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理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學校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主體,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亦會悄無聲息地浸潤學生心靈。因此,只有打造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體驗場”,做到思想統(tǒng)一、步調一致,以多種形式拓寬教育渠道,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實現教育效果最優(yōu)化,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家長和教師作為教育者,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無法量化的,兩者只有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才能形成育人合力,助推學生健康成長。然而現實中,我們會發(fā)現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家長與教師時常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究其原因,多半是兩者之間溝通不暢。因此,基于對學生成長的教育情感,家長和教師可以采用“結對子”這一形式,打造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情感場”。
主動溝通。受個人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影響,許多家長會堅持固有的價值觀,使得他們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不盡相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也參差不齊?;诖耍诮逃龑W生的問題上,教師切不可憑經驗辦事,更不可獨斷專行,而是要主動與家長進行結對,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家長的內在需求,并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效策略,以此得到家長的支持。
善于引導。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為此,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向家長傳遞“教育經”,讓家長能夠拓寬教育視野,汲取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師要換位思考,給家長的建議要因人而異、因時而動,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其真誠、真情、真心和真意,進而在情感認同的驅動下,主動配合其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家庭與學校的共同責任。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兩個動力系統(tǒng)。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雖然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目標是一致的,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基于一致的目標,家長和教師要共同增強責任意識,壓實協(xié)同育人的“擔子”,打造協(xié)同育人的“重力場”。
教師要明確自身責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師職業(yè)的神圣使命,積極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引導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家長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努力幫助家長學會分析學生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鼓勵家長扮演好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并積極為家長提供可行性建議。
家長要明確其在孩子健康成長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近、最依賴、最重要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可缺位。家長要重視發(fā)揮言傳身教的作用,采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對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家長要密切關注,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策、肩上有責。家長要與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對于教師反饋的問題,家長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想辦法解決,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若想要“問癥把脈”,開出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方子”,家長和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打造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學習場”。
加強個人學習。家長和教師作為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的教育主體,需要不斷地加強個人學習,使其教育方式更加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加強合作學習。家長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和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對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在長期的家庭教育實踐中,部分家長也積累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這些家庭教育經驗對于教師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家校共育能力。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管理者和成長的引路人,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也會對家長教育孩子具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為此,這就要求教師和教師樹立正確的家校合作理念,不斷加強合作學習,把思想交流開展起來,努力強化家校合作默契,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讓家校關系從“隔閡”“配合”逐步走向聯合、走向融合。
教育是一項極其復雜而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緊密配合,通力協(xié)作。單一的家校合作平臺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家校合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更會降低家校合作共育的效能。因此,積極搭建形式多樣的家校協(xié)同育人平臺,不僅有助于構建家校共育長效機制,深化家校合作深度,更有助于打造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展示場”,讓家長和教師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搭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網絡平臺。學??梢猿浞掷眯畔⒓夹g手段,搭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網絡平臺——“家校協(xié)同育人微課堂”,發(fā)布微課,供教師和家長在線交流學習。這些微課可以以家庭教育為主題,內容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教學規(guī)律,注重問題導向與實踐取向,以此讓家長與教師在線上交流學習中對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從而促進家校合作。
搭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活動平臺。一是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家長步入校園,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現況以及孩子在校表現,進一步體會到教師的辛苦與不易,讓其與教師的心貼得更近。二是開展家庭教育實踐活動。針對家長和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以家長為活動主體,學??梢蚤_展以“養(yǎng)成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為主題的互動展示活動,以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三是舉辦親子主題系列活動。學??梢砸杂H子運動會、親子藝術節(jié)等活動為重要載體,精心設計項目,讓家長、學生廣泛參與,增強家長和學生的參與感,增進親子情感交流。另外,學校還可以要求教師采用家訪這一傳統(tǒng)方式,走進學生的家庭,與家長共話家常,共謀學生成長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