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佳麗
(四川省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 四川 610218)
德育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大專教師要充分根據教學的安排,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大專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以及道德素質,使大專學生的品德和自我修養(yǎng)能進一步提高。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許多大專學生受到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的影響,逐步掌握了扎實的學科技能。這就要求大專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教學素質,進一步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
對于大專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都處于16~20歲這個階段,他們的身心正處于急劇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當中。此時,教師通過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進一步改變學生幼稚和單純的思想,進而使他們在青春時期就具備獨立的品質。這對加強大專學生的德育教學也是非常好的時機。
不僅如此,加強對大專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的深化改革,教學安排當中也明確提出了,要努力提高大專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積極進行實踐的精神,不斷地加強大專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而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技能人才。這就需要大專教師非常重視,同時還需要教師積極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設計,以德育教學作為核心目標,不斷地在各個學科當中滲透德育教學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工作,使他們對社會生活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加強大專學生的德育工作也是作為有效實施“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戰(zhàn)略的重要方式。德育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需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學課堂當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道德品質以及理想信念,使學生的民主法治意識以及思想道德品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要在各個學科當中融入德育教學的內容,努力提高學生的德育核心素養(yǎng)。
在現階段的大專教育當中,由于對德育教育教師不太重視,很多學校的教師對于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教學目標也不夠清晰,僅僅只是通過單一的文化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然后再對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做一個綜合性的評價和判斷,這就會對學生的德育教學有不利的影響。不僅如此,學校當中缺乏一些對于德育教學工作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導致有些學校沒有辦法進行德育教學,這也導致學校當中的德育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在現代大專學生的德育教學當中,由于教師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這就導致德育教學無法順利開展。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古老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觀念過于陳舊,沒有得到創(chuàng)新和改變,更嚴重偏離了學生的日常生活。這就使得大專學生在課堂上產生了逆反的心理,甚至對德育教學課堂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無法充分融入進去,從而阻礙了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對大專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有效地將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積極開展德育教學實踐工作,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質。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將社會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與教學的目標有效結合在一起,進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探索德育真理的欲望和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學實踐活動當中,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社會經歷。在不斷的實踐活動當中,學生能夠對自我的活動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學生只有不斷地進行德育教學實踐活動,才能進一步在實踐活動過程當中體驗、感受,進一步領悟到德育課本當中的知識和內容,進而有效地將這些知識以及理論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使生活當中的一些困難得到有效解決。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促使學生將德育教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德育素養(yǎng)[1]。
對于大專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圍繞政治理念充分發(fā)揮出德育學的優(yōu)勢,把一些相關的歷史、政治、心理、法律以及傳統的文化故事較好地引入到德育教學課堂當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對德育文化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不斷鼓勵學生發(fā)揚優(yōu)良品質,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對德育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并對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變。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自由地對德育的故事以及生活的小品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新,進一步讓他們對德育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對鍛煉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更能提高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培養(yǎng)大專學生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也能有效激發(fā)他們對德育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其在以后的德育教學當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學課堂當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2]。
對于大專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進而對自己接受的知識有一個認識上的偏差。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切實針對大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做一個正確科學的指導。同時,這個指導還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符合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還需要有利于發(fā)現社會陰暗一面,進而使大專學生能夠對社會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促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復雜矛盾的一面,也認識到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矛盾與復雜的統一體。社會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正義也有邪惡,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樣才能促使教師通過科學正確的引導,逐漸解決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的思想困惑,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一步促進德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
要想有效提高大專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教育工作者就要予以高度重視,根據大專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進一步對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培養(yǎng)和教育,要習慣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正確思考德育問題,同時也要促進學生樂于接受學校當中的傳統教育,進而有效對傳統的德育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從某個角度來講,要正確認識傳統德育教育與現代社會嚴重脫節(jié)的現狀,我們需要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構建一個良好文明的集社會、學校、家庭一體的德育教學系統。這需要在各級政府以及領導的共同努力之下,對現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進化,進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減輕學生的外界學習壓力,使社會、家庭、學校能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德育意識的提高,進一步提高德育教學的目標,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3]。
在開展學生德育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地位,充分滿足學生各種學習、生活上的需求,進一步維護他們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這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師要維護好學生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教學工作,通過努力,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
總而言之,對于大專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學校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點,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設計,進而培養(yǎng)學生,使其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瞬?。同時,教師還可采用德育教育的方式,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進而有效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