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合雙
(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zhèn)第六中學 浙江溫州 325600)
互聯網現如今已是人們工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將信息化教學理念滲入其中,完善教學資源和優(yōu)化教學過程,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可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核心,全面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設立目標,實施信息化教學,將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訓練落實到位,打造出高效的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發(fā)揮互聯網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入理解英語知識,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實現個性化成長。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學側重點放在了英語單詞和語法理解方面,導致學生只會機械地記憶詞匯和短語,背誦句子和語法,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入鉆研的精神,教學改革顯得十分必要。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就英語學習而言,先舉出適當的例子引導學生逐步趨近本節(jié)課需要教授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從導入開始對英語課堂進行全面改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放一些有趣的段音頻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多次提到關鍵詞,盡心完美過渡銜接,進而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中滲入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改善傳統的“你教我學”的教學方式,從課堂導入入手,從課堂開端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1]。
例如,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下冊Module 8“My future life”這一單元主要是學習“我未來的生活”,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力,并表達自己想要成為哪種人,要擔任哪一方面的職業(yè),以及想要的生活方式等。在本課學習之前,筆者首先利用信息化給學生展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常見職業(yè)和工作環(huán)境,然后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思考自己最喜歡的職業(yè)并說出喜歡的原因,然后考慮自己應該通過哪種方式去實現。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先用漢語的形式說明職業(yè)和原因。由此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My future life,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詞匯表中學習新的詞匯,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給予學生十分標準的發(fā)音,讓學生跟讀,并著重記憶自己喜歡的職業(yè)與愛好。學生可以說出自己想要成為doctor,disigner, sciencer等職業(yè),也能寫出“I want to become a doctor in the fture becese doctors can help sick people and make them happy.”這樣的句型。這樣利用信息化教學高效導入的方式,使學生更有目的性地學習詞匯和句型,調動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性。
初中英語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在詞匯量的積累和語法的認知方面加以重視,更重要的是拓寬學生的思維,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因為課本上的英語僅限于書面化官方性的交流溝通,生活中的口語交流很少用課本中的書面英語。為了避免學生只為應付考試而機械地學習英語,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領域和渠道收集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英語究竟怎么應用。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查詢搜集更多英語閱讀資料、音頻、圖片和視頻等教學素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豐富教學資源,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將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是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的創(chuàng)新。另外,還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供出真實的、形象化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可以適當減少母語對英語教學的影響,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的發(fā)展,同時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實踐英語語言并有效提高其語感,進而構建高效課堂[2]。
例如,學習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下冊Module 6“Eating together”這一內容時,在上本課之前,筆者先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在課前查閱資料,如不同國家在餐桌禮儀方面普遍存在怎樣的差異(最主要的是餐具的差異,由于兩種不同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而西方人習慣使用刀叉)。其次,筆者在課堂上播放一段中西方家族用餐的視頻,更好地給學生展現中西方在餐桌上的禮儀習慣與文化的不同之處,拓寬學生的視野,提供給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了解更多西方文化。
語言環(huán)境對學生的外語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另外,大家都熟知的名言名句“其實這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于初中生學習英語來說,興趣的激發(fā)離不開良好的教學情景。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科學、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情景。另外,可借助微課分層、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圖片、音頻及視頻資源刺激學生的感知器官,并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巧設問題,將其科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平常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讓學生相互討論,使問題得以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和老師探討,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吸收知識,還能增進師生情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3]。
例如,學習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 9“l(fā)ife history”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我們在現如今的生活中既要展望未來,還要回顧過去,未來是一種憧憬,過去是一種懷念。我們改變不了歷史,但可以在歷史中獲得啟發(fā)和教訓。筆者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其利用互聯網查詢過去的西方以怎樣的生活方式為主,讓他們互相討論并講述西方的歷史生活,然后筆者將真實的二戰(zhàn)背景下的歷史生活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下學習本章內容,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之下,作為一門世界性通用語言,英語越來越受國際和教育部門的重視,互聯網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多樣性,能夠促進教師改變以往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還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練習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