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縣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第一小學 張利軍
前不久,中小學教師因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引發(fā)家長吐槽的事件被媒體廣泛關注,本來作為家校共育橋梁的家長群也被躺槍??v觀這件事情,表面是對教師給家長留作業(yè)一事的不滿,實質卻是家校關系失衡的一種表現(xiàn)。當前,掣肘家校關系健康發(fā)展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學校與教師認為由于家長不夠尊師重教、不夠關心孩子學習、家教范圍過寬,以致影響學校教育;另一方面,家長也對學校和教師存有諸多成見,需要引起學校和教師足夠的重視與警戒。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發(fā)展趨勢均倡導家校協(xié)同育人,家校協(xié)同育人能否得以有效實施,取決于家校關系是否和諧。探究家校關系失衡的原因并找出修復策略,可以有效推動家校工作順利實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教師評價學生缺乏全面性與客觀性。受高考制度影響,有些學校評價學生時仍然唯分數(shù)是從,把分數(shù)低的學生說成學困生、差生或落后生。這樣的評價缺乏全面性,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同時也招致家長不滿。然而,學校卻認為是家長對學生課業(yè)指導不到位所致。久而久之,學校與家長分歧越來越大,矛盾越積越深。
教師在家校溝通中缺乏藝術性。個別教師在家校溝通時,缺乏藝術性,常常是“直抒胸臆”,即以發(fā)泄情緒為主。他們往往因為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習慣不良、不遵守紀律等問題而不滿,跟家長溝通時常常是以此排解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溝通方式雖然有時候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引起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關注,但就本質而言,這樣的溝通方式會造成家長內心不適,認為教師高高在上,對他們缺乏足夠的尊重。隨著接觸頻率的增加,家校關系會變得不和諧。
學校辦學行為有失規(guī)范。目前,有許多學校存在辦學行為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比如,隨便為學生征訂教輔,刻意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教師收受學生紅包,為解決學生座位問題“吃拿卡要”;縱容或默許教師從事有償家教,肆意踐踏師德紅線等。這些行為都會招致社會和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不滿,引起家校之間的隔閡與矛盾。甚至,還有個別教師利用職務之便,要求有人脈、有資源的家長為自己辦事,滿足自己的私欲,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家校和諧發(fā)展。
學校為謀發(fā)展向家長攤派任務。有些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資金短缺的問題,為此,一些校長常常會以表揚捐款捐物的單位或家長為名,向其他友好單位及家長施壓,給他們分派任務,變相索取錢物。家長念及孩子在此上學,往往都會盡力為學?!熬琛笨睢熬琛蔽?。但是這樣的“募捐”缺乏自覺性,是學?!耙粠樵浮敝e,家長只能把“不滿”壓抑在心底,這是造成家校失衡的又一原因。
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全面客觀地評價每一名學生。合理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生生命成長負責,還對家校和諧意義重大。學校與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評價觀,做到全面客觀地評價每一名學生,幫助學生保持生命的自信與自由,擁有健全的人格。學校要尊重學生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搞分數(shù)“一刀切”。學校要杜絕用分數(shù)給學生排名,在改用等級制評價學生的基礎上,可在每學期過程性評價中增加評語性評價,評語要具有激勵性和指導性,還可以增加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評價學生的內容。教師評價學生時要講求實際,循序漸進,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適合本校辦學實際和學生發(fā)展實際的學生評價體系,做到客觀全面地評價好每一名學生。
注重溝通的藝術性,尊重家長與注意傾聽家長意見。在溝通過程中,教師切忌以“發(fā)泄”情緒為目的。家校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去跟家長溝通,尊重家長,家長才能夠體會到學校對學生成長的良苦用心,才會反思家庭教育的失當之處,這樣的溝通才是積極的、有效的。因此,身為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個人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比如,教師在溝通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溝通內容要反復斟酌,做到條理清晰并具有針對性;了解所溝通家長的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又如,溝通時教師要注意語言表達,在充分尊重理解家長的基礎上,與家長平等對話,冷靜分析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家校溝通的有效性,推動家校和諧發(fā)展。
學校要規(guī)范辦學行為,邀請家長做監(jiān)督員。學校在辦學行為上出現(xiàn)問題,特別是教師師德出現(xiàn)問題,對學校發(fā)展來說,是一種硬傷害,會有損社會與家長的信任,有失社會與家長的支持。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端正辦學思想,充分認識規(guī)范辦學行為的重要意義,把規(guī)范辦學行為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學校要以法律法規(guī)作為準繩,時刻注意檢視自己的辦學行為。在一些重大收支項目上,尤其是學生收費情況,學校要提前向學生及家長公示,注意傾聽、征集學生及家長的意見,同時嚴格執(zhí)行有關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職業(yè)道德、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化水平。嚴禁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諷刺、挖苦、歧視學生和家長;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免費為學生補缺補差,嚴禁教師對學生實行有償家教、有償補課、舉辦或參加各種社會舉辦的補習班、培訓班等。學??梢匝埣议L為監(jiān)督員,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辦學思路,督導學校辦學行為,并形成長效機制,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支持學校辦學。
家長捐資助教要做到堅持家長自愿與操作程序規(guī)范。學校辦學離不開家長與社會的支持,但是捐贈須遵循合法、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學校要按照有關文件規(guī)范操作程序,做好列支計劃,確保將家長和社會捐贈的錢與物花在刀刃上。學校要隨時公開捐款與花費情況,接受捐款家長的監(jiān)督與質疑,并做好解釋工作。還要注意的是,學校切不可以組織捐款為借口,向家長攤派任務,變相索取錢財,引發(fā)家長的反感,進而影響家校關系。
家校關系和諧,是家校共同的意愿,所以要探索清楚影響家校關系和諧的根源,特別是學校要主動探究融洽家校關系的策略,用誠心與誠意感動家長,指導家長將策略一起付諸實踐,打造家校教育共同體,實現(xiàn)家校協(xié)同育人,促進學生生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