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蓓 韓哲澄 周 穎
(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隨著共享經濟的興起,共享辦公空間開始頻繁出現(xiàn),這得益于現(xiàn)代共享空間設計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快速發(fā)展。共享辦公推翻了單個企業(yè)獨立工作的傳統(tǒng)工作模式,稀釋了公司職員工作條件和環(huán)境的局限性,為使用對象提供更加舒適和人性化的辦公條件和場所,同時便于用戶實現(xiàn)對信息資源的獲取、整合及分享。
共享辦公空間的出現(xiàn)使用戶之間更易于交際,有利于促進信息的共享,同時有效緩解來自寫字樓高額租金的壓力。相比其他擁有共享屬性的空間,共享辦公空間更加強調“功能”與“人”的和諧,空間和建筑本是單一的為使用對象提供服務而存在,但共享辦公空間擁有額外的凝聚人心、增強社區(qū)精神、吸引人氣、節(jié)約資源和降低成本等特質,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益。
共享辦公空間雖為使用者帶來了互動交流的便利,促進了社區(qū)精神,信息共享等益處,但目前共享辦公空間應用中存在設計模式單一、缺乏人性化等問題,由于缺乏空間之間的界定、不明確的功能分區(qū)以及設計師對外部造型的過度注重等因素,導致了空間布局過于緊湊,使用對象嚴重丟失個人隱私空間,造成工作之間的相互干擾、降低工作效率并且極易產生疲勞與壓迫焦慮的情緒。
針對設計模式單一、缺乏人性化等問題,本次提出在共享辦公空間中融入情感化的營造。辦公空間不僅是可以滿足日常工作的功能需求,還應關注用戶對辦公環(huán)境的情感需求,并且情感化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辦公人員的情感需求,也應體現(xiàn)對辦公人群的人文關懷。
“情感化設計”即為富含感情的設計,將人類的感情和情緒融入冰冷的“工業(yè)化產物”,會使產品更容易受到大眾的鐘愛。因此很多優(yōu)秀案例都擁有“情感化營造”的特質,情感化的介入讓設計跳出一般的設計框架與條例,具有獨樹一幟的“情感”溫度。但“情感化設計”也像是一個難以把控的天平,過度的情感化干預會引起作品的過度設計,使設計作品的功能和意圖變得混亂,如何設計得恰到好處,這也是未來設計師們所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
情感是人類的本能,從古至今,人們也一直在尋找精神化或者物質化的情感寄托與共鳴,則“情感化設計”通過圖形、色彩、材料等元素,將設計作品與情感化設計原則相橋接,在用戶對產品的體驗過程中激發(fā)大腦思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豐富使用者的精神世界。
而在設計室內空間時,更應注重實用性、美觀性和用戶體驗,室內相比室外,室內擁有更加細膩的情感氛圍,若室內環(huán)境格局錯綜復雜,則易分散人們的注意力、產生負面情緒及惡化用戶體驗。那么該如何把控“情感化設計”的尺度?遵循諾曼教授所提出關于情感化設計的三個層面的設計原則,運用于室內空間中去,這三個層面相互作用,所設計出的產品會更受用戶的喜愛。
1.材質因素。在設計中,材質的選擇通常決定了環(huán)境的主要影響。例如室內材質是大面積的木材,則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親切和溫暖;若大量使用大理石和金屬材質,則給人更理性端莊的感覺。因此,材質的外在表現(xiàn)和觸感也是激發(fā)情感的首要要素。
2.色彩因素。色彩被認為是最直觀的視覺體驗,在情感的形成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橙色和紅色等飽和度高的顏色,利于激發(fā)亢奮的情感,多用于目的性強的公共空間;藍色和紫色等飽和度低的顏色,則營造出寧靜祥和的氛圍,多用于隱私性強的休憩空間。用戶的情感會通過其視覺所接受到的色彩信號,做出相應的情緒反應。
行為層面的設計在實用性和功能性強的空間設計中占有主導地位。如果視覺提供了最直接的主觀印象,而如何持續(xù)帶動用戶產生積極的情感,“實用性”和“操作性”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兩個重要方向。在行為層面上的設計應該緊密聯(lián)系用戶需求,探索用戶需求的環(huán)境空間,在設計中強調“以人為本”,遵從人體工學原理,滿足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實用、安全、舒適為首要目標。還應依據使用者的心理狀態(tài)、個人愛好、生活習性偏好等需求,將設計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應用于室內設計。
反思層面的設計與環(huán)境的屬性緊密相連,注重用戶的情感滿足和歸屬感。在反思層面中,地域文化、用戶層次對設計的影響重大,同時也與用戶日積月累的經歷緊密相連。通過對環(huán)境空間與用戶經歷建立紐帶,才可以創(chuàng)造擁有高滿意度的空間環(huán)境,易于引起用戶對空間情感上的共鳴。
