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曲麗霞,王娜
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婦科,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婦科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高,發(fā)病率居全球第三位。2018年國際癌癥研究數(shù)據顯示,全球每年宮頸癌新增約50萬例,每年約26萬例死于宮頸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宮頸癌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臨床常采用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作為早期宮頸癌的治療手段。傳統(tǒng)開腹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的臨床療效顯著,但存在手術難度高、創(chuàng)傷大和術后并發(fā)癥多等問題。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宮頸癌的臨床治療中。從輔助性腹腔鏡發(fā)展至全腔鏡,從傳統(tǒng)多孔腹腔鏡發(fā)展至單孔,腹腔鏡宮頸癌手術正在不斷成熟,其安全性與可行性也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中得以證實。單孔腹腔鏡是腹腔鏡研究的熱點,研究報道,單孔腹腔鏡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微創(chuàng)理念下,腹腔鏡體表入路選擇對減少患者創(chuàng)傷、促進患者康復均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單孔和傳統(tǒng)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的臨床療效,旨在為宮頸癌術式的選擇提供指導,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血生化、心電圖、X線胸片等常規(guī)檢查,術前3天均予以沖洗陰道,術前6 h予以灌腸處理等。兩組患者均由同一主刀醫(yī)師完成手術,均予以吸入復合全身麻醉,手術體位均取頭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均予以常規(guī)消毒、鋪巾、導尿等操作,給予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步驟如下:①置入腹腔鏡,于患者臍下做切口,置入套管穿刺器,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無損傷抓鉗和分離鉗等器械,常規(guī)探查腹腔、盆腔。②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打開腰大肌表面腹膜和髂外血管鞘膜,切除雙側髂總淋巴結。打開髂外血管與腰大肌間隙,切除閉孔淋巴結,同法依次切除下腔靜脈、腹主動脈及其終末支淋巴結。③廣泛子宮切除術,陰道內常規(guī)置入舉宮器,腹腔鏡下將子宮推向操作側對方,近盆壁切斷圓韌帶。下推膀胱至宮頸外口3~4 cm,分離膀胱側間隙和直腸側間隙,切斷子宮動脈。游離左側輸尿管至隧道入口,鈍性分離輸尿管與隧道間隙,超聲刀分次切開隧道前葉、后葉,同法處理右側輸尿管。在直腸側窩、膀胱側窩間游離并顯露主韌帶,近盆壁處切斷主韌帶。電凝斜向離斷陰道旁組織,凝結陰道側方血管。距宮頸外口3~4 cm處環(huán)式切斷陰道壁,清除子宮、雙側附件及淋巴結。沖洗盆腔、腹腔,鏡下縫合陰道斷端,徹底止血,放置引流管。④標本處理,剖視標本,測量病灶大小及宮頸間質浸潤深度、宮頸管及陰道受累情況,記錄手術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標本送病理活檢。傳統(tǒng)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步驟如下:于臍部常規(guī)建立CO氣腹,避開腹部血管區(qū)域,于左側下腹部建立2個穿刺孔,與右側下腹部麥氏點建立1個穿刺孔,分別置入腹腔鏡、無損傷抓鉗和分離鉗等器械,探查腹腔、盆腔,余下步驟同單孔組。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3~5天拔除引流管,指導患者適當下床活動。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首次通氣時間、排便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等。②術前和術后1天,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于冰箱(-30℃)中保存待檢,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兩組患者應激指標,包括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③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術后感染、尿潴留、輸尿管損傷、膀胱陰道瘺、腹腔再出血。④使用電話回訪方式,分別在術后第6、12、24個月進行電話回訪,比較兩組患者的癌癥治療功能評價系統(tǒng)量表共性模塊(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xiàn)ACT-G),包括生理狀況(7個)、社會/家庭狀況(7)、情感狀況(6個)、功能狀況(7個)4個維度共27個條目,各條目得分之和即為總分,總分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P
>0.05)。單孔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長于傳統(tǒng)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傳統(tǒng)組,首次通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傳統(tǒng)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表1)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的比較
P
>0.05);術后1天,兩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且單孔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傳統(tǒng)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2)表2 手術前后兩組患者應激指標的比較(±s)
P
