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的微笑
靚麗的乘務員,穿梭在車廂的前前后后
對著不期而遇的乘客微笑,落落大方
用和婉的語言
與天南地北的思想,連接
與地北天南的心靈,交談
春風般的微笑,桃花一樣的肢體
與奔馳的列車一塊兒
歡愉了一雙雙陌生而又投緣的眼眸
在這個可以稱為家的空間里
她用毫無掩飾的熱情,傾心的關(guān)護
贏得了作為一個家長的美譽
她深知,在這個特殊的大家庭里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
甚至不同的膚色,都在
向她發(fā)出高標的聲音
她胸有成竹,面對不同的音質(zhì)
她釋放的總是同一個微笑
就像亭亭玉立的四季桂花
日夜芬芳,從不凋零
她明白,微笑是一種高雅的綻放
清可絕塵,濃能遠溢
是時間里的保鮮劑
是通途中的和諧
是奔向前方的原動力
鋼 軌
你無法丈量軌的長度
鋼性,就是你無法理解的柔韌
一節(jié)節(jié)的向遠方導引
螺栓,見證了它踏實的足印
手挽手,肩并肩,心連心
陪伴列車和列車上的風情
向前追趕,向前延伸
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貼緊大地的心臟
風馳而去,電掣而歸
相互思念的時候
用一聲長鳴
交換彼此的深情
養(yǎng)路工
是該把鐵路比喻成一把二弦琴
鋼性良好的琴弦上
讓日月風雨成曲成調(diào)的
必定少不了養(yǎng)路工這些跳躍的音符
養(yǎng)路工
黝黑的臂膊揮舞炎炎烈日
粗繭的手掌溫潤皚皚冰雪
讓險情,隱患這些不和諧的音符
湮沒在汪洋恣肆的洪鐘大呂里
讓平坦,筆直這些和諧的韻律
奏響在鏗鏘有力的樂章里
披星戴月,迎風斗霜
日月經(jīng)年,周而復始
是他們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螺栓的精神
是他們獨創(chuàng)的彈奏指法
換 班
一腳踩在晝的肩頭
一腳搭在夜的臂彎
穿梭的身影
讓人想起回家從樓底到樓上的過程
的確少有休憩的機會
窄窄的過道把他們一天的時光
取成筆直
不足三十米的路程
無限度地放大通途的焦距
一年,半輩,一生
最后都站在窄窄的鋼軌上
變成一次次長途的列車
放大著寬博的信念,洪遠的精神
平行的藝術(shù)
兩條平行線
儀態(tài)端莊,性格耿直
聯(lián)手制控
時空的平衡
一邊,托起列車的重量
一邊,托起思念的密度
不論是中途的上上下下
還是終點的進進出出
保持平衡
始終是它獨到的藝術(shù)
作者簡介:魯亞光,筆名魯人,1967年生。中國詩賦學會會員,魯南辭賦家協(xié)會理事,微山縣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出版詩文集《我們的詩文》《簡約的空間》。詩文刊于《人民日報》《作家報》《中國西部》《詩歌月刊》《詩詞報》《中華辭賦》《散文詩世界》《散文百家》《寫作》《思維與智慧》《中華活頁文選》《教育文摘周報》《大地文學》《文史天地》《通途》《閃小說》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