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森,杜昆利,劉小娟
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外科,西安 710032
胃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是全球第4大常見腫瘤,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上升,并趨于年輕化,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中國是胃癌高發(fā)地區(qū),每年胃癌新發(fā)例數(shù)和病死例數(shù)均居全球前列,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胃癌發(fā)生機制,探尋可以早期診斷預測胃癌發(fā)生發(fā)展的生物學指標,具有重要的臨床實際意義。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1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2,CDK12)屬于CDK的一種,在調控DNA損傷和應激損傷的細胞應答基因轉錄方面發(fā)揮特定作用。近年來關于CDK12過表達在多種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胰腺導管癌等中已有報道。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基因產(chǎn)物是與腫瘤風險相關的重要蛋白,可催化單鏈斷裂的堿基切除修復步驟,在人類癌變DNA修復系統(tǒng)和維持基因組的完整性方面起關鍵作用。早期研究已報道PARP1
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易感性有關,同時攜帶PARP
-1940Lys/Arg和PARP
-1762Ala/Ala+Val/Ala基因型的個體患胃癌的風險是野生型攜帶者的4.2倍,但近年來關于PARP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達研究少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檢測胃癌組織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中CDK12、PARP1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表達水平與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探究其臨床意義。選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行手術切除治療的76例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取其胃癌組織標本及相應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標本(距離腫瘤組織>5 cm)。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胃癌;②均為首次治療,接受胃癌根治術,且術前未行放療、化療或其他抗腫瘤治療;③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原發(fā)腫瘤;②不配合隨訪。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CDK12
、PARP1
mRNA在胃癌組織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中的表達差異進行比較。1.2.2 免疫組化法檢測胃癌組織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中CDK12、PARP 1蛋白表達將石蠟組織標本以4 μm切片,進行脫蠟、水化處理,采取免疫組化EnVision兩步染色法檢測CDK12、PARP1蛋白表達情況,方法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一抗采用兔抗人CDK12多克隆抗體、兔抗人PARP1多克隆抗體(均購自美國Sigma公司),二抗采用羊抗兔CDK12、PARP1(均購自美國Abcam公司),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顯色,蘇木素復染,脫水、透明、封片。以已知陽性切片標本為陽性對照,采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結果判定根據(jù)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所占比例進行評分。①按染色強度評分:無染色為0分,淺黃色為1分,黃色或黃棕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②按陽性細胞所占比例評分:無陽性細胞為0分,<25%為1分,25%~49%為2分,50%~74%為3分,≥75%為4分。兩種評分方法得分的乘積為最終結果,以最終結果>2分為陽性表達(+),≤2分為陰性表達(-)。
所有胃癌患者術后均行電話隨訪或門診隨訪,隨訪自手術后第1個月起,截至2020年3月或患者死亡(8~60個月)。第1~2年每1~3個月隨訪一次,第3~4年每6個月隨訪一次,之后每年隨訪一次。觀察胃癌患者在隨訪結束時及隨訪過程中的生存狀況,分析CDK12、PARP1蛋白表達情況與患者生存的關系。
n
=415)中CDK12
mRNA表達水平為19.17(12.47,24.73),高于正常胃黏膜組織(n
=34)的 9.41(7.52,11.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
=10.265,P
<0.05);胃癌組織(n
=415)中PARP1
mRNA表達水平為65.37(50.09,88.61),高于正常胃黏膜組織(n
=34)的35.63(28.15,42.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
=17.923,P
<0.05)。GEPIA數(shù)據(jù)庫顯示,胃癌組織(n
=408)中CDK12
、PARP1
mRNA表達水平分別為(4.17±0.63)、(5.92±0.78),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組織(n
=211)的(3.12±0.42)、(4.23±0.5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21.827、27.643,P
<0.05)。胃癌組織中CDK12
mRNA和PARP1
mRNA水平呈正相關(r
=0.15,P
=0.003)。χ
