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呂志栓 米紅林 韓國旗 王 晨
為了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fā)展要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需要對現(xiàn)有的課程設計體系進行研究和改革,本文以土木工程專業(yè)鋼結構課程設計為例,論述對其進行探究和改革的必要性,將課程設計與教學、工程實踐和階段性考核相融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本地培養(yǎng)更多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
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的發(fā)展和工程技術的進步,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yè)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逐步提高,土木工程學院作為學校唯一的純工科學院,過去單一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用人需求了,學生課堂所學滯后于工程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所需。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需要對現(xiàn)有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以期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1-2]。
南疆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fā)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在此背景下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能立馬轉換角色進入工程的實操中,導致學校的教學與工程實際應用脫節(jié)。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學生興趣不濃厚。鋼結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而其課程設計又是這門課程的一個綜合,涉及到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材料、CAD制圖及PKPM等相關課程,綜合性很強,而學生本身基礎較差,前期課程基礎沒打牢固,導致對課程設計興趣索然。
(2)學生計算、識圖和繪圖能力差。鋼結構課程設計要求學生能根據(jù)已知的任務書,進行建筑的布置、計算以及繪圖,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是鋼結構課程設計的基礎,由于知識掌握不夠深入,導致學生計算能力較差;學生在進行建筑制圖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簡單化,學習的內容不深,作業(yè)量不夠,在繪圖時采用CAD繪圖太多,而傳統(tǒng)的手工繪圖則較少,導致學生對圖紙的理解不深,看圖能力差。
(3)學生實踐機會少。學生在進行鋼結構課程學習過程中,多以課本的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很少去參觀學校周邊相關鋼結構的建筑物,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抽象化,不知道相關構件的作用和相互聯(lián)系,理論聯(lián)系實際較差。
(4)課程設計時間充足,但利用率不高。課程設計一共兩周時間,每一階段的設計都有相應的時間節(jié)點,學生多是在最后一周甚至最后幾天完成課程設計,時間利用率很低,課程設計草草完成,交上來的計算書和圖紙質量很差。
鋼結構課程設計一般是放在大三年級下學期末進行的,與混凝土設計交叉在一塊兒,并且二者都為土木工程專業(yè)課程設計的核心,使得學生學習重點太過集中,時間上有沖突,可將鋼結構課程設計融入到大三下學期的鋼結構設計教學中,鋼結構課程設計主要是輕型門式剛架和單層工業(yè)廠房設計,而教學過程中也有這部分內容,在上課的過程就開展課程設計,既鞏固了課堂教學內容,又使得課程設計得以較早開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程設計的內容分解開來,分配給學生,讓學生逐步完成,使得學生有足夠時間鞏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建筑設計能力、計算能力和繪圖能力[3]。
課程設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整個課程設計的流程并不是很清楚,并且對整個施工過程也不是很清楚,對構件作用、位置及其相對位置的理解也似是而非,導致知識的抽象化,畢業(yè)出去后很多知識還要重新學習和理解,不能直接為工程建設服務,課堂所教與工程實踐嚴重脫節(jié),與學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fā)展定位不相符。在課程設計進行過程中,結合當?shù)匾呀ǔ傻幕蛘诮ㄔO的輕型門式剛架和單層工業(yè)廠房建筑,安排學生參觀學習;與當?shù)卦O計單位和施工企業(yè)積極對接,聘用一些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和施工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協(xié)助課程設計指導老師,為學生進行指導,使得學生的課程設計內容更加貼近工程實際。
課程設計涉及的內容較多,分為不同的設計階段,有建筑平、立、剖和構件的布置、內力計算、構件設計、PKPM計算、CAD繪圖和計算書整理,中間穿插學生實地考察相關建筑,以往兩周的課程設計,大部分學生總是把時間放在最后的一周或者最后幾天,老師也總是一次性把作業(yè)收上來,進行考核,導致最后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質量大打折扣。因而,采取分階段考核的方式很有必要[4],將上述階段分批進行考核,以上七個階段,每個階段占總成績的10%,作業(yè)交上來后進行課程設計答辯,占30%,答辯環(huán)節(jié)也特別重要,部分學生的課程設計并非獨立完成,此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檢驗,答辯過程中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應變反應能力。通過分階段與集中答辯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課程設計的任務。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fā)展的過程中,如何將學校所教與實際工程很好的對接,滿足用人單位實際工程所需,成為擺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專業(yè)前面的一大難題,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成為必要。通過將課程設計與教學、工程實踐和階段性考核方式相融合,對現(xiàn)有的單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期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專業(yè)的轉型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