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萍
(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服裝風格是品牌設計的主旋律和靈魂,是區(qū)別于其他品牌的重要特質,也承載著品牌的文化內涵。目前市場對于服裝風格的分類方式較多,筆者通過問卷調研和對各大電商網站的旗袍產品詳情頁進行分析,最終歸納出三種需求量較大的現代旗袍風格,分別為:經典風、學院風和前衛(wèi)風,其中每種風格的旗袍都有一個清晰的市場定位。經典風旗袍保留了傳統(tǒng)旗袍大部分結構與工藝設計元素,強調功能性和舒適性的結合,在追求精致的同時更講究細節(jié)。學院風旗袍是在保留了旗袍經典設計元素的基礎上,在穿著便利性和審美現代性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改良,相較于經典風旗袍而言更具時尚感,彰顯青春活潑的氣息。前衛(wèi)風旗袍則是運用大量的流行元素對傳統(tǒng)旗袍進行大膽改良,通過對比的手法打造新潮前衛(wèi)的造型,凸顯張揚個性的風格。
通過對市場上的旗袍款式進行分析,發(fā)現旗袍的部件與風格之間以及各個部件之間是有相關性的。如經典風旗袍較多沿用了傳統(tǒng)緊身合體的S型廓形,偏大襟的運用也較為普遍。而在衣領和衣袖的選擇上,設計師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舒適性和精致度的要求,會采用更加多元的組合方式。學院風旗袍設計傾向于更加舒適的寬松廓形,通過變化大襟的造型來貼近時尚潮流。由于目標消費群體相對較低齡化,在袖型選擇上側重于無袖、包肩袖、帽袖和短袖等。前衛(wèi)風旗袍設計元素更加豐富、組合形式也更加多元選擇,尤其是袖型的造型設計。因此,本文在確保模塊通用性和互換性的基礎上,將旗袍產品依據部件劃分成不同的基本模塊和輔助模塊,如表1所示。其中基本模塊是構成整體旗袍產品不可或缺的服裝部件,輔助模塊則是豐富旗袍產品設計的關鍵性結構與工藝要素。
表1 旗袍產品模塊分類
旗袍模塊化設計的目的是使設計師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旗袍款式的設計研發(fā),基于風格定位模塊化操作將有效提升產品與消費者需求的匹配度,利用虛擬仿真軟件實現一體化設計將有助于縮短產品研發(fā)周期。設計師首先確定旗袍產品設計風格,接著依次選擇與該設計風格相關性最高的結構模塊,再接著選擇系結方式和裝飾形式,最后將所有模塊整合為產品設計。設計師完成基本模塊和輔助模塊內容的組裝后,還可以通過返回操作繼續(xù)優(yōu)化設計效果,直到實現各項設計要素的理想組合。
旗袍衣身模塊主要包括廓形、大襟、衣長和腰位四個子模塊,首先以此為標準利用服裝CAD軟件進行衣身的二維樣板的制作,接著利用CLO3D軟件創(chuàng)建參數化虛擬人臺模型,最后在三維虛擬化窗口界面呈現并調整縫合效果。傳統(tǒng)旗袍主要局限于小S型,為了更好地滿足現代女性對于廓形多樣性和常服舒適性的需求,廓形模塊設計時可以在強調緊身合體廓形的基礎上調整關鍵部位參數,實現A型、H型、O型和箱型等相對寬松又不失女性優(yōu)雅魅力的立體廓形設計。衣長是旗袍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通常旗袍越短越具休閑性和時尚感,越長越具傳統(tǒng)性和莊重感,設計時應根據目標消費群的年齡、氣質、工作性質等方面進行考量。腰位是影響旗袍衣身廓形的關鍵要素之一,經典風旗袍多以提高腰位線使下半身的曲線更加修長,前衛(wèi)風旗袍可以通過降低腰位實現創(chuàng)意造型設計。