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靜宇
(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215600)
應用圖式理論開展概念教學活動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其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為靈活應用解題中奠定堅實基礎.例如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可畫出如圖1所示的圖式.
圖1
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靈活運用圖式中的相關概念,可圍繞圖式設計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回答.
例1 酸性K2Cr2O7溶液與FeSO4反應后可生成Cr3+、Fe3+.將一定量的兩種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則加入KI的物質(zhì)的量和Fe3+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圖2
A.圖中AB段的氧化劑為K2Cr2O7
C.開始時加入的K2Cr2O7為0.25mol
D.共有1mol FeSO4被氧化
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訓練是鞏固學生所學的常用手段.一方面,引導學生認真回顧所學,嘗試著運用所學的圖式理論圍繞某一關鍵詞畫出相關的圖式.同時要求學生相互交換畫出的圖式,分析畫出的圖式是否存在漏洞,并積極改正圖式中的不足,一來更好的指引解題,二來可為以后的復習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圍繞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設計相關的訓練習題,要求學生靈活的運用畫出的圖式進行巧妙的破題,提高運用圖式解題的意識與習慣.如在進行有機物知識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官能團的性質(zhì),可要求其畫出如圖3所示的圖式,而后要求學生運用圖式解答如下習題.
圖3
例2 茚地那韋可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4所示,在關于其性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分子中含有羥基和酮羰基
B. B.1mol該物質(zhì)最多和1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C.虛線中所用碳、氧原子可能處在同一平面
D.其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與FeCl3溶液顯色
課堂小結(jié)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簡單復習,有助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與彌補學習中的不足.教學中通過教學容量的合理安排,為學生專門預留課堂小學時間,要求學生按照在課堂上的學習順序逐一的回顧所學知識,并運用圖式將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整理相關的解題思路.如在講解元素周期表時,學生課堂小結(jié)時畫出如圖5所示的圖式.
圖5
另外,為更好的應用上述圖式進行解題,可向?qū)W生展示如下習題,要求其思考、解答.
例3 X、Y、Z、Q、R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簡單陰離子和鋰離子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相同,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Q的單質(zhì)和稀硫酸劇烈反應生成X的單質(zhì).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緩慢通入RZ2氣體,溶液pH和RZ2的體積關系如圖6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圖6
A.單質(zhì)的沸點:Q>Z>X
B.X2R溶液的濃度為0.3mol/L
C.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Z>R>Y
D.將RZ2分別通入到BaCl2,Ba(NO3)2溶液中均無明顯現(xiàn)象
根據(jù)題干描述可以推出X為H,Y為C.由圖可推出Z為O,R為S.由“Q的單質(zhì)和稀硫酸劇烈反應生成X的單質(zhì)”可知Q為Na,Mg、Al2三種元素中的一種.將推導出的元素代入到A項,可知正確.B項,由圖可知336mL SO2和100mL H2S水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容易得出n(H2S)=2×0.336L/22.4L/mol=0.03mol,則100mL H2S的水溶液濃度為0.03mol/L,正確.C項,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正確.D項,將SO2通入到硫酸鋇溶液中會生成白色沉淀,錯誤.綜上選擇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