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錢浩媛,閆 夙,王 麗
(吉林師范大學(xué) 物理學(xué)院,吉林 四平 136000)
RLC串聯(lián)諧振是電磁學(xué)實驗的一個重要且具有一定難度的實驗,其中電路的諧振頻率f0和品質(zhì)因數(shù)Q是兩個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實驗測量內(nèi)容[1,2]。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Q的實驗值總是小于理論計算值,并且實驗相對誤差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這應(yīng)該是由工作在交流狀態(tài)下的電感L和電容C存在一定的損耗電阻,且損耗電阻的大小隨著頻率的升高而增大造成的[3]。對于這個問題,目前普遍采取的解決辦法主要是通過實驗測得L和C串聯(lián)后的總損耗電阻r總,從而對Q的理論值進行修正。例如蔣麗欽通過實驗測得l=100 mH,r=100 Ω,C=0.05 μF和0.1 μF時電路中的r總分別為35.84 Ω和61.05 Ω,從而對Q進行了修正,將實驗相對誤差分別從20.3%和34.0%降低到6.8%和8.5%[4]。與實驗方法不同,本論文通過數(shù)據(jù)擬合的方法估算出不同電路中的r總,進而對Q的理論值進行修正,達到減小實驗相對誤差的目的。
已知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的f0和Q的理論公式分別為
(1)
(2)
式中的R,L和C分別為電路中電阻箱,電感箱和電容箱的示數(shù)??梢钥吹?,Q的大小與R,L和C有關(guān),而電路的f0只于L和C有關(guān),與R無關(guān)。所以,我們在f0相同范圍內(nèi),L和C取不同值的條件下對Q2-R曲線進行數(shù)據(jù)擬合,從而估算出電路中的r總。
考慮r總的存在后,對Q的理論公式進行修正,則(2)式寫為
(3)
取平方,得
(4)
(5)
(6)
本實驗使用的實驗儀器為交流電路綜合實驗儀DH4505,交流毫伏表的型號為AS2173D。
連接電路圖1,固定輸出電壓U=1 V,取C=0.05 μF,l=20,50,80和100 mH,R在50 Ω~400 Ω之間取不同值時,分別測量出電路的諧振頻率f0,以及L和C在諧振狀態(tài)下兩端的電壓,即UL和UC,則Q的實驗值為
Q=UL/U=UC/U
(7)
圖1 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圖
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C=0.05 μF時,不同電路的諧振頻率f0和Q實驗
連接電路圖1,固定輸出電壓U=1V,取l=100mH,C=0.01,0.024 5,0.039 9,和0.05μF,R在50Ω~400Ω之間取不同值時,分別測量出電路的諧振頻率f0,以及L和C在諧振狀態(tài)下兩端的電壓,求出Q的實驗值。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l=100 mH時,不同電路的諧振頻率f0和Q實驗
續(xù)表
圖2(a) 給出了C=0.05μF,l=20,50,80和100mH時,Q2的實驗值隨R的變化曲線。L取值一定時,隨著R的增加,Q2單調(diào)減小;而當R取值一定時,Q2隨著L的增大而增大。對實驗數(shù)據(jù)(點線)按公式(5)進行擬合,得到的參數(shù)見插圖。可以看到四條擬合線的系數(shù)A分別為 (13.19±0.11),(22.45±0.05),(33.49±0.77)和(33.46±0.46),即當C=0.05μF,l=20,50,80和100mH時,RLC電路中的r總分別為(13.19±0.11)Ω,(22.45±0.05)Ω,(33.49±0.77)Ω和(33.46±0.46)Ω。
圖2(b)給出了C=0.05μF時,r總、L和f0的三維立體關(guān)系曲線圖。其中f0的數(shù)值由公式(1)求得。從圖中可以看到,當L從20mH增加到100mH時,f0從5 035.5Hz減小到2 251.9Hz,同時r總從13.19Ω增大到33.46Ω。即當C=0.05μF,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時,電路中的r總隨著頻率的增大而減小。在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中,r總=rL+rLs+rCs,其中rL為L的直流電阻,阻值與頻率無關(guān);rLs和rCs分別為L和C在交流狀態(tài)下的損耗電阻,且rLs遠遠大于rCs,所以r總≈rL+rLs。雖然頻率在103~104Hz范圍內(nèi)時,rLs隨著頻率的增高而增大[5],但是當L從100mH減小到20mH時,rL會減小,從而導(dǎo)致圖2(b)中r總隨著頻率的增大而減小。
(a) C=0.05 μF,L取不同值時Q2的實驗值隨R的變化曲線;