學院風旗袍則采用A型、O型、箱型等無腰位廓形提升了穿著舒適性和活動靈活性,整體著重效果也比緊身合體的經典旗袍造型更為隨意休閑。大襟是旗袍衣身模塊中最鮮明的款式設計元素,傳統(tǒng)大襟可以根據其造型細分為方襟、圓襟、花瓣襟等,多應用于經典風旗袍設計。現代旗袍應用較多的還有雙大襟、琵琶襟、斜襟等,而現代女裝中流行的對襟、雙排扣偏門襟和后開襟等,同樣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模塊組合設計。旗袍模塊化設計的原則是在保留傳統(tǒng)旗袍審美特點的基礎上,以易穿、美觀、實用為原則,充分利用虛擬仿真設計軟件,基于不同產品風格和結構模塊,實現旗袍產品的匹配設計與優(yōu)化。
衣領是觀賞旗袍整體效果的視覺中心,現代旗袍領子的演變大致經歷了從高到低、從無到有的過程,從款式上區(qū)分有高領、立領、翻領和無領,從形狀上區(qū)分有方領、圓領、特殊造型領等。其中,中式立領是旗袍領子的重要構成要素,領子和衣身組合變化形成的水滴領和樹葉領更是在經典風旗袍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要素。同時,高至兩腮的元寶領、圓潤優(yōu)雅的連身立領、休閑時尚的變體立領、簡潔干練的圓領和造型獨特的交領旗袍等都是對現代旗袍多樣化風格的精美詮釋。
肩袖平直、前后連裁是傳統(tǒng)旗袍結構的重要特征,而肩袖結構改良是實現傳統(tǒng)旗袍適體性和舒適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F代旗袍經歷了肩袖破縫、加入肩斜量的西式演變之后,為了更好地適應消費者對于旗袍常服化的需求,逐漸從袖長、裝袖形式等方面進行了改良設計。其中,插肩袖、插角袖和插片袖設計是在前衛(wèi)風旗袍設計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衣袖形式。
設計師在使用CLO3D軟件進行旗袍模塊化虛擬設計時,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來完成整個虛擬服裝設計作業(yè),主要分為以下五個步驟。第一,創(chuàng)設模塊化虛擬模特,通過三維人體掃描儀或者傳統(tǒng)的手工測量等方法測量軟件中所需要的身高、胸圍、腰圍等具體參數,在CLO3D軟件中創(chuàng)建一個尺寸精確、模擬逼真的人體模型,并結合不同設計風格進行參數化處設置。第二,基于旗袍設計風格運用基本模塊進行二維樣板的組合設計,然后將組合之后的二維樣板縫合后在對應模塊虛擬模特上試穿,完成虛擬服裝由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的轉化。第三,縫合完虛擬樣衣之后,設計師可以利用輔助模塊對服裝的細節(jié)和面料進行屬性的調配,分別從結構合理性和裝飾多樣性等方面進一步優(yōu)化三維款式設計。第四,對虛擬樣衣的穿著舒適度進行全面的檢測,以實現旗袍虛擬設計實用性、功能性和美觀性的最佳組合。第五,對旗袍模塊化虛擬設計進行綜合展示,在CLO3D軟件中實現虛擬樣衣的多角度靜態(tài)展示和多元化動態(tài)展示。
人體模特作為服裝造型設計的基礎,是虛擬服裝設計作品展示的重要載體。因此,旗袍模塊化虛擬設計應合理運用CLO3D軟件相關功能,實現人體模型體態(tài)和尺寸的精準創(chuàng)設。
1.模特風格選擇
CLO3D軟件模特庫中提供了三種不同膚色、不同發(fā)型和面部特征的女性模特,并設有相對應的身高體型特征,設計師可以根據旗袍不同的設計風格選取模特,以便更好更準確地展示旗袍虛擬設計效果。
2.模特尺寸設定
