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斌
(重慶市梁平區(qū)梁山小學 重慶梁平 405200)
新時期,我國的教育教學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課堂教學的內容在不斷的延伸,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得以靈活的運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當前最具特色的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不斷的加快,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持續(xù)的上升。在全新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認真的思考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做出適當的調整和安排,通過具體的教學方法,全面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讓課堂教學的各個層面展現其時代特色,深深的觸動學生的靈魂,讓學生全方位提煉道德與法治課程,引發(fā)學生與學科知識之間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的自主感知意識得以持續(xù)的增強,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質,以順利的達成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下面就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體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如下探索和分析:
生活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性越來越密切,通過具體有效的方法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品嘗到學習的快樂,以自主的開發(fā)課程資源,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擁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具體有效的方法,不斷的進行課程的改造,全面進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能夠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順利的搭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橋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的課程內容的完善和優(yōu)化,確保教材中的核心思想,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完美的結合,以增強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際效果和水平[1]。比如,在學習“鄰里之間怎樣相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談一談自己家和鄰居家是如何相處的,并借此增強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感受,在討論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的統一,讓學生充滿愛心,與鄰居建立溫馨和諧的關系,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讓課堂教學的效果更為明顯,以牢牢的把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思想,順利達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和任務。
課程資源應該呈現多元化的特色,才能觸動學生的靈魂,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全面的培養(yǎng)和提升。為了順利的達成這一目標,各階段的教育者需要深度的研究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設靈動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視野和范圍全面的延伸。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更應該研究現代化技術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并對其教學策略進行深度的探索,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核心位置,促使學生掌握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認真的總結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經驗,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真正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2]。例如,在“我們的好朋友”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就可以利用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進行課堂的設計,把有關朋友的集錦壓縮到一個視頻當中,把背景音樂設置成《朋友》這首歌曲,讓學生能更好的感同身受,了解朋友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增進學生對朋友的認知,并通過實際的生活,學會交友,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巨大轉變。
學生對課程的接受和掌握取決于他們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的更新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思維才會始終處于發(fā)展之中,而這樣一來就需要運用激勵性的課堂評價手段,完善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以全面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探索新知的勇氣和信心,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應對學生的行為作出客觀的評析,要認識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優(yōu)勢,展現課堂教學的強大魅力,以增進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從而加快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進程[3]。例如,在學習“校園環(huán)境”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在與學生一起研究教材內容之后,可以采用實際觀察的方式,讓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仔細的觀察分析,應深度的掌握校園環(huán)境的特點和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然后以此為契機,讓學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更好的保護好校園環(huán)境,此時針對學生提出來的獨特觀點要進行適當的點評,尤其是學生的正確觀點,要給予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更好的參與到保護校園,珍惜校園的任務中,以全面展現課堂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
總的來說,新的教育教學內容在不斷的更新,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在新時期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得以全面的體現,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可以持續(xù)的增強。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通過具體有效的策略,在以上教學手法的引領下,靈活性的進行課程安排,全方位探索未知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奧秘,并進行客觀性的總結,延伸課程,幫助學生從不同的層面,去理解和發(fā)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身心愉悅的掌握課程知識,帶領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課程信息,以打造高效優(yōu)質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