圖3給出了C=0.05μF,L取不同值時,Q和實驗相對誤差Δ與R的關(guān)系曲線圖。圖中修正前和修正后的實驗相對誤差Δ分別為:
其中Q修正前和Q修正后分別由公式(2)和(3)計算而得。從圖中可以看到Q修正前與Q實驗存在明顯偏差,而Q修正后與Q實驗基本完全相符。當l=20,50,80和100mH時,Δ修正前的大小分別在0.38%~20.94%,4.00%~31.00%,8.29%~40.51%和8.92%~42.72%之間,而Δ修正后的大小分別降低到0.09%~4.53%,0.02%~1.67%,0.19%~5.53%和0.13%~5.69%之間,從而說明r總對Q修正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Δ修正前的大小是隨著L的增大而增大的,即當C=0.05μF,f0在2251.9Hz~5035.5Hz之間,Q的實驗相對誤差隨著頻率的增大而減小,這應(yīng)該是由于r總隨f0的增大而減小造成的。
(a) l=20 mH
圖4(a) 給出了l=100mH,C=0.01,0.024 9,0.039 9和0.05μF時,Q2的實驗值隨R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到,C一定時,Q2隨著R的增加單調(diào)減小;R一定時,Q2隨著C的增大而減小。對實驗數(shù)據(jù)(點線)按照公式(6)進行擬合,得到的參數(shù)見插圖??梢钥吹疆攍=100mH,C=0.01,0.024 9,0.039 9和0.05μF時,RLC電路中的r總(數(shù)值等于系數(shù)A)分別為(88.33±3.54)Ω,(55.79±1.50)Ω,(33.85±0.51)Ω和(33.46±0.46)Ω。圖4(b)給出了l=100mH時,r總、C和f0的三維立體關(guān)系曲線圖。當C從0.01μF增加到0.05μF時,f0從5 035.5Hz減小到2251.9Hz,同時r總從88.33Ω減小到33.46Ω。即當l=100mH,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中的r總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這是因為電路中L值沒有改變,即rL沒有改變,r總隨頻率的變化與rLs的變化一致。
(a) l=100 mH,C取不同值時Q2的實驗值隨R的變化曲線;
圖5給出了l=100mH,C取不同值時,Q和Δ與R的關(guān)系曲線圖??梢钥吹絈修正后與Q實驗基本完全相符。即當C=0.01,0.024 9,0.039 9和0.05μF時,Δ修正前的大小分別在6.48%~22.86%,4.40%~18.94%,3.65%~18.88%和3.26%~16.94%之間,而Δ修正后的大小分別降低到2.89%~11.54%,1.28%~7.82%,0.43%~4.52%和0.33%~4.98%之間。同樣值得注意的是,Δ修正前的大小是隨著C的增大而減小的,即當l=100mH,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Q的實驗相對誤差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這應(yīng)該是由于r總隨f0的增大而增大引起的。
(a) C=0.01 μF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數(shù)據(jù)擬合的方法估算出了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中r總的大小,從而對Q的理論值進行了修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1)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時,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中存在一定的損耗電阻,從而使Q的實驗值明顯小于理論值;
(2)當C=0.05μF,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時,r總隨著頻率的增大而減小,從而使得Q的實驗相對誤差隨著f0的增大而減小;
(3)當l=100mH,f0在2 251.9Hz~5 035.5Hz之間時,r總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從而使得Q的實驗相對誤差隨著f0的增大而增大。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使學(xué)生更好地理解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的特征,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運用計算機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不僅準確快捷,而且可以使實驗數(shù)據(jù)和理論公式生動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