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迅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為了推動其的進一步發(fā)展,必須做好各類交通設施建設工作,山嶺地區(qū)隧道建設便是其中之一。當前要想做好這一建設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許多,比如地形因素、施工難度等等,此次以山嶺隧道洞口段橋隧相接工程為研究對象,對其具體的施工技術展開研究,希望此次研究能夠為山嶺隧道工程建設的開展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橋隧相接;隧道施工;洞口施工
一、前言
最近幾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取得了極大發(fā)展,除了修建了更多平原道路以外,在山區(qū)也開始公路的修建。經(jīng)分析可知,通過在山區(qū)修建公路,能夠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極大便利,而在具體建設工作中,有時會遇到橋隧相接工程,若想做好橋隧相接工程建設工作,就必須對橋隧施工技術進行充分運用,確保其施工效率以及質(zhì)量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二、橋隧相接的概述
經(jīng)分析可知,有三類情況都屬于橋隧相接,第一,橋隧起點以及終點的樁號是一樣的。第二,橋隧通過短路機連接起來。第三,隧道明洞中有橋梁存在。借助橋隧相接這一手段,可以令隧道洞口的穩(wěn)定性得到充分保障,防止有山體滑坡這類情況出現(xiàn),同時它還能夠令公路附近的自然環(huán)境得到充分保護。
三、橋隧相接的主要形式
通常情況下橋隧相接的形式有以下幾類,具體而言:
1、橋梁深入隧道
當其屬于這種形式時,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預判是否應當對橋梁斷面進行縮減抑或是擴充工作,但不論是進行哪一類操作,都會促使橋梁伸進隧道之中,若是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隧道附近巖石較為穩(wěn)定,此時就可以不用進行仰拱施工,只需要運用整梁作為橋臺臺帽,如此橋梁受力面積就能夠大大提升。
2、隧道洞口進行橋臺處理
當其屬于這種形式時,可以直接在隧道洞口進行橋臺的處理。具體而言,也就是直接將橋臺建造在洞口基巖上,抑或是將其建造在洞口附近,無論選擇的建造方式是哪一種,都能夠令隧道洞口穩(wěn)定性得到充分保障。
3、短路基相接
當其屬于這種形式時,就是借助短路路基來連接隧道洞口以及橋臺。經(jīng)分析可知,其存在許多優(yōu)點,比如可以獨立受力,獨立開展施工工作,除此以外,它還能夠令施工質(zhì)量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令道路穩(wěn)定性得到充分保障。
4、隧道采用反削竹式類洞門支撐于橋梁上
在開展道路施工工作之時,會有許多因素影響橋梁的安全與穩(wěn)定,舉例而言,如果在施工期間周圍有巖石掉下來,便會令橋梁穩(wěn)定性受到極大影響。如果隧道洞口內(nèi)部以及外部的光線存在較大差距,施工質(zhì)量也會遭受影響。所以如果洞口屬于反削竹式洞口,就必須確保其下部落于橋梁上,同時上部繼續(xù)延伸,如此施工事故的出現(xiàn)幾率才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四、橋隧技術的應用實例分析
此處選擇某山地橋隧項目為研究案例展開研究,此項目中車輛行駛方向為東南方向,在其行駛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一條河流,而此處公路兩側(cè)坡度達到六十度,擁有十八米的垂直高差。在進行施工之時,需要確保隧道長度達到六十六米,寬度達到十米,高度則不能夠低于五米。同時其進口處以及橋梁長度分別為14、33米,橋梁一號蓋板深入明洞橋?qū)挾纫约伴L度分別為9米、380米。
通過對隧道進口地理位置情況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其位于一個坡度為65度的陡坡上,周圍分布有大量的強風化巖,原巖結構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在隧道進口底部位置有裂縫以及接縫大量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地質(zhì)災害,若是在河流位置進行石樁的施工,石樁也很容易被沖出。
通過建設橋隧工程,除了能夠令巖石斜坡得以減小以外,還能夠令河流污染這類問題得到有效避免,令公路隧道維護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開展基礎短路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按照路基的具體長度來對土地進行施工,在挖掘隧道之時,如果選擇橋梁深入隧道這一橋隧相接形式,施工質(zhì)量就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具體而言:
第一,在橋梁上方擁有混凝土制成的T形梁,此梯形梁的長度為三十一米。在進行施工時,需要確?;炷翗蛄洪_口位置為31米×13米,而混凝土的角度則為九十度。橋梁下方設置了基礎支柱。在鋪設隧道時,要確保其厚度達到1米。同時還要根據(jù)隧道拱以及橋梁的情況進行混凝土墻的設置,此土墻的厚度需要達到0.3米。
第二,施工單位需要對兩方面的距離進行調(diào)整,這兩方面首先是梁支架,其次是濕縫。同時還必須確保和隧道凈寬度上相比,其上部寬度更小一些,如此T形梁才能夠伸進隧道中。
為了令隧道建設質(zhì)量得到充分保障,施工期間,施工單位需要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要求來開展施工工作,并根據(jù)隧道建設監(jiān)測結果來對隧道壁變形具體規(guī)律進行分析。
五、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1、橋隧相接的施工技術控制
要想進隧道建設質(zhì)量水平得到充分保證,施工期間就必須確保橋梁連接結構足夠穩(wěn)定,同時在進口位置需要進行相關支撐的設置,防止有二次傷害事件出現(xiàn)。
在建造一號橋梁之時,第一步,需要進行梁的施工。第二步,在對隧道井進行監(jiān)測時,需要對隧道情況進行及時檢查,確保其結構足夠穩(wěn)定。第三步,完成開口孔建設工作后,需要做好填土、防水層建設工作。
2、短路基施工技術控制
施工期間為了令各類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令運輸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要選擇合理的隧道施工方案。具體而言,也就是根據(jù)基礎輻射方案來開展施工工作,確保選擇的骨料抗壓強度超過5MPa,同時其顆粒直徑不能夠超過三十厘米,輻射厚度則需要達到三十厘米。完成上述工作后,還需要將路面壓實,確保其和相關施工要求相符。
為了令路堤平整性得到充分保障,需要通過推土機等將路面壓實,確保其橫坡以及縱向邊坡的高度等符合相關要求。
3、項目施工順序
經(jīng)分析可知,此隧道的入口處河流相近,河流的流速很快,同時隧道處于斜坡之中,坡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鋼橋的建造,同時在河下游進行兩類設施的建設,這兩類設施首先是中橋一座;其次是短封閉基礎設施。在完成隧道第二層裝飾工作以后,還要進行明洞的施工。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山林隧道口段施工中,通過對橋隧相接施工技術進行充分運用,除了能夠?qū)ㄔO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以外,還能夠令建設效率以及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唐碧蕓.橋隧相接區(qū)滑坡治理設計分析[J].交通世界,2020(34):106-107.
[2]邱成虎,胡金鑫.高速公路橋隧相接段滾落石綜合處理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20,16(S2):999-1004+1010.
[3]黃成岑,李洋溢,袁通.BIM技術在橋隧相接部位方案設計中的應用[J].中外公路,2020,40(05):236-239.
[4]呂彥松.橋隧相接隧道洞口淺埋偏壓段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20(2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