首先在虛擬模特編輯器中選擇與客戶人體近似的體形,CLO3D軟件中提供了四種具有代表性的模特尺寸以供選擇,設計師可先選擇與目標消費群體相接近的模塊虛擬模特尺寸。其次進行細部尺寸調整,CLO3D軟件中提供了Height、Length、Width三個維度調整空間,共有25種細部尺寸可供調節(jié)。設計師可以在“身體空間”工具欄里調整客戶身體各部位細部尺寸,并根據旗袍的款式特征設置結構設計所需的胸圍、腰圍、肩寬、領圍等尺寸數據,完成客戶三維人體模型的尺寸設定。
3.模特姿態(tài)調整
形態(tài)各異的模特展示將進一步優(yōu)化產品的呈現效果,因此設計師可以在CLO3D軟件中進行模特姿態(tài)的調整。軟件中自帶了五種模特姿態(tài),設計師還可以通過對模特身體上的X-Ray關節(jié)點分別進行橫、豎、縱三維六個方向的調節(jié),生成模特不同部位扭轉的動作,以呈現更加真實而豐富的虛擬樣衣展示效果。其中,經典風旗袍由于較為緊身合體,在模特部位扭轉幅度匹配上不宜過大;前衛(wèi)風旗袍則可以通過適當夸張模特展示的肢體語言凸顯創(chuàng)意設計風格。
設計師根據不同旗袍風格創(chuàng)設三維人體模型之后,需要借助預先建設的基本模塊部件庫完成虛擬服裝的二維樣板設計,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模塊部件
結合旗袍設計風格分別選擇衣身、衣領、衣袖三大基本模塊對應的子模塊部件。為了提升二維樣板設計的精確度,一般先運用富怡、ET等服裝CAD制版軟件繪制部件二維樣板,并導出成DXF格式文件,便于在CLO3D軟件中繼續(xù)完成下一步操作。
2.修改二維樣板
在CLO3D軟件中導入基于二維樣板生產的DXF文件,運用版型編輯工具參照旗袍設計效果進行二維樣板的優(yōu)化設計。例如旗袍衣長、放松量與廓形的匹配度,旗袍大襟與內部結構線條的比例調整,旗袍衣領與衣身的符合效果,旗袍衣袖與衣身的結合效果等。
3.生成虛擬樣衣
在CLO3D設計軟件的三維設計窗口中用定位球可以實現移動、旋轉、放置樣板,并利用顯示安排點工具將裁片與人體貼合,將二維設計窗口裁片同步到三維設計窗口等。縫紉樣板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單位線段為縫紉的“線縫紉”,二是無關與點線而自由指定領域的“自由縫紉”,兩個縫紉工具都有指著縫紉方向的“縫合線方向條”和“虛線”。旗袍肩縫線、側縫線、袖縫線的拼接可以采用線縫紉完成,而衣身與衣領的拼接部位以及绱袖部分可以運用自由縫紉工具。在CLO3D設計軟件的二維設計窗口中完成所有部位縫紉線設置之后,仔細檢查有沒有縫合錯誤,結合款式效果觀察拼接節(jié)點和部位是否符合,確定無誤后在三維窗口將服裝整體硬化后按同步化工具,再將服裝整體解除硬化,旗袍虛擬樣衣的縫合就完成了。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旗袍個性化設計的需求,設計師還可以利用輔助模塊對旗袍虛擬樣衣進行款式的優(yōu)化設計。對于系結方式的選擇,設計師應當注意其與大襟款式的匹配度和與衣身廓形的符合性。通常來說,經典風旗袍的系結方式較為傳統(tǒng),學院風旗袍的系結方式更貼近于滿足舒適性的需求,而前衛(wèi)風旗袍則更加注重系結方式的創(chuàng)新設計。對于裝飾形式的選擇,設計師可以通過相關設計軟件對圖形、紋樣進行簡化處理,與產品設計相搭配形成面料色彩方案,并將其以JPG的格式保存為面料圖案以備設計拓展使用。設計師可以在CLO3D軟件中結合旗袍設計風格進行三維款式的優(yōu)化設計。例如經典風旗袍多采用暗紋提花的方式展現典雅含蓄之美;學院風旗袍更傾向于選擇較為明快活潑的圖案;前衛(wèi)風旗袍則可適當調整面料的反光度和飽和度,以達到提升視覺沖擊力的效果。運用CLO3D軟件實現虛擬樣衣中不同紋樣、肌理和配色效果的多元組合,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豐富旗袍虛擬仿真設計效果。
