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兒 黃燕貞 邱麗香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yī)院莆田醫(yī)療區(qū),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甲狀腺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甲狀腺癌的常用手段,雖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由于患者對疾病及手術治療認知不足,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且術后出現(xiàn)的疼痛或出血等不良反應可加重頸部不適癥狀,從而影響術后康復效果[1]。因此臨床在給予患者有效護理干預緩解其負性情緒的同時,應采取有效的頸部功能鍛煉以促進患者頸部功能恢復[2]。鑒于此,本文將探討激勵式護理聯(lián)合頸肩操對甲狀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應用價值,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122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61例。試驗組男20例,女41例;年齡27~56歲,平均年齡(41.62±2.21)歲。對照組男23例,女38例;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42.11±2.4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且行手術治療;凝血功能正常。(2)排除標準: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合并其他器質性疾?。话橛行哪X血管疾??;肩頸、肢干無法正?;顒?。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疏導、疼痛護理、口頭健康宣教、術后康復鍛煉指導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激勵式護理聯(lián)合頸肩操:(1)激勵式護理:①體位護理:幫助患者調整體位,如調整床頭高度,背后放置軟墊,患者坐位時幫助其伸展雙腿,留意患者需求,及時提供幫助;術前指導患者行頸部拉伸鍛煉與手部按摩,2次/d,指導患者練習術中體位。②健康教育:利用視頻、幻燈片、宣教手冊等方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疾病認知度;告知患者術前各項檢查意義及注意事項,協(xié)助完成;告知患者手術時間,講解手術室概況、手術體位、麻醉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做好心理建設。向患者強調術后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意義,術后36h內極易發(fā)生甲狀腺危象,向患者介紹預防方法,取得家屬配合,并鼓勵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護理習慣。③心理干預:觀察患者情緒及心理變化情況,了解患者心理特點,可通過聽音樂、看視頻、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介紹既往治療成功案例等方式,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在患者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時,護理人員可應用激勵式動作,如攙扶患者下床活動、輕拍后背、陪同散步等,并適當予以語言激勵,如“沒關系,這種情況很常見”“不錯,繼續(xù)保持,不久后就可以康復了”等提高患者康復信心,緩解其負性情緒。④家庭支持:護理人員積極與家屬溝通,鼓勵家屬悉心照護的同時予以心理支持,讓患者獲得來自家庭的支持,逐步建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院后護理重點,解答疑惑并提醒定期復查。(2)頸肩操訓練:術前2d,由1名??谱o士解說并分解整套動作,另1名護士對患者動作進行糾正,確保其正確掌握整套動作。訓練時,患者呈坐位,避免發(fā)生體力不支的情況。①面部操:用雙手大魚際于同側面部自上而下按摩下頜角沿線,并攏中指、食指、無名指,用指腹向下而上按摩對側下頜骨沿線,雙手掌大小魚際對面部咬肌進行拍擊。②頸部操:下頜角靠近胸骨柄分別向左前45°、正中、右前45°、左側90°、右側90°做低頭運動,下頜交替靠近雙肩做旋轉運動(180°)。③肩部操:來回交替聳動左右肩部,左右交替旋轉肩關節(jié)(360°),握拳屈肘做擴胸運動。④放松運動:握緊拳頭,對另一只手的合谷進行敲打,4個8拍為1節(jié),2節(jié)/次。上述所有操作每天訓練1~2次,出院時提醒患者家屬督促患者進行訓練。兩組均連續(xù)護理1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負性情緒: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3]、焦慮自評量表(SAS)[4]評估患者負性情緒,量表均包含20個條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SDS以53分為臨界值,SAS以50分為臨界值,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負性情緒越重。(2)頸部功能: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采用平面照相法,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不同角度,并將照片輸入計算機內,運用圖像分析軟件測量側位、正位下頸部向患側側屈、向鍵側屈、向患側旋轉、向健側旋轉的活動角度,角度越大提示患者頸部功能恢復越好。
2.1 負性情緒 護理1個月后,兩組SDS、SAS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2.2 頸部功能 護理1個月后,兩組向患側側屈、向健側側屈、向患側旋轉、向健側旋轉活動角度均提升,且試驗組活動角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頸部功能對比
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甲狀腺癌首選治療方式,雖可有效切除病灶組織,但術后因長期無法活動,導致關節(jié)僵硬、肌肉萎縮、頸部出現(xiàn)功能障礙,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且手術是一種應激事件,加之患者對手術治療、疾病的不確定性,可導致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5]。因此圍術期積極給予患者有效護理干預,并指導其行功能鍛煉對改善患者頸部功能,緩解負性情緒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結果顯示,護理1個月后,試驗組SDS、SAS評分較對照組低,向患側側屈、向健側側屈、向患側旋轉、向健側旋轉活動角度較對照組大,由此可見,激勵式護理聯(lián)合頸肩操能有效緩解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負性情緒,改善頸部功能。分析原因在于,激勵式護理屬于一種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以患者負性情緒為切入點,在常規(guī)干預基礎上,運用動作、語言等方式鼓勵和激勵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關懷,最大限度發(fā)揮內在潛力,從而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信心[6-7]。且護理根據(jù)患者心理及生理狀況,給予情感支持、健康宣教、生理支持,可最大限度激發(fā)患者治療信心,從而促進負性情緒緩解。且有研究指出,術后早期行功能鍛煉不僅可減輕水腫和炎癥的發(fā)生,同時利于促進頸部功能恢復。本研究在術前組織患者行頸肩操訓練,并對每位患者的錯誤動作進行現(xiàn)場糾正,可確保鍛煉動作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術后早期通過指導患者行面部操、頸部操、肩部操、放松運動等訓練方法,可改善頸肩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炎癥反應,不僅利于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還可減少頸部瘢痕組織形成,避免頸肩部肌肉萎縮,進而利于促進頸部功能恢復[8]。且患者取坐位訓練,不僅可避免意外事件發(fā)生,保證訓練的安全性,還可提升患者訓練依從性,進而促進康復。
綜上所述,激勵式護理聯(lián)合頸肩操能有效緩解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負性情緒,改善頸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