只有用戶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才會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當用戶精神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時,才會自發(fā)地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所以反思層次最重要的是提高用戶的精神滿意度。對用戶需求的深入調查,是每一個設計者在最初探索設計方案時的重中之重,溝通是了解用戶情感需求最有效的途徑,無論是選擇空間材料、色彩運用或空間劃分、流線控制等,都應該帶有一種屬于用戶自身的氣息,當用戶進入空間時,他才愿意放下對外界的未知的防備,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感,那么這才是一個成功的空間設計。
這是一個豐富、有趣、高效率的共享辦公空間。項目從兩個方面對共享辦公空間的定義進行了闡述:首先,共享辦公并不意味著空間僅僅是單一的開放空間,它也是開放和私密狀態(tài)共存的空間,比如獨立的辦公室、會議廳、閱覽室等;其次,共享辦公空間需要各種復合型的辦公空間,比如具有嚴肅、輕松、快樂屬性的場所。因此,除了標準的常規(guī)辦公空間外,除了坐著或站著外,還需要自由形式的辦公空間,例如具有放松功能的休息室等等。
項目基于行為層面的應用,通過對整體房屋結構的分析,設計不僅開闊了橫向空間,更加強了縱向空間的利用,在空間內部再置入小空間,成為整個辦公空間內的觀景臺,自由辦公空間與獨立的空間形成“看得見、被看見”的互動關系;在剖面設計中,開放式辦公區(qū)域與獨立區(qū)域分開布置,作為獨立的辦公和會議區(qū)域,這使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兩個不同的辦公空間中高效工作或放松休息的自主切換。開放的區(qū)域也具有庭院的多重空間屬性,將實用性最大化,充分照顧用戶的多種生活需求,如同在家中辦公樣舒適。(圖1)
圖1 項目平面圖、剖析圖(圖片來源:網絡)
在本能層面上,基本上采用了木質貼面與火山巖板作為一個主題材質,意在既保持辦公空間的商業(yè)屬性,同時避免了很多共享辦公場所過度追求娛樂而失去原有獨特價值的問題。這樣設計既能使得在中山路共享辦公空間的各類辦公人群身心愉悅的同時,也能夠時刻保持著辦公的底蘊與激情。項目整體色調飽和度低,多用原木色和灰色,給用戶帶來沉穩(wěn)端莊的感受,更使人有在一種家中悠然自得的氛圍。(圖2)
圖2 項目室內效果(圖片來源:網絡)
這是一個以亞克力分隔,具備通透流動性的共享辦公空間。該項目為30多家小型公司提供共享辦公環(huán)境。其工作分區(qū)模式也高度放開,無論是75人空間的單座,還是5人、7人、10人的小型獨立辦公空間,甚至20人的大空間都可以根據公司需求靈活使用。
項目空間的設計側重于向所有用戶開放的公共空間,七個會議室和幾個供人們閱讀和交流的休息空間散落在每個區(qū)域。設計人員選擇了高隔斷玻璃作為辦公室內墻,并采用曲面工藝來區(qū)分各個工作區(qū)域,讓工作之間的交際高效并且便利。色彩方面讓艷麗的黃色充斥整個環(huán)境,用動感與視覺沖擊的氛圍鼓動著用戶的工作激情。辦公室的大辦公桌可以通過遠程遙控進行升降操作,為白天的瑜伽、普拉提等課程騰出空間,或是將其作為晚間小型音樂會,聚會,晚餐,會議或電影放映等使用,充分照顧用戶的日常生活需求。(圖3)
圖3 橙色公共空間,綠色交通空間與黃色辦公空間(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復雜空間給用戶帶來的混亂和困惑,設計師巧妙地使用了兩種時下最新的設計手法。首先,使用一種通透的視覺環(huán)境和連續(xù)的空間結構,以防止用戶迷失或被困在辦公空間中;其次,使用吸音地毯、彎曲的天花板與墻壁,極大降低了相鄰空間中的噪音干擾。這些用于提高高密度環(huán)境舒適性的設計方法也帶來了額外的空間效果,整體的視覺效果不僅增強了空間的向心力,而且也看起來遠比實際更加開放和寬敞。(圖4)
圖4 室內空間效果圖(圖片來源:網絡)
對比國內外案例,雖材料工藝或有不同,但都能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是設計案例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對當?shù)仫L土人情的理解,如國風的包容隨和與國外充滿激情的開放式社交,空間環(huán)境注重用戶的自身屬性,做到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滿足用戶精神需求的同時,也激發(fā)積極向上的工作效率。
情感設計歸根結底是基于對用戶人文和心理的關懷。對于相同的設計模式,更美觀或更實用的設計總能給用戶帶來身體上的愉悅,而精神上的安撫或者情感上的愉悅感就是情感化設計的作用,注重以人為本的體現(xiàn),其影響著用戶如何感知環(huán)境帶來的感受,并作出怎樣的反饋。
在過去的空間設計中,設計師更多地注重空間的屬性,而忽略了人本身在空間中的作用。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功能性和空間性,而往往忽略了人在空間中的心理和情感變化。然而,空間是為人服務的,人才是中心,通過近年來設計生態(tài)的發(fā)展,社會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人自身的重要性。設計也在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fā)展,“以人為本”的設計變得愈發(fā)重要。因此,一個好的情感化設計也離不開三個層面在實際中的應用,只有在公共辦公空間中合理分配三個層面的設計比例,才能設計出適合現(xiàn)代工作群體的辦公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