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成 方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林州 456550)
目前泌尿外科較常見的診斷及治療手段為膀胱鏡檢查,是通過尿道內注射局麻藥的方式減緩患者不適,但存有未完全鎮(zhèn)痛、患者情緒緊張等問題,且疼痛刺激易收縮會陰部肌肉、使檢查難度增加,延長檢查時間,嚴重者可能引起腦血管意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無痛膀胱鏡檢查順勢出現(xiàn),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良好、減緩焦慮恐懼感等優(yōu)勢,其中丙泊酚為常見麻醉藥,具有起效迅速、鎮(zhèn)靜及無蓄積等特點,單純用藥鎮(zhèn)痛作用欠佳,增加用藥劑量雖能達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劑量增加會增加呼吸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抑制,影響術后恢復,因此早期如何聯(lián)合用藥、成為麻醉科領域所關注的焦點。王超等[2]認為舒芬太尼為常見輔助用藥,其屬阿片受體激動劑,鎮(zhèn)痛作用強,維持時間久,聯(lián)合丙泊酚可提高鎮(zhèn)痛效果、減少丙泊酚用藥劑量,但仍易發(fā)生低氧血癥、影響麻醉效果,未獲得患者青睞認可,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98例無痛膀胱鏡檢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所有對象行對癥麻醉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樣本取自本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98例無痛膀胱鏡檢查患者,采用“硬幣分組法”分為參照組(舒芬太尼)和科研組(鹽酸納布啡)各49例??蒲薪M中男23例,女26例;年齡32~64歲,平均年齡(47.53±5.28)歲;BMI值19~26kg/m2,平均BMI值(23.54±0.62)kg/m2;ASA(美國麻醉醫(yī)師學會)分級:Ⅰ級29例,Ⅱ級20例;教育背景: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15例。參照組中男25例,女24例;年齡33~65歲,平均年齡(47.68±5.37)歲;BMI值18~25kg/m2,平均BMI值(23.41±0.53)kg/m2;ASA分級:Ⅰ級28例,Ⅱ級21例;教育背景: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颊咧?、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1)影像學檢查未能明確的輸尿管、膀胱疾病[3];(2)因尿頻、排尿困難而入院;(3)ASA分級為Ⅰ級~Ⅱ級;(4)年齡范圍30~70歲;(5)疑似尿道或膀胱病變;(6)有完整資料。
排除標準:(1)伴出血性疾病、急性全身感染疾??;(2)尿道內結石嵌頓、包莖及尿道狹窄等因素導致無法插入膀胱鏡;(3)伴骨關節(jié)畸形;(4)泌尿生殖器官呈急性炎癥期;(5)近期使用抗凝藥;(6)精神障礙;(7)中途退出研究。
所有對象入院后,囑咐患者術前禁水4h、禁食8h,入室后與心電監(jiān)護儀連接,對血氧飽和度(SPO2)、心率(HR)及平均動脈血壓(MAP)實時監(jiān)測,協(xié)助患者搭建外周上肢靜脈通路,戴好面罩、常規(guī)吸氧5L/min。
參照組(舒芬太尼)予以患者靜脈注射0.1~0.2u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80)。
科研組(鹽酸納布啡)給予患者靜脈注射0.1~0.2mg/kg鹽酸納布啡(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30128)。
兩組患者注射用藥5min后,均給予注射1.5~2mg/kg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14),待睫毛反射消失開展無痛膀胱鏡檢查,術中注意觀察病情:(1)發(fā)生體動者,追加0.5mg/kg丙泊酚;(2)心率<60次/min者,予以靜脈注射0.01mg/kg阿托品(沈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295);(3)平均動脈壓<55mmHg時,予以5~10mg麻黃素(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2020488);(4)血氧飽和度<90%時,面罩加壓供氧。
(1)血流動力學:記錄兩組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檢查結束時(T2)、麻醉蘇醒時(T3)的血氧飽和度(SPO2)、中心靜脈壓(MAP)及心率(HR)。
(2)臨床指標:記錄兩組丙泊酚劑量、麻醉誘導、蘇醒時間及檢查時間。
(3)疼痛程度: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4](VAS)”,評分范圍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輕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分,得分越低表示麻醉效果越好。
(4)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惡心嘔吐、眩暈及呼吸抑制的例數(shù)。
與檢查前相比,兩組檢查期間SPO2、MAP及HR值略下降,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血流動力學比較
兩組比較檢查時間、蘇醒時間無差異,P>0.05;與參照組比較,科研組丙泊酚劑量增加,麻醉誘導時間更短(P<0.05),見表2。
表2 臨床指標比較
與參照組比較,科研組術后2h、4h、6h的VA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8h的VA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3。
表3 疼痛程度比較分)
科研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12%,比參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良反應比較[n(%)]
研究表明,臨床最早的內窺鏡檢查為膀胱鏡檢查,其對診斷膀胱、輸尿管疾病有積極作用,但該方式應激性較強,患者尿道被鏡鞘摩擦易出現(xiàn)疼痛、出血,導致機體因疼痛拒絕檢查,延誤最佳治療,因此無痛膀胱鏡檢查順勢出現(xiàn),檢查前予以患者全身靜脈麻醉,利于減緩患者的疼痛、穩(wěn)定情緒,保證檢查流程順利,但如何正確選擇麻醉藥受到臨床重視[5]。
有文獻報道,丙泊酚+鹽酸納布啡用于無痛膀胱鏡檢查中更能提高麻醉效果[6],分析發(fā)現(xiàn):(1)前者屬較常見靜脈麻醉藥,具有起效快、遺忘效果強及無蓄積等優(yōu)勢,但此藥鎮(zhèn)痛作用欠佳,予以患者膀胱鏡檢查時,進鏡、下壓、旋轉、鏡體搖擺時易壓迫增生的前列腺體,機體因疼痛引起體動反應,收縮尿道括約肌、增加進鏡難度,且為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增加丙泊酚劑量,易增加機體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抑制,影響手術進展,臨床應用受限;(2)后者屬阿片類受體激動劑,用藥后可完全激動κ受體,與嗎啡有同等的鎮(zhèn)痛作用,分析藥理機制為:經靜脈注射用藥作用于脊髓水平的κ受體,通過拮抗κ受體及μ受體,充分發(fā)揮鎮(zhèn)痛機制,藥物依賴性較低,若血藥濃度達到峰值,增加用藥劑量也不會誘導呼吸抑制作用增強,避免影響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利于穩(wěn)定術中呼吸及血流動力學,為手術順利開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聯(lián)合用藥可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協(xié)助輔助機制,提高麻醉效果、對改善患者預后有積極作用[7~8]。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參照組相比,科研組丙泊酚劑量增加、麻醉誘導時間更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本研究與肖慶旺[7]研究結果相似,因此聯(lián)合麻醉可彌補各自不足,減緩疼痛、減少丙泊酚劑量,減少副作用出現(xiàn)、具有實踐價值。
綜上所述,無痛膀胱鏡檢查中應用丙泊酚+鹽酸納布啡可提高麻醉效果,保證手術安全,可達到預期療效且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