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珍 胡宏偉
摘要: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從哪些方面去修改,故先明確十條評分細則。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不會覺得無從下手。根據(jù)十條標準評定,再給學生的作文評定一個恰當?shù)牡燃墶P薷淖魑牡姆椒?,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進行互改;師生一起評改,點撥提高;佳作指導,提高鑒賞;自我再改,進行升格。通過多種方法的指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欣賞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全方面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細則;評價;點撥;升格
大家王安石,有句詩“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綠”字,他曾經(jīng)用過:滿,入,過,到等字,均覺得平淡而棄之。最后,冥思苦想最終想到了一個“綠”字,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由此可見,要想寫好文章,一定要多修改,才能出彩。而作為教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責無旁貸。學生完成作文后,不要急于批改,而是讓他們交換評改。在學生互改之后,再讓學生升格自己的作文。進行升格后的作文,大多數(shù)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從指導學生修改作文,來提升語文素養(yǎng)呢?
一、明確細則 學生互改
學生在互改作文前,一點要先明確評定細則,而后教根據(jù)細則,給學生列舉例文講明白評定細則。評分標準明確了,學生也就明白了,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應該達到哪些方面的要求。從而努力去從這些方面,把作文寫好。正如《論語》中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學生批改,評定別人的作文,能從中學習別人作文的優(yōu)點,避免了他人的缺點。學生互改作文,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生的認知,鑒賞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一篇作文滿分50分,細則如下:
格式正確,書寫工整,卷面干凈,無涂改(10分,根據(jù)學生的書寫靈活打分);錯別字、病句(用圓圈,圈出,一個錯別字0.5分,最高扣10分,此項得分是10分);病句、標點符號(用橫線畫出,一處一分,最多扣10分,此項得分10分);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結尾能否運用議論抒情、精彩的語言描寫含蓄或者直接點明文章中心。5分);看文章的選材。(材料是否圍繞中心 ,材料是否真實 ,材料是否新穎 。5分);看文章的結構安排 。(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結尾是否照應。5分);看文采。(有精彩的描寫: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恰當?shù)某烧Z、修辭手法,古典詩詞的運用。一處1分,最高給5分)
評分細則,要求學生的作文,既要做到文通字順,又要有鮮明的中心,還要有文采,才是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明確了這十個方面 ,學生在互相修改作文的同時,就有據(jù)可依。十條評分細則,對字、詞、句的修改,提高了學生語言的構建與運用能力。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古典詩詞的運用,傳承了古典文化。因此指導學生修改自己或者他人的作文,同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師生齊改 點撥提高
俗語說:“一人智短,二人見長。”師生共同參與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產(chǎn)生光華。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課堂進行,師生可以共同修改一段話或一篇文章。
例一:在《我的老師》這篇習作中,有一句話:“老師在地上撿起了一本書”。可讓學生補充修改,要求:改后能使內(nèi)容更豐富 。
生1:“張老師彎下腰在地上伸手撿起了一本書。”
生2:我們班的張老師彎下腰伸手從地上慢慢撿起了一本語文書。
生3:我們班的張老師笑嘻嘻的彎下腰,慢慢伸出手,從地上撿起了一本書,抖了抖,放在了學生的桌子上。
生4:下課后,我們班的張老師望了望地上的書,把椅子往后一滑,站起來,走到課桌旁,緩緩地彎下腰,慢慢伸出手,抓起了地上的一本書,看了看,抖了抖,放在了學生的桌子上。
通過學生的修改、補充,特別是第四個學生把“笑嘻嘻彎下腰”改為“緩緩地彎下腰”,又增添了一些動詞,把張老師撿書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要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中運用細節(jié)描寫,這樣才能使文章生動,形象。師生齊改,點撥,綜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升了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
三、自我修改 進行升格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薄皯プ∪〔摹嬎?、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互改之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再進行斟酌,最后升格提升。學生多次修改,進行升格后,大都能達到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
例文:《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原文的結尾;現(xiàn)在我才明白,原來不是因為他不服老,不愛吃好的,只因為他愛我,想給我一切最好的東西。
點評:結尾沒有點題,雖然點明了中心,但是太直白。
升格后的結尾:這次,我又走過這里,那一棟棟破舊的老房屋大多翻新了,那一棵棵蒼老的樟樹也被挖走了,一條條水泥路也變成了瀝青路。昔日的小女孩也長大了,慈祥的爺爺也已不再了。
點評:這個結尾,首尾呼應,運用排比,對比的手法,再現(xiàn)了這里的變化,表達了對爺爺?shù)臒o限懷念之情。
教師指導學生從多方面,修改作文,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取長補短,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評改作文的能力。語文老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無形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溫淑萍.改革作文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