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考生點評本文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三點。首先是思維沒有深度,立意膚淺。本文觀點來源于“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zhuǎn)"/>
>>>河北考生
點評
本文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三點。
首先是思維沒有深度,立意膚淺。本文觀點來源于“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zhuǎn)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但作者忽視了兩個“如果”,只是簡單指出強弱可以相互轉(zhuǎn)化,至于轉(zhuǎn)化的原因,則并沒有談及,導致文章在立意和論證上均流于表面。再就是,文章對強弱關(guān)系的定位僅局限于個人成長層面,不能上升到國家發(fā)展、民族強盛的高度,也讓文章遜色一籌。
其次是論據(jù)不夠典型恰切,甚至與論點不相契合。引用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事例和居里夫人提取鐳的事例,分明是在論證失敗后要堅定信念走下去,而非中心觀點“弱者也會變強”;在論證“強與弱是可以相互轉(zhuǎn)變的”這一分論點時,舉的“女排姑娘”的例子,也不能有效論證觀點。
最后是語言問題。一是不夠自然流暢,尤其是最后一段,句與句之間明顯的割裂感,有湊字之嫌;二是不夠客觀辯證,如“弱者加以努力,最終也會變?yōu)閺娬摺边@一類的表述,顯然是絕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