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責任制護理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責任制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同時比較兩組的并發(fā)癥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情況,同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康復有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責任制護理;老年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都比較高。老年人由于年齡較大,身體機能下降,因而發(fā)生該病的風險更高。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主要的癥狀表現是神經功能障礙或缺損,在急性發(fā)作之后,可能出現認知障礙,且治療后容易引起心腦血管事件或不可逆的顱腦損傷[1-2]。本文選取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2例,研究了責任制護理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以及對患者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62-85歲,平均(72.45±3.18)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63-86歲,平均(72.47±3.15)歲。兩組比較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發(fā)病時間在24h以內,均為首次發(fā)病,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tǒng)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有其它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僅開展常規(guī)性康復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生命體征實時監(jiān)測,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并開展相應的基礎護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取責任制護理。建立專門的責任制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和其它護士組成。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康復指導等。定期組織會議,研究護理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明確各項護理措施的具體責任人。護理方法上,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確?;颊吣軌蛎鞔_知悉相關知識。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和干預調節(jié),幫助患者改善心理情緒,消除顧慮和疑問。安排專人負責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待病情穩(wěn)定、恢復良好后,可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加強功能鍛煉,促進患者康復。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自我生活活動能力,如穿脫衣服、洗臉刷牙、吃飯、上廁所等。對患者不良習慣和行為方式加以糾正,保證飲食合理、作息規(guī)律、勞逸結合。用藥方面,安排專門的責任護士負責輔助和監(jiān)督患者用藥,出院后由家屬負責監(jiān)督,保證患者遵醫(yī)囑正確服藥。
1.3評價指標
隨訪2周,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同時比較兩組的并發(fā)癥情況。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用NIHSS量表評價,總分42分,分數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并發(fā)癥指標包括感染、壓瘡、吸入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對研究得到的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處理,用均數±標準差和數或率的形式,代表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并用t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在當今社會中,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都有所提升,而缺血性腦卒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也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特別在老年人當中更容易發(fā)生[3]。此類疾病是由于腦部缺血缺氧壞死所致,進而引起神經功能性障礙或缺損的表現。由于該病對患者的不良影響較大,因此在治療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和促進患者康復,盡可能的使患者預后恢復情況得到改善。在以往的康復護理當中,僅開展了最為基礎的護理方法,但是對護理責任不夠明確,導致很多護理措施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fā)揮作用。對此,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應用責任制護理的方法,通過明確具體的護理責任人,能夠使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得到提升,也避免了護理工作的重復執(zhí)行,使護理效率得到了提升。在責任制護理當中,患者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監(jiān)督和指導,通過對患者護理風險的評估,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過明確各項護理職責,確保各項護理操作都能得到有效的執(zhí)行和落實,保證各項護理準確到位,促進患者更快康復。
綜上所述,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情況,同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康復有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易玲,鄧小玲,彭小瓊.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7,7(11):232-233.
[2]孫盼盼.責任制護理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7):154-155.
[3]楊心靈,范金英,劉琴琴.急診責任制護理干預在卒中中心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20,25(36):147-148.
作者簡介:張秀紅,(1988.8-)女,漢,32歲,本科學歷,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山西大醫(yī)院專家住宅小區(qū),山西白求恩醫(yī)院主管護師,老年護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