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互聯網+”的概念一樣,近年來,“黨建+”,也可謂高頻熱詞。5月下旬以來,國網淮安供電公司各縣區(qū)三新供服分公司黨委陸續(xù)組織由各自承擔的“黨建+”安全生產、隊伍建設、營銷服務、企業(yè)文化等黨建先鋒論壇發(fā)布任務。由此,也激發(fā)了筆者的一點思考:“黨建+”什么、怎么加?
首先要“+意識”。何為“黨建+”、黨的高層何時提出這樣的概念或要求,似乎沒有明確的官方文件,也沒有明確的發(fā)端時間。而能成為社會與公文熱詞,恰恰說明“黨建+”一詞形象化、接地氣,既有現實針對性,也體現組織和群眾意愿?!包h建+”的對立面就是“兩脫節(jié)”“兩張皮”;黨建工作不能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脫離或游離于實際工作之外,停留在程序性的學習文件、抄寫筆記上,而要通過“+”,把黨的建設融入黨的各項工作、融入經濟社會大局,黨建不能虛無縹緲,為了黨建而黨建。
其次要“+重點”。戰(zhàn)爭年代,攻堅克難之際,共產黨員一句“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把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凸顯無遺,體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平時期,尤其是近兩年,組織脫貧攻堅、戰(zhàn)疫抗疫,也把黨的各級組織及其廣大黨員置于時代的主戰(zhàn)場、猝不及防的阻擊戰(zhàn)中,加以衡量與考量,有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黨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那么,作為國網企業(yè)的基層黨組織,甚至是基層供電所支部,一般來說“+”什么?通過淮安供電的發(fā)布來看,凡有創(chuàng)建任務,遇有工作難題,提升落后指標,需要攻堅克難,黨支部及管理崗一班人,都敢于站出來,勇于喊出來,帶頭干出來,“+”了階段性重點事項,一句話,面對挑戰(zhàn)能擔當、作先鋒,也有效錘煉與凸顯了支部和黨員的“兩個作用”。
再次要“+常態(tài)”。2021年是建黨百年,各項慶?;顒虞^多,這可以理解而且應該。那么,常規(guī)年份呢?不妨多一些類似的“黨建+”發(fā)布活動。誠如此,一方面,促使基層黨組織保持“+”的意識;另一方面,也倒逼其思考“+”的內容與內涵;再一方面,通過發(fā)布也便于交流借鑒,共同提高。黨的十八大指出,黨面臨的“四個危險”“四個考驗”長期存在;黨的十九大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倍陀^上,黨員教育“寬松軟”,黨建工作“一般化、庸俗化、格式化、邊緣化”依然存在?!包h建+”常態(tài)化,不失為很好的載體,一種群眾可感可衡量的評判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