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芳,杜麗紅
(高安市骨傷醫(yī)院檢驗科,江西宜春330800)
血清脂蛋白(a)屬于人體內(nèi)正常脂質(zhì)成分之一,是一類小顆粒脂質(zhì),其正常值為10~300 mg/L,主要在肝臟內(nèi)合成[1-2]。目前,血清脂蛋白(a)的臨床意義尚未明確,但普遍認為血清脂蛋白(a)的分子質(zhì)量小,易通過質(zhì)膜,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水平升高可增加心絞痛、腦出血、腦梗死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3-4]。此外,血清脂蛋白(a)水平變化也與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因素相關(guān)。也有研究[5]指出,雖然骨創(chuàng)傷不會顯著影響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心肌指標,但可導致體內(nèi)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顯升高,使血清脂蛋白(a)水平呈現(xiàn)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诖?,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脂蛋白(a)水平變化在骨創(chuàng)傷患者臨床診療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骨創(chuàng)傷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46名作為參照組。研究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0~66歲,平均(33.29±7.23)歲;糖尿病24例,高血壓22例。參照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22~64歲,平均(33.92±7.67)歲;糖尿病25例,高血壓21例。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jīng)X光片檢查或CT檢查,結(jié)合損傷部位及癥狀體征,明確診斷為骨創(chuàng)傷者;凝血功能正常者。排除標準:明確存在腫瘤者;合并肝功能受損、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者。
1.2 方法 ①血清脂蛋白(a)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檢測儀器為貝克曼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由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②血脂指標檢測: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脂生化檢測試劑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③心肌指標檢測: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K),采用貝克曼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試劑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觀察指標受傷1、3、7 d及1個月后,檢測研究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變化情況,并與參照組進行比較;比較兩組血脂指標(TC、TG、LDL-C、HDL-C)及心肌指標(CK-MB、CK)水平;多元回歸分析研究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變化與血脂指標、心肌指標的關(guān)系。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比較受傷1、3及7 d后,研究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比較(±s,mg/L)
表1 兩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比較(±s,mg/L)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n=46)受傷1 d后受傷3 d后受傷7 d后受傷1個月后參照組(n=46)血清脂蛋白(a)水平378.28±122.75a 591.67±113.29a 422.74±90.21a 157.37±91.26 137.47±88.04
2.2 兩組血清脂蛋白(a)>300 mg/L的比例比較受傷1、3、7 d后,研究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300 mg/L的比例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脂蛋白(a)>300 mg/L的比例比較
2.3 兩組血脂及心肌指標比較兩組血脂指標(TC、TG、LDL-C、HDL-C)及心肌指標(CK-MB、CK)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血脂及心肌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脂及心肌指標比較(±s)
注: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磷酸激酶
組別研究組參照組t值P值例數(shù)46 46血脂指標TC(mmol/L)3.58±0.46 3.55±0.48 0.08>0.05 TG(mmol/L)1.59±0.42 1.57±0.50 0.03>0.05 LDL-C(mmol/L)2.57±0.38 2.55±0.41 0.15>0.05 HDL-C(mmol/L)1.48±0.28 1.46±0.29 0.09>0.05心肌指標CK-MB(U/L)15.36±4.38 15.15±4.47 0.11>0.05 CK(U/L)88.27±13.94 87.64±14.03 0.31>0.05
在1963年,挪威醫(yī)學專家Berg在分離抗體時首先發(fā)現(xiàn)了血清脂蛋白(a),呈球狀,密度為1.05~1.10 g/mL、直徑為23.5~26.0 nm、分子量為(4.6~5.6)×106,是一類膽固醇含量極為豐富的特殊脂蛋白[6-7]。
脂蛋白(a)由肝臟合成,其生理功能是阻止血管內(nèi)血塊溶解,主要由遺傳決定,不受飲食、性別和年齡的影響,且與其他脂蛋白、載脂蛋白的水平無關(guān)。目前,臨床普遍認為,脂蛋白(a)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會在發(fā)病期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且隨著病情的改善而隨之下降。脂蛋白(a)結(jié)構(gòu)與低密度脂蛋白相似,可攜帶大量膽固醇并結(jié)合于血管壁上,有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水平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8]指出,腎功能不全患者體內(nèi)存在異常升高的血清脂蛋白(a),但尿液中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顯著下降,表明血清脂蛋白(a)的升高可能與排泄量減少有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受傷1、3、7 d后,研究組血清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參照組,且血清脂蛋白(a)水平>300 mg/L的比例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脂指標(TC、TG、LDL-C、HDL-C)及心肌指標(CK-MB、CK)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骨創(chuàng)傷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與心血管疾病因素無關(guān),其水平升高可能與骨創(chuàng)傷引起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有關(guān)。與正常人群相比,骨創(chuàng)傷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水平較高,其原因可能為:①血清脂蛋白(a)作為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會在機體受創(chuàng)時大量釋放,進而導致水平上升;②機體在遭受急性創(chuàng)傷時,其體內(nèi)炎性因子的過量釋放,也會在不同程度上促使機體合成大量脂蛋白(a)[9-10]。
綜上所述,骨創(chuàng)傷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與心血管疾病因素無關(guān),其水平升高可能與骨創(chuàng)傷引起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