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英,周宇航,趙玳琳,李文紅,金劍雪,李鳳良
(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6)
萬壽菊(Tagetes erectaL.)為菊科萬壽菊屬植物,是園林中常見的草本花卉,在世界上廣泛分布。萬壽菊花大、花期長,常用來點綴花壇、廣場、布置花叢、花境和培植花籬。萬壽菊花可以食用,是花卉食譜中的名菜。萬壽菊還可作為藥用,其花可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其根可以解毒消腫,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1]。近年來,萬壽菊鮮花又成為提取天然色素的一種原料[2],從中提取的葉黃素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抗氧化劑,廣泛應(yīng)用于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化妝品、水產(chǎn)品、醫(yī)藥和工業(yè)染料等行業(yè),相關(guān)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外市場供不應(yīng)求,應(yīng)用市場廣闊。目前,萬壽菊在我國各地區(qū)均有栽培。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蟲害發(fā)生逐年加重,已嚴重影響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為此,對貴州省萬壽菊種植區(qū)害蟲發(fā)生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調(diào)查,并對其主要害蟲的防治進行了生產(chǎn)試驗示范。按照“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綠色防控”的原則,制定了萬壽菊蟲害綠色防控技術(shù)。
小地老虎低齡幼蟲在植株的地上部為害,取食子葉、嫩葉,造成孔洞或缺刻,大部分時間集中在植株的心葉里或附近的土表、土縫中。中老齡幼蟲白天躲在淺土穴中,晚上及雨天出洞取食植株近土面的嫩莖,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苗重播,直接影響生產(chǎn)。
小地老虎一年發(fā)生3~5 代,以老熟幼蟲、蛹及成蟲越冬;成蟲晝伏夜出,尤以黃昏后活動最盛,并交配產(chǎn)卵。
1)農(nóng)業(yè)防治。精耕細作深翻多耙,施用充分腐熟的廄肥、餅肥,可減輕小地老虎的為害。2)物理防控。用黑光燈、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誘殺。3)生物防治。初春天氣回暖在田間每667 m2掛置性誘劑誘捕器1 個誘殺雄成蟲。4)藥劑防治。每667 m2使用11%阿維·噻唑膦顆粒劑1~1.5 kg 拌土撒施或穴施;每667 m2使用2%高效氯氰菊酯顆粒劑1~2 kg 拌土撒施或穴施;80%的敵百蟲可濕性粉劑l kg+100 kg 麥麩或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餅、油菜籽餅、玉米粉、馬糞等,再加10 L 水拌勻,配成毒餌撒施在植株周圍;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2 000 倍液噴霧防治。
蛞蝓取食植株幼嫩根系、葉片、嫩莖,嚴重時葉片只剩下葉脈、或者直接將莖部咬斷,造成缺苗斷壟。蛞蝓爬過的地方,通常留有光亮而透明的黏液痕跡,黏在葉片上,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
蛞蝓畏光、怕熱,晝伏夜出,一般在18:00 之后陸續(xù)爬出土面覓食,6:00—8:00 返回土中或躲藏在根部,白天幾乎不出來活動。在陰雨天氣的白天有少量個體出來活動[3]。蛞蝓以成蟲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越冬。5—7 月在田間大量活動為害,特別是長期陰雨天氣為害最為嚴重。入夏氣溫升高,活動減弱,秋季氣候涼爽后,又活動為害。
2.3.1 農(nóng)業(yè)防治
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蓋、破膜提苗等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667 m2用生石灰5~7 kg,在為害期撒施于溝邊、地頭或作物行間驅(qū)避蟲體;或用草木灰往植株上撒施,這樣既可給植株施肥,也可將成蟲及其卵殺死,這是殺滅蛞蝓的較好辦法。
2.3.2 藥劑防治
每667 m2撒施6%四聚乙醛顆粒劑400~550 g,每667 m2撒施8%滅蛭靈顆粒劑2 kg 撒于田間,48%地蛆靈乳油1 500 倍液清晨噴霧,80%四聚乙醛粉劑500 倍液或50%殺螺胺乙醇銨鹽粉劑300 倍液噴霧防治。
以成、若蚜吸食植株葉片、莖稈、嫩頭和花汁液,開花期發(fā)生較嚴重,主要為害花蕾、花瓣[4],影響菊花品相、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在吸食植株汁液時,分泌蜜露覆蓋在葉片上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同時還可傳播多種病毒。
為害菊花的蚜蟲主要包括菊姬長管蚜、桃蚜、棉蚜[5]。蚜蟲在菊花植株移栽后開始發(fā)生為害,6—7 月在開花期間發(fā)生較重。
1)農(nóng)業(yè)防治。清潔田園,清除田間雜草,生長期及時拔除蟲較多的苗,減少蟲口數(shù)量。2)生物防治。利用瓢蟲、草蛉、食蚜蠅和蚜繭蜂等昆蟲來控制或減輕蚜害。3)物理防治。在田間掛黃色色板誘殺,每667 m2地掛20~25 張黃色色板,色板離菊花植株高度0.5~1.0 m。4)藥劑防治。1%苦參素水劑800~1 000 倍液、25%呋蟲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 000~2 500 倍、3%啶蟲脒乳油1 000~2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 倍液、10%聯(lián)苯菊酯懸浮劑1 500~2 000 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8 000 倍液等藥劑噴霧處理[6]。菊花移栽定植后施2~3 次,每間隔10~15 d 施一次藥。
薊馬為害植株的葉片和花朵?;ū凰E馬為害后,花小、褪色,且薊馬排泄褐色糞便嚴重影響其觀賞、藥用和食用價值。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 ℃,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時不能存活。其成蟲極活躍,善飛能跳,可借自然力遷移擴散。成蟲怕強光,多在背光場所集中為害。薊馬在菊花植株移栽后發(fā)生量較小,到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菊花盛花期,是薊馬發(fā)生高峰期。
1)物理防治。萬壽菊移栽定植后,在田間掛藍色色板誘殺,每667 m2掛20~25 張藍色色板,色板離菊花植株高度0.5~1.0 m。2)藥劑防治。60 g·L-1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 000~2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3%啶蟲脒乳油1 000~2 000 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 倍液[7]。萬壽菊移栽定植后施2~3 次,每間隔10~15 d 施一次藥。根據(jù)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藥。藥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
以幼蟲咬食萬壽菊葉片、花朵,嚴重時將葉片取食后只留下葉脈,取食花朵后將糞便產(chǎn)在花朵里,引起花朵霉污。
斜紋夜蛾成蟲第一代發(fā)生高峰期在5 月中上旬,第2 代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8]。該蟲發(fā)生代次多且世代重疊嚴重,在6 月中下旬至7 月下旬是幼蟲高發(fā)期。
1)農(nóng)業(yè)防治。田間發(fā)現(xiàn)斜紋夜蛾卵塊,可直接摘除集中銷毀。采收后要及時清除殘茬,清潔田園。2)物理防治。采用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成蟲,每3.3 hm2地安放1 臺。3)生物防治。每667 m2掛置性誘劑誘捕器1~2個誘殺雄成蟲。4)藥劑防治。10 億PBI/mL 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 000~2 000 倍液,2.2%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2 500~3 000 倍液,150 g·L-1茚蟲威懸浮劑3 000~4 000 倍液,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1 500 倍液,19%溴氰蟲酰胺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9-10]。在斜紋夜蛾幼蟲高發(fā)期(6 月底至7 月底)施1~2 次藥,每10 d 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