>0.05)。(表3)表3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n(%)]
P
>0.05)。術后6、12、24個月,兩組患者FACT-G評分逐漸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4)表4 手術前后兩組患者FACT-G評分的比較(±s)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早期常表現(xiàn)為陰道出血、陰道排液,晚期則以病灶侵犯盆腔、輸尿管或直腸等組織誘發(fā)尿頻尿急甚至輸尿管梗阻。手術是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由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存在手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及術后并發(fā)癥多等問題,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應用于宮頸癌的治療。目前,國內外開展宮頸癌微創(chuàng)手術多以傳統(tǒng)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為主,單孔術式開展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tǒng)組相比,單孔組患者手術時間更長、術中出血量更少,但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無明顯差異,表明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盡管延長了手術時間,但具有術中出血量更少的優(yōu)點,淋巴結清掃能力也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當。本研究單孔腹腔鏡的手術時間,與既往一項關于單孔腹腔鏡治療宮頸癌療效研究的中位手術時間(237 min)相似,這可能是因為單孔腹腔鏡手術無法直接從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中借鑒,該術式除要求術者具備充足的解剖知識外,還要求手術操作時充分暴露術野。因此,術者不僅需要左手進行牽拉,還必須借助其他途徑進行暴露,操作難度較大。此外,所有器械經同一孔道置入易產生平行共軸效應,導致操作三角丟失,因此手術時間更長。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腹腔鏡操作孔更少,對機體創(chuàng)傷更小,因此術中出血量更少。盡管單孔腹腔鏡操作孔更少,術野顯露較傳統(tǒng)組更差,但由于手術醫(yī)師具有良好的宮頸癌腹腔鏡盆腔淋巴結清掃手術經驗,因此,能保障單孔腹腔鏡手術效果能達到與傳統(tǒng)手術相同的淋巴結清掃效果。
本研究進一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組相比,單孔組患者術后首次通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表明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更有利于促進宮頸癌患者的術后恢復。兩組患者術后尿管拔除時間無明顯差異,表明腹腔鏡宮頸癌手術術后尿管留置時間與手術入路不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單孔腹腔鏡和傳統(tǒng)腹腔鏡在手術均切斷了宮頸向腹內側發(fā)出的膀胱分支,影響了膀胱神經支配,易導致患者排尿障礙,因此兩種術式患者術后尿管拔除時間無明顯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住院費用無明顯差異,表明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較傳統(tǒng)腹腔鏡術式并未增加手術費用,這與前者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均有關。
CRP是機體在受損或受感染情況下急劇升高的蛋白質,IL-6是一種常見的促炎細胞因子,可直接反映機體應激水平,已成為臨床評估機體應激反應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天,兩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且單孔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傳統(tǒng)組,表明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更有利于減輕宮頸癌患者的應激反應。這可能是因為兩組患者均可發(fā)生手術應激反應,盡管單孔腹腔鏡手術的時間較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更長,但術中出血量更少、創(chuàng)傷小、應激反應程度輕。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無明顯差異,術后6、12、24個月的FACT-G評分亦無明顯差異,表明盡管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的手術難度更大,手術時間更長,但并未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對宮頸癌患者治療能力、生活質量改善能力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同。但婦科腫瘤手術較為復雜,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腹腔鏡手術對術者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由傳統(tǒng)多孔腹腔鏡手術過渡至單孔腹腔鏡手術,是目前每名婦科手術醫(yī)師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此外,本研究中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療效與婦科腫瘤手術術者的經驗有關,因此,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需建立在成熟的婦科腫瘤手術之上。此外,本研究屬于回顧性研究,臨床觀察指標有限,尚需開展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進行驗證。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盡管延長了手術時間,但術中出血量更少、應激反應輕微,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且不會增加手術費用,對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