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
摘要:為了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質量,減少公路早期病害的出現(xiàn),對公路路基路面設計的原則進行總結,提出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從路基排水、路面排水等方面總結設計要點,提出設計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有效確保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質量控制
1水對于路基路面的危害
1.1地表水的危害
地表水給路基產生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導致使用壽命縮短,雨水浸入到裂縫內部,或者讓在地表停留較長的時間,會有部分水分進入到路面底層結構,造成結構性能受到影響,導致結構承載性能。同時,因為車輛的連續(xù)擠壓性作用,導致路面出現(xiàn)塌陷的問題,結構混亂比較嚴重,不僅影響交通的運行,還會給項目的發(fā)展和應用帶來不良的影響。只要是路面積水不能有效的清理干凈,會導致表面打滑比較嚴重,承載能力下降,給交通運行安全性帶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出現(xiàn)。
1.2地下水的危害
地下水的存在是必然的,水流方向、流量方面都會連續(xù)的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得路基結構產生了嚴重的塌陷問題,路基結構失衡,威脅整個路面的運行質量和效果。在路堤填筑作業(yè)階段,因為水位較高而進入到填料內,導致含水量持續(xù)的增加,空隙量也會變大,強度性能下降,進而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質量問題,極大的影響公路項目運行效果。此外,冬季環(huán)境溫度較低,也會導致路基結構安全隱患比較嚴重。
2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的原則
2.1實地調查的原則
在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環(huán)節(jié),設計人員進入到現(xiàn)場了解場地運行的具體情況,做好道路狀態(tài)的檢查和分析,不能占用農田設置排水工程。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需要降低資源消耗量的基礎條件下進行合理的排水設計,同時還不能影響周邊農田灌溉,保證基礎設施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實現(xiàn)整體運行效果和質量的提升。
2.2因地制宜的原則
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應該綜合分析周邊區(qū)域內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當?shù)貙嶋H情況的設計方案,保證排水設計性能合格,確??v、橫方向上的積水排出都能夠滿足要求。此外,還要考慮到公路項目運行中排水系統(tǒng)可能產生的問題,合理的預測未來發(fā)展趨勢,保證排水與防護加固統(tǒng)一建設,保證排水性能的提升,也能夠達到工程的質量標準。
2.3保護環(huán)境的原則
排水系統(tǒng)設計環(huán)節(jié),除了要滿足功能性的要求,同時還應該重視環(huán)境保護工作,提高路基路面的結構性能和強度,排查排水系統(tǒng)運行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避免水分流失嚴重。只要是出現(xiàn)水土流失的情況,要立即尋找和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提高排水效果,消除安全隱患。
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要點
3.1截水溝與邊溝
針對高速公路路基的排水施工,如果路基填挖方量低于設計邊溝位置,那么需要在填方施工區(qū)域進行邊溝施工。然后再借助階段性的泄水孔施工降低雨水對邊溝槽的影響。如果邊溝呈梯形狀,那么可以在距離泄水孔400m處的位置進行第二個泄水孔的設置。如果邊溝呈三角形狀,那么可以在距離泄水孔250m處的位置進行第二個泄水孔的設置。針對平曲線邊溝的施工,為了對積水外滲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預防,需要保證平曲線的有效連接。另外,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要對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合理增加曲線外部邊溝的深度。如果邊溝加固施工中發(fā)現(xiàn)底部縱坡的坡率在3.5%以上,就必須要使用漿砌片對其進行加固處理,提升加固結構的整體性與穩(wěn)定性。針對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在沒有其他特殊條件干擾的情況下,需要在開挖施工坡頂之間的距離內進行截水溝邊緣的設置,并確保距離不小于8m。如果在黃土區(qū)域施工,需要確保距離不小于12m。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增強截水溝的防滲能力。如果施工現(xiàn)場受到棄方條件的限制,那么就要進行砌筑土臺結構施工,并在夯實土臺之后,在其頂部進行截水溝的砌筑,將截水溝的坡度控制在2.5%左右。
3.2跌水急流槽與排水溝
急流槽和跌水槽的設計,在提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性能方面,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針對急流槽和跌水槽的施工,為了確保就地取材,可以對圬工結構進行應用。然后再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并以臺階形結構進行施工建設。排水溝的設計施工,也可以有效增強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針對排水溝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增強排水溝的平順性,為高速公路排水進度與排水效率提供保證。其次,如果填挖方條件合理,那么可以以直線的方式進行排水溝施工,并確保排水溝的轉彎半徑不低于12m;排水溝的長度不超過400m,且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再次,針對排水溝的沿線布設,需要使排水溝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之間保持安全距離,并將截水溝與排水溝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m左右。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路基性能不受滲水問題的影響。最后,如果截水溝和邊溝有著較大的縱坡率,那么需要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排水溝加固方案進行合理的選擇。
3.3路面表層排水施工
針對高速公路路面排水,主要包含兩種設計形式:一種是排水口設計,另一種攔水帶設計。首先,針對排水口的設計,需要對流水單位時間內的流量和排水效率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再次技術上進行排水口孔徑的確定。為了提升排水口的排水效率,可以將排水口設計成喇叭結構,并對其外徑進行擴大處理。針對高速公路上的排水口,需要在不同的路段上設置,且兩個排水口之間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了將高速公路的路面積水盡快排出去,降低積水對路面的影響,需要將排水口設計與橫向排水設施結合在一起。其次,針對攔水帶的設計,需要確保其頂部大于最大積水深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其應有的攔水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果高速公路上沒有防撞欄的設計,那么需要將攔水帶的高度控制到15cm以上。在攔水帶施工過程中,需要以混凝土預制的澆筑材料為主要施工材料。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對混凝土的粘接性與密封性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混凝土與高速公路粘連過度。另外,還需要做好滲水防護處理,避免在接縫處出現(xiàn)積水下滲問題,影響整個高速公路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
3.4路面內部排水施工
針對高速公路路面內部的排水施工,需要進行填方砌體防護段的設置。即將土層和排水砂墊層填充到高速公路路面內部和路肩底部的接觸層中,并將填充厚度控制在3cm左右,將排水孔設置到填充層中。之后,再將土工布鋪設到排水砂墊層出處,用以增強高速公路路面內部的排水效果。另外,針對防護段的設置,還可以使用植草或者植土的方式。然后再將土工布鋪設到路面與路肩的接觸位置。
結語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涉及的內容多,需要基于項目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工程項目所處的地質環(huán)境、地下管網等情況,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確保雨水能夠及時排出,不會影響到車輛的正常通行。
參考文獻:
[1]鄒艷琴,陳博,陶家樸.多孔排水瀝青路面[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27(11):43-46.
[2]趙飛.排水降噪瀝青混合料設計及施工[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2,29(9):43-46.
[3]謝劍康,李艷萍.國內外排水瀝青路面應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