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奉武 李國慶
(南華大學附二醫(yī)院消化內科,湖南 衡陽 421200)
血吸蟲肝硬化是血吸蟲病最為普遍的合并癥之一,而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為血吸蟲肝硬化患者病發(fā)時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1]。相關研究表明,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且出血量大,約有50%左右血吸蟲肝硬化患者死于該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對于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而言,能否快速止血并有效恢復血容量至正常水平,對降低死亡率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
現(xiàn)階段,藥物治療是為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首選治療手段[3]。生長抑素類藥物是治療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主要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單一應用生長抑素類藥物治療嚴重性的消化道大出血,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多。鑒于此,本研究選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間于我院治療的46例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奧曲肽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間于我院治療的46例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23)和研究組(n=23)。其中研究組男16例,女7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3.22S5.31)歲;9例出血量少于500 mL,14例出血量大于500 mL。對照組男14例,女9例;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1.28S6.72)歲;8例出血量少于500 mL,15例出血量大于500 mL。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皆符合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診斷標準[4];(2)均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3)臨床資料完整;(4)患者及家屬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2)精神疾病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4)由于其他原因致使消化道出血者。
(1)對照組予以奧曲肽(生存企業(yè):北京星昊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75)進行治療,用法:將100 μg奧曲肽與5%葡萄糖注射液20 mL混合,靜脈推注5 min后,以25 μg?h-1持續(xù)靜脈滴注。(2)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血凝酶(生存企業(yè):錦州奧鴻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620080428)進行治療,用法:將1 kU血凝酶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混合,靜脈滴注。(3)兩組患者皆持續(xù)治療5 d,并給予調節(jié)電解質、保肝、補充血容量等對癥支持治療。
1.3.1 臨床療效[5]
1)顯效:治療24 h后嘔血或便血癥狀完全消失,血紅蛋白、紅細胞數(shù)量維持并未下降,48 h后隱血試驗陰性,大便轉黃;2)有效:治療48后嘔血或便血癥狀較前基本消失,72 h后隱血試驗陰性;3)無效: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用藥48 h后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變,存在出血情況??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臨床相關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3.3 比較兩組患者肝功能
所有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清晨空腹下后抽取靜脈血3 mL,3000 rpm,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分離血清,置-20℃保存。采用Olympas AU5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轉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及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
1.3.4 不良反應
包括惡心嘔吐、心悸、腹痛等。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shù)±標準差(SSD)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率或構成比描述,并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例(%),n=23)
研究組輸血量、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輸血量、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SD,n=23)
表2 對比兩組輸血量、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SD,n=23)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輸血量(mL) 止血時間(h) 住院時間(d) 研究組 245.32±42.33* 19.08±2.17* 4.27±1.15* 對照組 407.36±61.28 26.73±3.41 6.42±1.22
兩組治療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顯降低,其中以研究組最為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AST、ALT、TBil水平(±SD,n=23)
表3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AST、ALT、TBil水平(±SD,n=23)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P<0.05。
組別 AST(U·L-1) ALT(U·L-1) TBil(μmol·L-1)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研究組 39.42±12.38 20.16±6.42*# 48.26±16.77 33.46±11.25*# 32.48±10.73 19.86±6.84*# 對照組 37.69±11.42 26.87±8.39# 47.91±15.79 40.59±13.27# 33.71±11.08 24.35±8.11#
兩組患者在本次醫(yī)治間都沒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及意外等狀況。研究組醫(yī)治時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共3例,其中惡心嘔吐1例,心悸1例,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04%;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2列,其中惡心嘔吐1例,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7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P>0.05)。
血吸蟲肝硬化患者由于體液原因的改變引起內臟高動力循環(huán),致使門靜脈高壓加劇,其中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門靜脈高壓常見的并發(fā)癥,患者多表現(xiàn)為嘔血或便血,機體大量的血量丟失可引起患者出現(xiàn)低血容量性休克,并誘發(fā)諸如肝性腦病等此類嚴重的合并癥,故及時止血治療尤其重要[6]。
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長抑制素八肽環(huán)狀化合物,其主要成分組成為酸醋奧曲肽、甘露醇以及乳酸,在臨床上其藥理性質與生長抑素相似,但作用持續(xù)時間更長[7]。能有效抑制患者的胃酸、胃蛋白酶、胃泌素等過量分泌,在降低患者異常的胃部分泌后,間接的降低了患者器官內的血流量,減輕患者內臟器官的負擔。血凝酶為蛋白質水解酶的一種,其可促進纖維蛋白凝塊的生成,堵塞出血點,加速止血的速度,為臨床較為有效的止血類藥物[8]。
據(jù)此,本研究給予研究組奧曲肽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探尋聯(lián)合治療能否提高治療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相似[9],證實聯(lián)合治療可顯著增加治療效果。且研究組輸血量、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究其原因為,將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可對血液的纖維蛋白原起到直接作用,在轉化成纖維蛋白后,能實現(xiàn)快速止血,降低輸血量,促進患者的恢復。
此外,血吸蟲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會嚴重受損,相關研究表明,通過ALT、AST等肝功能指標可有效反應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水平[10]。在本組研究中,通過對ALT、AST、TBil水平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治療后研究組上述肝功能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見奧曲肽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在降低出血率、消除靜脈曲張的同時不僅不會加重肝功能的損害,反而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肝功能。聯(lián)合治療時需要考慮到藥物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還對患者在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進行了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兩組不良反應情況無顯著差異,說明聯(lián)合治療后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奧曲肽與血凝酶聯(lián)合治療血吸蟲肝硬化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療效顯著,有利于縮短止血時間,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