越冬蛹。2)幼蟲為害初期。利用幼蟲群集,有受驚嚇吐絲下垂習性,及時剪除有蟲枝、葉。3)幼蟲為害期,若發(fā)生嚴重,可選用樂斯本、高效氯氰菊酯等進行化學防治。4)卵期放赤眼蜂。5)老熟幼蟲入土期,地面撒白僵菌。9 月中下旬,老熟幼蟲沿樹干爬入土中越冬,此時在樹下地面施50 億/g白僵菌粉1~2 g/667 m2,然后耙松土層,以消滅土壤內的幼蟲。
1.6 桑白蚧 又名桑盾蚧、桃介殼蟲,俗稱樹虱子。
1.6.1 危害狀 以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在2~5年生枝干上刺吸汁液,嚴重時灰白色的介殼密集重疊,形成枝條表面凹凸不平[3],樹勢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
1.6.2 防治方法 1)苗木檢查:栽植前把好苗木關,發(fā)現(xiàn)蟲株及時剔除或除蟲處理。2)農業(yè)防治:休眠期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刮除老翹皮,剪除有蟲枝或人工刷抹有蟲枝,集中銷毀,鏟除蟲源。合理修剪,通風透光,加強肥、水管理,秋季增施有機肥,秋后樹干涂白。3)化學防控:①休眠期噴藥:早春徹底清園后,于3 月下旬樹木發(fā)芽前,使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95%機油乳劑80 倍液,防治越冬雌蟲。噴藥要求均勻周到,藥量達到枝干上要流未流的程度。②生長季噴藥:在初孵若蟲分散期進行藥劑防治。噴灑樹冠1~3 次。可噴施48%樂斯本1500 倍液、30%蠟蚧靈100 倍液。
1.7 紅頸天牛
1.7.1 危害狀 幼蟲蛀干危害,造成樹干中空,輸導組織被破壞,外表可見樹干基部有紅褐色蟲糞和碎屑。
1.7.2 防治方法 1)在成蟲羽化前噴8%的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300~400 倍液。2)噴藥防治:在成蟲產卵和幼蟲孵化期,對樹干及時噴菊酯類2500 倍液或40%毒死蜱1000 倍液進行防治。3)蟲孔防治:①藥棉堵孔:清除隧道內的蟲糞和木屑后,用棉球或布條浸沾80%敵敵畏乳油50 倍液塞入蛀道,用泥土封口熏殺。②蟲孔注藥:用80%敵敵畏100~200 倍液或30%桃小靈乳油500 倍液,用獸用注射器從蛀孔注入藥液,泥巴封口。4)捕殺成蟲。5)保護天敵。如啄木鳥等。
2.1 杏樹流膠病
2.1.1 癥狀 以皮孔為中心,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樹膠,發(fā)病嚴重的枝干,樹皮干裂,布滿膠質塊,干枯壞死,樹勢衰弱,甚至整枝枯死。
2.1.2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及時排澇、防旱、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合理修剪,減少枝干傷口[4]。2)防治枝干病蟲害,枝干涂白,預防凍害和日灼。3)于早春發(fā)芽前刮除病部,傷口涂抹40%福美砷50 倍液,然后涂抹傷口保護劑。
2.2 褐腐病
2.2.1 癥狀 可侵害花、葉及果實,尤以果實受害最重。病果最初發(fā)生褐色圓形病斑,如條件適宜,病斑數天即可擴至全果,果肉變褐軟腐,病果腐爛后易脫落。也可失水干縮或黑色僵果,懸掛樹上經久不落。在多雨年份,若蛀果害蟲發(fā)生嚴重,褐腐病常流行成災,引起大量爛果、落果,造成損失很大。
2.2.2 防治方法 1)結合冬剪,消滅越冬病菌。2)及時防治蛀果害蟲,并注意減少其他果面?zhèn)凇?)藥劑防治:在花腐病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于初花期噴布5 波美度石硫合劑;如沒有花腐病發(fā)生,第1 次用藥應在花后10 d左右,此后,隔15~20 d再噴1~2 次,直到果實成熟前1 個月左右再噴1 次。
2.3 杏疔病
2.3.1 癥狀 主要危害新梢、葉片,也可為害花和果實。1)新梢:發(fā)病新梢生長緩慢,節(jié)間短粗,葉片簇生。病梢表皮初為暗紅色,后變?yōu)辄S綠色,??菟?。2)葉片:表現(xiàn)癥狀為葉片增厚、變黃、呈革質。以后病葉變紅黃色,向下卷曲,最后病葉變黑褐色,質脆易碎,但成簇留在枝上不易脫落。3)果實:生長停滯,果面有淡黃色病斑,其上散生黃褐色小點。后期病果干縮,脫落或掛在枝上[5]。
我省北方一般于5 月上旬出現(xiàn)癥狀,當新梢長達15 cm 左右時癥狀明顯,到10 月病葉變黑,病斑上可產生子囊殼并越冬。
2.3.2 防治方法 1)結合冬剪,徹底剪除樹上的病梢、病葉,并清除地面的枯枝、落葉。春季癥狀出現(xiàn)時,再次剪除病梢、病葉。2)如病梢、病葉未除凈,可在杏樹展葉期噴布1~2 次2∶3∶400 波爾多液。
2.4 杏炭疽病
2.4.1 癥狀 果實近成熟期發(fā)病,病斑圓形,褐色,稍凹陷,軟腐。在病部長出橙紅色點狀黏物質,即病菌分生孢子盤上大量聚集的分生孢子。
2.4.2 防治方法 1)結合冬剪,去除病枯枝、病僵果。2)改善造林地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果園濕度,合理密植,及時中耕除草、排澇。3)噴藥保護:防治果實炭疽病要從幼果期開始噴藥保護,15 d 左右噴藥1 次,連續(xù)噴3~4 次。藥劑有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12.5%氟環(huán)唑800~1500 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