=63.195、63.459,P
<0.01)。圖1 胃癌組織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中CDK12和PARP 1蛋白表達情況(免疫組化法,×400)
P
>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情況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CDK12和PARP1蛋白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1)表1 不同臨床特征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CDK12和PARP 1蛋白表達情況的比較( n=76)
χ
=10.980,P
=0.001);PARP1蛋白陽性表達患者5年生存率為32.31%(21/65),明顯低于PARP1蛋白陰性表達患者的81.82%(9/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
=7.691,P
=0.006)。(圖2、圖3)圖2 CDK12蛋白陽性表達( n=62)與CDK12蛋白陰性表達( n=14)胃癌患者的生存曲線
圖3 PARP 1蛋白陽性表達( n=65)與PARP 1蛋白陰性表達( n=11)胃癌患者的生存曲線
P
<0.01)。(表2、表3)表2 胃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Cox回歸分析
表3 胃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CDK12
或cyclin K
導致細胞對DNA損傷反應敏感,提示CDK12/cyclin K在DNA損傷修復(DNA damage repair,DDR)及損傷應答中起重要調控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CDK12蛋白表達水平與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與Ualcan、GEPIA數(shù)據(jù)庫中CDK12
mRNA表達趨勢一致,然而未觀察到CDK12蛋白表達與胃癌患者年齡、性別的相關性,可能基因與蛋白水平存在一定差異。C-C趨化因子配體21(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1,CCL21)可能是 CDK12的下游效應基因,CCL21可調節(jié)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生物學功能,誘導免疫應答激活,與腫瘤浸潤和淋巴結轉移有關,推測CDK12可能通過CDK12/CCL21通路參與胃癌腫瘤細胞的惡性功能調節(jié)和免疫微環(huán)境調節(jié),影響胃癌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侵襲轉移過程,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PARP1是PARP家族表達最豐富、研究最多的一種,由N末端的DNA結合域(DNA-binding domain,DBD)、中間的自身修飾結構域(self modification domain,SMD)和C末端的催化結構域(catalytic central domain,CCD)組成,PARP1通過DBD中的2個鋅指結構識別單鏈或雙鏈斷裂DNA并與之結合發(fā)揮修復作用。生理狀態(tài)下的PARP1活性較低,當接收到機體應激信號時可引起生物活性增加,感知并轉導不同信號,通過磷酸化、乙?;?、泛素化或糖基化修飾作用與相應靶蛋白結合,參與DNA修復、基因轉錄、基因組完整性維持、細胞分裂凋亡、炎性因子表達等生理過程。國內學者張頂頂?shù)妊芯繄蟮溃琍ARP1在激活后,與DNA結合可調控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炎性因子表達,通過上調血管壁外膜炎癥反應參與調控顱內動脈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破裂,揭示了PARP1與炎癥因子的作用關系。另有研究指出,PARP1過度激活會導致染色體DNA大量斷裂,并觸發(fā)一種固有的依賴于PARP1的細胞死亡程序,該程序廣泛存在于多種器官系統(tǒng)中。本研究結果顯示,PARP1主要表達于胃癌組織細胞的細胞核中,其在腫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組織,推測胃癌組織及細胞中PARP1細胞死亡程序被過度激活,DNA遭到大量破壞,細胞周期調控異常,使得腫瘤細胞過度增殖,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另外,PARP1蛋白表達與胃癌組織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結轉移有關,表明PARP1可能參與胃癌細胞侵襲、轉移過程。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組織中CDK12和PARP1表達呈正相關,與GEPIA數(shù)據(jù)庫中CDK12
mRNA和PARP1
mRNA在胃癌組織中表達趨勢一致,推測二者可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調控DNA的轉錄,參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進程,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清楚。生存分析結果顯示,CDK12、PARP1蛋白陽性表達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明顯低于陰性表達患者,Cox分析顯示CDK12蛋白、PARP1蛋白陽性表達是影響胃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表明CDK12、PARP1表達與胃癌患者生存預后有關,可能作為提示胃癌患者預后不良的潛在生物標志物。有研究顯示,PARP抑制劑對治療CDK12
缺失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或可對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因此關于兩者的具體作用機制有待后續(xù)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CDK12、PARP1蛋白在胃癌組織中呈高表達,其表達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結轉移及不良預后有關,二者可能共同作用在基因轉錄水平參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