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河南省傳染病醫(yī)院(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體與免疫復合物,常累及多個臟器、系統(tǒng)。多好發(fā)于青年女性;發(fā)病率以我國偏高,約為0.1%[1]。目前有關其致病因素尚未十分明確,但認為可能與遺傳、性激素及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
SLE臨床癥狀復雜,病程遷延反復。據相關資料顯示,SLE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而感染是誘發(fā)、加重狼瘡活動的重要原因之一[2],同時亦是導致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之一。臨床上,SLE合并感染與狼瘡病情活動的表現(xiàn)較為相似,易出現(xiàn)誤診現(xiàn)象,但二者在治療方法上截然不同,若診斷不及時或診斷有誤可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進而導致其病情加重,嚴重者可直接危及生命[3-4]。故明確SLE患者發(fā)熱原因是感染還是病情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現(xiàn)階段在鑒別診斷SLE患者發(fā)熱原因上仍存在一定難度。但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與SLE合并感染存在密切關系,尤其是在全身嚴重感染時,上述指標變化更為明顯[5]。但臨床目前有關PCT、CRP聯(lián)合T淋巴細胞亞群診斷SLE并發(fā)肺部感染價值的相關報道鮮為少見。本研究回顧性分析SLE患者的臨床及血清學特點,分析PCT、CRP聯(lián)合T淋巴細胞亞群在SLE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依據。
收集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SLE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6例,女100例,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2.43S10.21)歲;SLE病程18d~20年,平均(10.02S3.09)年。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無缺損或丟失;(2)年齡>18歲,且意識清晰;(3)近1個月內無內分泌、糖皮質激素及抗生素治療史。排除標準:(1)合并先天性心臟、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2)合并肝、肺等臟器惡性腫瘤者;(3)凝血功能異常者;(4)合并嚴重心理、情感障礙疾病者。
1.2.1 標本采集與處理
空腹抽取所有受檢者5 mL靜脈血,置于無菌真空且含有促凝劑的采血管中,混勻,于4℃離心機進行離心,3000 rpm 10 min后留取上層血清,立即送檢或-20℃低溫保存待檢。
1.2.2 檢測方法
PCT采用免疫化學發(fā)光法檢測,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采用貝克曼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3+、CD3+/CD4+、CD4+/CD8+)。
計算感染率,分析感染者、未感染者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情況。臨床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分析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檢出情況。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單獨、聯(lián)合檢測診斷SLE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異性。
感染組PCT、CRP水平均顯著高于未感染組,T淋巴細胞亞群CD3+、CD3+/CD4+、CD4+/CD8+水平均顯著低于未感染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情況比較(±SD)
表1 兩組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情況比較(±SD)
注:與未感染組同一指標比較,#P<0.05。
組別 PCT(μg·L-1) CRP(mg·L-1) CD3+(%) CD3+/CD4+(%) CD4+/CD8+(%) 未感染組(n=55) 0.24±0.06 16.43±2.11 68.92±17.75 33.12±3.73 1.36±0.77 感染組(n=61) 1.91±0.54# 30.84±5.54# 49.88±4.48# 24.92±4.89# 0.82±0.11#
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檢出例數(shù)明顯低于三者聯(lián)合檢測(P<0.05)。見表2。
表2 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檢出情況比較[n(%)]
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分別68.85%、63.93%、65.57%;特異性分別為87.27%、83.64%、85.45%,組間兩兩比較無差異(P>0.05)。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86.89%、90.91%,其中敏感性明顯高于各項單一檢測(P<0.05)。見表3。
表3 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單獨、聯(lián)合檢測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斷(%)
SLE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病程以病情緩解、急性發(fā)作交替為特點。臨床相關研究顯示,由于SLE可累及較多臟器,導致患者臨床癥狀多樣,常難以區(qū)分SLE患者合并感染與疾病本身的活動[6-7]。
PCT是一種蛋白質,反應了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主要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在細胞內通過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裂解成降鈣素而具有激素活性。PCT在健康人群中呈極低水平。在細菌感染、其他病毒感染及其他炎癥疾病中,以細菌感染時,PCT水平上升最為明顯,是區(qū)分細菌性與非細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標[8]。
CRP是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是血漿中一些急劇上升的急性蛋白質,是一種非特異炎癥的標志物。與PCT類似,當機體發(fā)生感染、炎性疾病等狀況時,其水平在幾小時內會迅速上升,且上述速度、幅度、持續(xù)時間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9]。因此,PCT、CRP在鑒別診斷感染性疾病中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T淋巴細胞除是免疫反應細胞、免疫調節(jié)細胞外,還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如輔助B細胞體液免疫、分泌細胞因子等。T淋巴細胞根據其表面CD分子可分為不同亞群,如CD4+細胞可促進B、T細胞和其它免疫細胞增殖、分化,上調機體免疫功能[10]。CD8+則具有監(jiān)控和殺傷功能。CD4+/ CD8+比值是重要的免疫狀態(tài)的檢測指標。在SLE發(fā)病機制及病程中,T淋巴細胞亞群異常是目前研究重點。既往已有研究表明,在SLE合并感染時,T細胞的失衡會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11]。可作為一種炎癥指標用于細菌感染的輔助診斷。
本研究結果示,與未感染組相比,感染組PCT、CRP水平顯著上升高于,T淋巴細胞亞群CD3+、CD3+/CD4+、CD4+/CD8+水平均下降,說明 PCT、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在鑒別診斷SLE合并肺部感染中亦具有潛在價值。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上述指標對SLE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斷價值發(fā)現(xiàn)。PCT是本次研究涉及指標中診斷SLE合并肺部感染最有價值的指標,其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68.85%、87.27%。但盡管相較PCT而言,CRP、T淋巴細胞亞群敏感性、特異性較低,但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其與PC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檢測費用低、普及程度高,因此仍可作為一種較好的輔助鑒別指標。聯(lián)合三項指標后,敏感性、特異性顯著提高,且高于單一指標檢測。表明三者聯(lián)合可作為診斷SLE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T淋巴細胞亞群在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顯著異常,PCT、CRP則呈高表達,聯(lián)合檢測上述因子可提高SLE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斷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