旗袍虛擬樣衣制作完成以后,需要對其進行設計合理性測試,該步驟類似于企業(yè)設計研發(fā)過程中的樣衣試穿,參照測試結果對服裝樣板進行精準修正。在CLO3D設計軟件的二維設計窗口中修改效果,會實時反映在三維設計窗口中的服裝樣板上,從而可以實時修改設計。選擇三維視窗中的壓力檢測工具,可以通過人體與服裝之間的壓力檢測來界定人體與服裝之間的余量空間大小。從技術的層面上來看,舒適度的測試原理主要是通過對虛擬服裝與人體之間的距離和受力情況來間接地反映出虛擬服裝舒適度。因此,虛擬著裝效果中顏色越紅,代表服裝與人體之間越貼合,反之則較為寬松。若虛擬著裝效果中的人體與服裝接觸范圍較小且分布均勻,則表示該虛擬樣衣與虛擬模特之間的余量設計值適中、松弛有度。除此之外,設計師要更好地完成虛擬樣衣舒適度的評價,還可以利用CLO3D設計軟件中的透明度工具,適當調節(jié)該項參數以便于觀察虛擬服裝與人體模特之間的松量。
1.靜態(tài)展示
CLO3D設計軟件中的靜態(tài)展示功能可以給設計師提供 360°的虛擬樣衣展示效果。這種多視角的觀察方式便于對旗袍廓形、衣長比例、合體程度、面料懸垂效果、大襟拼合部位、衣領造型和衣袖匹配度等方面進行整體性評價,及時發(fā)現設計缺陷并實時進行修改完善。同時,還可以結合旗袍設計風格選擇不同的靜態(tài)展示場景組合,為后續(xù)的產品畫冊制作提供更加詳盡的參考依據,進一步縮短產品研發(fā)周期。
2.動態(tài)展示
人體在運動狀態(tài)下會對服裝產品提出更高的匹配度需求,因此,虛擬服裝的動態(tài)展示功能對于進一步優(yōu)化產品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LO3D設計軟件中的動態(tài)展示功能可以結合旗袍設計風格設置不同姿態(tài)的穿著模特,例如經典風旗袍衣長適中、緊身合體,在動態(tài)展示時更講究面料的懸垂感和質感。由于服裝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松量需求與動態(tài)狀態(tài)下的不盡相同,經常會出現同一件樣衣在動態(tài)展示時脫落或崩開等現象。因此,動態(tài)展示是對靜態(tài)展示的有益補充,設計師可以將動態(tài)展示過程錄制成短視頻,反復播放檢驗并修改,以達到最佳的穿著效果。
3.虛擬秀場展示
通常來說,設計師進行產品設計研發(fā)不僅需要對單件產品進行精細化設計,還需要對系列產品進行組合優(yōu)化設計,運用CLO Show Player軟件可以實現虛擬秀場展示效果。設計師可以根據不同品牌的風格定位和開發(fā)主題,設計不同的秀場背景、音樂和道具等。這種不受物質條件和空間環(huán)境限制的展示方式,不僅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料成本,還能通過快捷的設計方式、便捷地推廣方式提升產品研發(fā)效率、縮短產品研發(fā)周期,進而助推服裝產業(yè)數字化生產技術的升級迭代。
服裝數字化的發(fā)展,將會迎來人機合一的發(fā)展趨勢,將使未來服裝設計手段和服裝信息化的發(fā)展形勢走向網絡化。基于CLO3D平臺的二維參數化打板,將有效縮短旗袍功能性改良的研發(fā)周期,使產品滿足更多消費群體的需求。三維試穿和面料掃描技術的引進,將減少虛擬和現實的差距,降低旗袍創(chuàng)新設計的研發(fā)成本。旗袍模塊化虛擬設計研究對助力企業(yè)提升新產品開發(fā)效率,助力旗袍的創(chuàng)新變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