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輝
(遵義職業(yè)技術學院 圖書檔案館,貴州 遵義 563006)
在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職業(yè)教育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其辦學目標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作為重要支柱力量的圖書館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開發(fā)自身的資源,加強文獻館藏建設已經成為高職院校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傳統(tǒng)的文獻館藏建設工作中,高職院校圖書館常常出現圖書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高職院校領導人員必須對其進行關注,并采取有效的發(fā)展策略。
在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物價漲幅較大,圖書以及期刊等相關物品的價格也隨之上漲,而在新時代背景下誕生的電子圖書以及光盤等對傳統(tǒng)印刷品等造成了較大的沖擊與影響。網絡信息與紙質圖書相比較,可以將聲音、文字以及視頻等有效結合在一起,更能吸引人們的關注度。而網絡信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以及交流的方式,是傳統(tǒng)的紙質書籍不能比較的。同時,網絡信息資源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的文字記錄,還增加了聲音以及視頻等信息,有效實現了動靜結合,更具有吸引力??偟膩碚f,網絡資源信息的出現和發(fā)展正在逐步轉變傳統(tǒng)圖書館文獻館藏的方式,進而形成全新的電子圖書館。2010年下半年《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中明確提出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國網民人數超過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超過30%,但是與國外西方國家相比較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某些高職院校在建設文獻館藏時常常采用獲取信息“使用權”而不是文獻“擁有權”的館藏發(fā)展策略。除此之外,某些高職院校尚未認識到文獻館藏建設的重要意義,仍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紙文獻館藏底部,無法與時代發(fā)展和信息技術進行接軌。電子文獻館藏建設是高職院校需要加強關注的問題,應當結合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積極引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步提升電子文獻館藏的服務能力,克服傳統(tǒng)電子文獻館藏的不足之處,而采用紙質文獻館藏和電子信息館藏并重發(fā)展的方式則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文獻館藏建設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有效提升文獻館藏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促進高職院校有效發(fā)展[1]。
高職院校文獻館藏的建設并不僅僅是以數量取勝,而是以特色為主。在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也與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這為高職院校的電子文獻館藏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建設電子文獻館藏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高職院校電子文獻館藏的建設應當以特色為主,彰顯高職院校自身的辦學特點以及教學宗旨等,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建設的過程中,應當以專業(yè)數據庫為主,彰顯文獻館藏的實用性和特色,讓文獻館藏不僅能夠彰顯自身的特點,并兼顧著行業(yè)的培訓需求,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做基礎。在新時代發(fā)展的過程中,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電子數據庫的誕生和發(fā)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并且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作用吸引了年輕讀者的關注。因此,高職院校在建設電子數據庫時應當利用有效經費盡可能購買到使讀者利益得到最大保障的數據庫。在采購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①了解數據庫建設的硬件以及軟件需求;②深入了解數據庫內容的多樣性以及使用的實用性;③對采購合同內容進行深入分析;④關注電子文獻館藏的知識版權問題;⑤重視知識的附加價值,只有對上述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有效判斷,才能保障電子文獻館藏的有效性和價值,從而構建具有特色的電子文獻館藏,全心全意為高職院校師生進行有效的服務。
剔除文獻館藏圖書實際上就是將某些失去使用價值的書籍撤離書庫。
在原有的文獻館藏建設理念下,過于重視圖書館中書籍的數量,導致很多文獻資源內容重復,甚至于某些圖書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占據大量的儲存空間,影響文獻館藏建設的發(fā)展,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方面:①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開展評估時,文獻資源的數量是其中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②在一般情況下圖書館圖書數量越多表示圖書館的建設越好。③負責采購的人員忽視了圖書質量和倉庫結構的變化,而一味增加圖書的數量。在以上幾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重藏書輕剔除的文獻館藏建設理念一直影響著圖書建設,導致圖書館內文獻資源數量越來越多,閑置的書籍以及失去使用價值的書籍也越來越多,這對于加強文獻館藏建設是極為不利的[2]。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加強文獻館藏的建設質量應當將圖書館圖書的采購和剔除處于平穩(wěn)的發(fā)展狀態(tài),及時更新和調整文獻館藏圖書結構。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應當明確自身的發(fā)展特色以及辦學理念,增加本院校強項專業(yè)文獻資源在整個圖書館中的占比,提升文獻資源的質量,優(yōu)化圖書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具有高職院校自身特色的文獻館藏,通常情況下,文獻資源剔除的方式有3種方式:①主觀判斷法;②書齡判斷法;③使用年限法。這些剔除方法都是針對文獻館藏而且都存在較多的不足。圖書館文獻館藏書籍類型眾多,且規(guī)模龐大,傳統(tǒng)的剔除方法無法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而將人工剔除方式與計算機剔除方式進行結合,能夠對龐大的書籍進行有效的分類與整理,有效提升剔除的質量。
圖書館藏書的質量以及數量等是加強文獻館藏建設的重要因素,并且隨著時代的需求而隨時進行填充,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文獻館藏。在當今各種網絡資源信息的引導下高職院校學生的讀書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學生的讀書需求并不正確。①在填充圖書時應當重視圖書對學生的引導作用;②高職院校在填充文獻資源時應當集合本校的本學特色以及學科設置等進行有針對性的采購,加強特色專業(yè)文獻資源的采購比重;③針對系列叢書以及工具性書籍等,應當保障資料的完整性與實效性,全面提高其在質量上的標準;④將高職院校文獻館藏剔除速度與填充速度保持在穩(wěn)定的狀態(tài)當中,尤其是針對實效性較強的文獻書籍,應當對此方面多加注意,盡可能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先進的知識和技術;⑤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的高職院校學生閱讀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在采購時還應當對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行收集和整理,適當填充一些暢銷類的書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高職院校文獻館藏的有效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僅僅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將紙質文獻館藏與電子文獻館藏進行有效結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和特點,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并結合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以及專業(yè)設置等對傳統(tǒng)的文獻館藏資源進行合理地剔除與填充,保障高職院校文獻館藏的先進性和有效性,促進高職院校文獻館藏有序發(fā)展,不斷推動高職院校向著更為良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