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麗亞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近些年來,由于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wèi)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因素,幼兒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不少幼兒出現視力問題,戴上了厚厚的眼鏡片,給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為此,保護幼兒眼健康,提高幼兒視覺質量,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部、國家衛(wèi)健委等8 部門《綜合防控幼兒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印發(fā)后,我園認真學習貫徹,制定了《鳳凰中心幼兒園幼兒視力保護實施方案》,從目標、方法、措施、反饋與跟蹤等幾個方面詳細規(guī)劃,從科學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時間做起,保障幼兒戶外活動時間。特別是疫情居家期、寒暑假期間,我園進行科學指導,讓每個家庭將護眼行動落到實處。
為了讓每位教師了解3~6 歲幼兒視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特點,我園組織開展教師視力健康培訓,教師都認識到3~6 歲是幼兒是視覺功能發(fā)育的關鍵期,進一步增強了愛眼護眼意識。我園將“愛眼日”宣傳教育工作與健康教育工作結合起來,通過班級微主題活動、調查問卷發(fā)放、公眾號知識推送等活動,讓家長重視幼兒的視力保護問題,教育幼兒從小愛眼護眼。針對有的家長不關注公眾號的現象,我園教師還在家長群推送,并耐心對家長進行愛眼護眼家庭教育指導,真正做到家園攜手,讓幼兒的眼睛更明亮、世界更精彩。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應當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用眼習慣,盡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視覺環(huán)境。0~6 歲是幼兒視覺發(fā)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當尤其重視幼兒早期視力保護與健康,及時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家長的護眼意識強,幼兒也會養(yǎng)成愛眼護眼的好習慣。現在,不少幼兒看電腦、玩手機時間過長,即便是受到光污染的傷害也在所不惜,結果造成視力衰退、分辨率下降,甚至導致各種眼科疾病。有人做過實驗,證明了電子產品對6 歲前幼兒視力的傷害。有研究表明,連續(xù)玩20分鐘手機,幼兒視力會下降到43.8 度近視狀態(tài),淚膜破裂時間平局為5.3 秒,平均每分鐘眨眼7.67 次。如此大的傷害,如果家長視而不見,那么幼兒很快就會面臨近視。特別是在疫情和寒暑假幼兒居家期間,我園敏銳地察覺到了長期居家學習和參與在線教學活動可能對視力健康產生的影響,及時發(fā)放了《幼兒居家一日活動安排指南》《幼兒愛眼護眼倡議書》等材料,并且讓教師用視頻家訪的形式,一對一地與家長交流,讓家長明白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幼兒視力造成傷害。同時,引導家長制定合理的居家學習、運動計劃,從自身做起,戒掉電子產品依賴癥,多帶幼兒開展親子游戲、戶外運動,保護幼兒明亮的眼睛。針對部分弱視、斜視、遠視等先天眼部問題的幼兒,我園保健老師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建議家長科學治療,并向家長推薦有助于恢復視力的食材、視力小游戲等,幫助視力異常的幼兒科學矯正。
我園的自然課程是在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指導下開展的生態(tài)課程,以戶外研究大自然為主。我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園內的植物、動物、水系、沙池等自然資源開展活動,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與大自然接觸,讓綠色隨時出現在幼兒的眼中。在自然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園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低于3 小時,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超過30 分鐘;在接觸電子產品后,教師會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綠色植物、遠眺美麗天空,幫助幼兒緩解眼部疲勞。
我園地處足球資源豐富的鳳凰鎮(zhèn),幼兒在家長和教師影響帶動下“人人會踢足球,個個愛踢足球”。小運動員們在足球運動中追逐足球和射門運動都要“眼明腳快”;小觀眾在觀看足球游戲比賽中也“眼隨球轉”。研究發(fā)現,在足球這種廣域運動中,由于運動場地相對比較寬闊,視野非常寬廣,睫狀肌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對于緩解眼部肌肉疲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球或者球員的移動,眼部肌肉也可以進行有效調節(jié),從而獲得充分放松。例如,射門游戲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的手眼足協調能力;跟球跑,可以鍛煉幼兒的靈活性等。我園下午體鍛時間均為足球游戲時間,讓幼兒和足球充分互動,在激發(fā)幼兒運動活力的同時,幫助幼兒改善視力。
我園注重將護眼行動落實到幼兒一日生活之中。一是針對每個年齡段的幼兒專門開展愛眼護眼健康教學,如小班《紅眼咪咪》、中班《亮亮的眼睛》《不玩尖銳的東西》、大班《澀澀的眼睛》《食物保護眼睛的秘密》,讓愛眼護眼始于心、科學用眼踐于行;二是嚴格落實省優(yōu)質幼兒園標準中提出的“體育鍛煉一小時、戶外活動兩小時、游戲時間三小時”的要求,保證幼兒盡可能避免接觸電子產品,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三是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愛眼護眼宣傳科普活動,向幼兒宣傳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例如,語言區(qū)看電子讀物,用沙漏計時,引導科學合理用眼;采用“掃碼聽故事”的方式,避免用眼接觸電子產品;注意用眼衛(wèi)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和書寫習慣等。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好習慣,也是健康視力的有力保障。戶外運動可以促進眼底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起到抑制眼軸伸長的作用,對近視的防控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園嚴禁教師給幼兒長時間看動畫片,建議教師帶幼兒去戶外散步、眺望遠景、跑步等,使眼睛的調節(jié)肌肉得到松弛,緩解視疲勞。
我園每年開學前都建議家長參加視力篩查和視力評估,為每個幼兒建立視力檔案,目前視力建檔率為100%。每年定期給幼兒做視力檢查,發(fā)現異常及時就診。6 歲是幼兒矯正視力的最佳時期,對個別弱視、斜視幼兒,我園還建立了個人視力矯治方案,建議家長及早干預和矯治,并長期跟蹤。
我園有一半教室受建筑因素影響采光不足。為此,我園主動邀請市婦保所進行燈光檢測,投入近8萬元進行燈光改造,采用有利于視力健康的LED 護眼照明設備。目前,我園通過燈光改造、桌椅調整、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為保護幼兒的視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和環(huán)境保障。我園堅持選擇正版幼兒讀物,先后投入20 多萬元,為兩個園區(qū)的幼兒購買了正版繪本。在班級環(huán)境的色彩搭配上,我園嚴格落實省課程質量評估標準要求,不斷優(yōu)化用眼環(huán)境。
3~6 歲幼兒正處于視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均衡營養(yǎng)非常重要。我園搭配多樣化食物,每周推出“護眼菜”,每天開展“菜譜播報”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菜品介紹,詳細的“護眼菜”營養(yǎng)價值講解,引導幼兒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保障幼兒視力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求。此外,各班還開展了一系列“護眼菜”班本微主題活動,從幼兒興趣與需求出發(fā),讓幼兒感知護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