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聯(lián)
(臨朐縣山旺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臨朐 262617)
無公害越夏番茄通常在每年8—9 月上市,正處于蔬菜淡季,投資小、效益高,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是創(chuàng)收增收的好項目。但無公害越夏番茄在栽培過程中正處于強光、高溫及病蟲害高發(fā)季節(jié),常規(guī)的栽培方法,發(fā)病率和致死率比較高,不利于無公害越夏番茄的大面積種植和發(fā)展。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是經(jīng)過多年實踐和總結分析得到的一套適合無公害越夏番茄生長發(fā)育的栽培管理技術,可為無公害越夏番茄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诖?,有必須要對無公害越夏番茄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要點進行分析研究。
番茄是一種喜溫喜陽光,但同時又懼怕高溫酷熱的植物。如果種植區(qū)域光照不足,不利于番茄健康生長,會出現(xiàn)病多、果小等現(xiàn)象。低溫和高溫都會對番茄生長造成較大影響,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引起死亡。番茄的生長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要求,如苗期花芽分化時,溫度需要控制在15~25 ℃;而在開花結果期,溫度需要控制在20~28 ℃,且晝夜溫差在5~10 ℃時,最適合番茄生長,有利于提升番茄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無公害越夏番茄高產(chǎn)栽培時,要盡量選擇抗病毒能力強、耐熱耐裂性能好、耐貯運及產(chǎn)量比較高的優(yōu)質(zhì)中晚熟番茄品種,如中雜9 號、金棚1 號、洛番1 號或者是2 號,都可以作為無公害越夏番茄栽培品種。
培育壯苗是提升無公害越夏番茄栽培產(chǎn)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提壯苗培育的效果,可從以下4 個方面入手。
1)做好苗床準備。可選擇50 孔標準穴盤和基質(zhì)育苗,以滿足壯苗根系發(fā)達,減少病蟲害的培育要求。移栽完成后和土壤之間有良好的親和力,幾乎沒有緩苗期。將苗床擺放在地勢比較高,通風和透光都比較好的地方,可做成高畦,畦面覆蓋黑地膜防止苗根系扎入床土,從而更好地控制幼苗徒長和土傳性病害。
2)做到精細播種?;|(zhì)在使用之前需要加入適量的水,形成具有一定潮濕度的基質(zhì),然后進行裝盤,裝滿盤體之后,做刮平處理;進行壓盤處理,達到播種要求后,播種上選擇好的番茄種子,在種子上方鋪一層基質(zhì),刮平好之后,定期澆水處理。也可以進行干籽直接播種,但需要保證每穴播種1~2 粒種子,播種完成之后在穴盤上覆蓋一層地膜。
3)加大苗床管理力度。出苗時溫度需要控制在25~30 ℃,待幼苗70%都出土完成之后,去除地膜,但需要將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0~25 ℃。當番茄幼苗子葉伸展后,苗床的溫度需要控制在25~28 ℃。長出1~2片真葉之后,白天的溫度需要控制在25~30 ℃,晚上的溫度則要控制在15~20 ℃。出苗完成之后,溫度應該控制到適溫的最低限度,避免幼苗徒長。定期灑水保證基質(zhì)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tài),澆水要遵循少澆勤澆的原則。如果發(fā)生病蟲害,要選擇低毒農(nóng)藥和生物防治技術。定植前還需要鍛煉幼苗7 d,以促使幼苗逐步適應露地環(huán)境,提升栽培的成活率。
4)壯苗標準。苗高需要控制在15~20 cm,節(jié)間的長度也要嚴格控制,莖稈粗壯應該上下一致,并且能夠生長出7~8 片葉片,葉片顏色濃綠,子葉不會過早脫落,也不存在變黃現(xiàn)象,并保證幼苗的大小一致[1]。
為提升無公害越夏番茄栽培產(chǎn)量,在栽培之前,還需要充分做好整體施肥工作,為番茄幼苗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施加農(nóng)家肥、氮磷鉀復合肥,并加入適量的微量元素,如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鋅等。肥料要撒在地表之上,然后深翻30 cm,采用高壟覆膜栽培無公害越夏番茄,壟的寬度控制在80 cm 左右,壟間溝的寬度控制在60 cm 左右,壟的高度控制在15 cm左右。
