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煬
巍巍大巴山,層巒疊嶂。
峽谷間的峭壁上,一座座高大的橋墩,直插云霄。縱貫大巴山脈的城(口)開(州)高速公路在大巴山群山間穿行,最高線超過海拔2000米,看上去就像是一條“天路”。被業(yè)界稱為“不良地質博物館”的這條高速公路,在高難度建設條件下即將通車。重慶最后一個未通高速公路的區(qū)縣城口縣,有望提前一年告別多年的出行窘況。
滾滾長江水,浩浩蕩蕩。
燈火通明的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qū)內一派繁忙景象。集裝箱碼頭上,千噸貨輪組成的船隊正爭分奪秒地裝卸貨物。一個個巨型龍門吊好似一個個巨型手臂,將集裝箱抓住舉起放入貨輪。這些集裝箱將從果園港出發(fā),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國內及世界各地。
“魔幻”重慶城,氣勢磅礴。
一列列單軌列車“騎跨”在軌道上奔馳,猶如一條條長龍,時而跨江而過,時而翻山越嶺,時而在繁華市區(qū)的樓宇間穿行。重慶單軌從“不可能”到“全球行”,從引進技術到自主研發(fā),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代表,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將國產單軌鋪到越來越多的外國城市。
從翻山越嶺好幾天到“1小時通勤圈”,一條條公路、一個個港口、一個個產業(yè)……它們是重慶交通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個縮影。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規(guī)劃綱要》定位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為全國交通“4極”之一,明確重慶為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重慶交通運輸高質量發(fā)展賦予了更為獨特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而此前不久,全市交通強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會上發(fā)布了《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guī)劃(2021—2025年)》《重慶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2021—2035年)》和《支持交通強市建設若干政策措施》3個重磅文件,為重慶交通建設勾勒出一幅宏偉藍圖。
如今,以“兩小時重慶”建設全面開啟為代表,重慶交通建設將實現由“補齊短板”向“打造長板”的重大轉變。
交通運輸是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先行官”。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重慶要“行千里”,始于交通;“致廣大”,依靠交通。加快推進交通強市建設,是服務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當前,建設交通強市是一件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重慶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同時也將承擔起新的重大任務。本期特別策劃,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深入城開高速公路、重慶果園港、重慶軌道交通產業(yè)等建設一線采訪,從一條公路、一個港口、一個產業(yè)看重慶交通發(fā)展的蓬勃生機,鼓舞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為未來交通強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