無公害越夏番茄栽培時正值夏季,外界氣溫比較高,田間水分蒸發(fā)速度快,需要頻繁澆水,澆水方法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用雙色膜全面覆蓋,上部為銀灰色膜,下部為黑色膜,此種膜覆蓋方法,既能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也可以降低溫度。每條壟上定植2 行無公害越夏番茄,株距控制在40 cm 左右,每667 m2栽培2 500 株無公害越夏番茄幼苗。為提升幼苗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在定植時需要采用迎盾(11%精甲·咯·嘧菌酯)1 500 倍液+金蕓惡600 倍液+惠光武士(20%呋蟲胺)1 500 倍液蘸根3~5 s,起到預防土傳性病害和蚜蟲的作用。定植完成后,在無公害越夏番茄幼苗行之間噴灑濃度為72%的異丙甲草胺,去除雜草,避免雜草和番茄幼苗搶奪營養(yǎng),影響番茄幼苗的健康生長。
當無公害越夏番茄定植完成之后,要及時控制水肥管理。無公害越夏番茄生長對水分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既不能缺水,也不能大面積漫灌,可采用膜下滴灌的方法進行澆水。必須一次澆足定植水,然后每隔7 d 澆一次緩苗水。待第1穗果長大到乒乓球大小時再及時進行澆水,此后每隔7~10 d 澆1 次水,保證地表濕潤不干燥即可。在雨季需要做好防洪防澇,控制好濕度,以免發(fā)生重大病蟲害[2]。
無公害越夏番茄在生長時需要大量養(yǎng)分,為提升無公害越夏番茄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就必須保證有充足的養(yǎng)分。定植完成之后,要注重氮肥和鉀肥并重,在生長的中后期需要補增一些磷鉀肥,以促使果實膨大和轉(zhuǎn)色。當?shù)?穗果實開始膨大后,需要充分結合澆水,每667 m2沖施高鉀型水熔肥15~20 kg。無公害越夏番茄完成坐果之后,每隔6~7 d 需要噴施濃度為0.3%磷酸二氫鉀溶液+0.2%硼肥溶液,以達到?;ū9哪康?。
無公害越夏番茄栽培需要經(jīng)歷炎熱的夏季,氣溫比較高,會影響無公害越夏番茄的著果率,因此需要應用?;ū9夹g。主要是在花序開放之前,在葉面上補充硼肥,并用無公害越夏番茄專用的坐果靈進行處理,以降低夏季溫度過高對著果率造成的不良影響[3]。單干整枝能夠大幅度提升無公害越夏番茄的商品性及果實的均勻性,需要及時摘除主干上的側芽,減少養(yǎng)分消耗,每株留出3~4 穗果即可。
無公害越夏番茄植株需要搭在支架上才能健康生長,以免果實、葉片長時間和土壤接觸引起病害和蟲害。多采用竹竿搭設人字架,通過人工綁蔓的方法將無公害越夏番茄蔓綁扎在支架上。在綁蔓時需要注意花序和種植行走向平行,且應放在葉片之下,以減少夏天陽光曝曬引起裂果問題。
夏季天氣炎熱是病蟲害的高發(fā)期,需要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才能降低病蟲害對無公害越夏番茄造成的影響,提升產(chǎn)品,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以下4 種。
1)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技術。選擇用75%百菌清WP 或者80%好意代森錳鋅等預防型殺菌劑,每隔7~10 d 噴霧一次,以起到預防的作用。在發(fā)病的初期,可選擇甲霜靈錳鋅、霜脲氰錳鋅、烯酰嗎啉或收悅等殺菌劑進行防治,為避免形成抗藥性,降低處理效果,要隨機選擇2 種或者2 種以上的殺菌劑進行輪換防治[4]。
2)灰霉病的防治技術?;颐共∈菬o公害越夏番茄栽培發(fā)育中最容易遇到的病害之一,會導致番茄的葉片霉變,影響果實生長質(zhì)量。在防治灰霉病時,可選擇啶菌酰胺、嘧菌環(huán)胺、甲硫乙霉威或嘧霉胺等殺菌劑中的任意2 種進行噴霧防治。
3)蚜蟲和白粉虱的防治技術。殺滅成蟲的藥劑有10%烯啶蟲胺、20%呋蟲胺、70%噻蟲嗪、80%烯啶·吡蚜酮、70%吡蟲啉及20%啶蟲脒等,任選其中2 種配合“10%吡丙醚(或螺蟲乙酯)殺卵劑+維展精增效劑”噴霧防治,重點噴灑葉背面[5]。
4)煙青蟲的防治技術。用穩(wěn)敵(吡丙蟲螨腈)、康戈(高氯甲維鹽)、鏢克(甲維鹽+茚蟲威+蟲螨腈)、甲維鹽蟲螨腈或蘇云金桿菌等高效低毒殺蟲劑噴霧防治。此外還應及時摘除蟲蛀果實[6]。
無公害越夏番茄和春季種植的番茄相比,具有著色快、快速成熟、易軟化及易變質(zhì)等特點。如果是近距離銷售,可在番茄果實開始轉(zhuǎn)紅后及時采收;如果是遠距離銷售,則需要在番茄白熟期或者是轉(zhuǎn)色期就開始采收。
無公害越夏番茄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經(jīng)濟效益也非常好。在栽培無公害越夏番茄時,為提升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必須結合無公害越夏番茄生長環(huán)境的特點,做好栽培前的準備工作,同時充分發(fā)揮出無公害越夏番茄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的優(yōu)勢和作用,以提升無公害越夏番茄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