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旭,王貞珍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 230039)
近年來,漢語學界對雙音詞“說是”和結構“X的是”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關于雙音詞“說是”的研究有呂為光[1]、李治平[2]、曹秀玲[3]等;關于“X的是”的研究有祁峰[4]、李宗江[5]、周明強[6]、魯瑩[7]等。已有“X的是”的研究大多都是語法層面的短語研究,其中“X”都是多音節(jié)的,比如“幸運的是”“重要的是”“令人遺憾的是”“沒想到的是”等,而詞匯層面的三音節(jié)詞“X 的是”(即“X”為單音節(jié))的研究較少,主要有:王建軍[8]、劉志富[9]關于“有的是”歷時來源的研究;李強對習語構式“多的是”動態(tài)語義浮現的研究[10];李思旭、王貞珍對原因連詞“為的是”的句法語義及詞匯化的研究[11]。本文將研究三音節(jié)構詞圖式“X 的是”中的另一個成員——“說的是”。
“說的是”在日??谡Z中經常使用,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說話者對其想法或對某一現象作進一步解釋說明的“說的是”,語義固化程度較低,如例(1)。二是說話者對前者的說法表示肯定贊同的“說的是”,如例(2),此例中的“說的是”已經有所固化,《現代漢語八百詞》將其看成是習用語,表示同意對方的話[12]。
(1)記得當時上映過一場叫《無名島》的電影,說的是幾名解放軍水兵依靠游泳上了一個無名海島,并最后機智勇敢地戰(zhàn)勝了敵人的故事。(1998 年《人民日報》)
(2)上官金虹道:“若要殺這人,還不如殺那條狗?!饼垏[云又怔了怔,賠笑道:“大哥說的是,這人的確連狗都不如?!保ü琵垺缎±铒w刀》
到目前為止,習用語“說的是”的專文研究還沒有,即使在討論“X 的是”的文章中也找不到任何論述,因而非常值得進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從語義篇章功能、句法特征和歷時演變三個方面,對肯定贊同義的習用語“說的是”作嘗試性的探討,最后比較了習用語“說的是”與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之間的差異。
習用語“說的是”在形式上已經固化為一個整體,中間不能插入其他修飾成分。語義上表示同意對方的話,且?guī)缀醵加迷趯υ捳Z境中。例(3)“說的是”表示周芷若對前面丁師姐說她不夠做掌門條件的認同。例(4)“說的是”表示姜家大少奶奶同意前面姜老夫人所說的“眉如彎弓……可保夫君安康”這句話。
(3)只聽得一個女子聲音說道:“你是本門最年輕的弟子,論資望,說武功,哪一樁都輪不到你來做本派掌門?!敝苘迫艟従彽牡溃骸岸熃阏f的是,小妹是本門最年輕的弟子……”(金庸《倚天屠龍記》)
(4)新郎的母親姜老夫人點頭說,“眉如彎弓,目如鳳鸞,耳如垂珠,口如淡砂,都是吉相,可保夫君安康。”“老太太說的是,三兄弟得了福人保佑準能好了病,老太太就等著抱孫子吧?!毙吕傻拇笊┙掖笊倌棠谈铰曊f。(尤鳳偉《石門絕唱》)
習用語“說的是”表示說話者同意對方的意見或觀點,因而帶有說話者的個人主觀性。語言的主觀性主要體現在說話人的視角、情感以及認識三個方面[13],而這三個方面又不是全然獨立的,它們互相聯系,經常交織在一起,“說的是”的主觀性也是如此。例(5)卓東從自身的認識出發(fā),結合對客觀事實的觀察發(fā)現的確“來得越早,看得越多”,從而贊同朱堂主說的話,具有強烈的主觀性。例(6)朱老忠從自己的視角出發(fā),對大侄子江濤的觀點“不圖錢不圖利,就是爭這一口氣”表示贊同,帶有較強的主觀性。
(5)“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既然來定了,為什么不早點來?”“是,朱堂主說的是,是早點來的好?!保ü琵垺队⑿蹮o淚》)
(6)江濤說:“不管三七二十一,回去再跟我爹說說,咱硬安殺豬鍋,不圖錢不圖利,就是爭這一口氣!”朱老忠聽得江濤說,把拳頭一伸,說:“大侄子說的是,既是這樣,走,咱去找你明大伯商量商量?!保罕蟆都t旗譜》)
習用語“說的是”還可表示對事件的確信程度,即人們對所獲得的信息是否相信,因而具有傳信功能[14]。例(7)“說的是”表示老實和尚對姑娘所說的話表示贊同,相信姑娘的話,所以按照姑娘說的話去做。例(8)“說的是”表示陸掌珠相信媽媽所說的“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贊同媽媽的觀點。
(7)牛肉湯冷冷道:“他這樣的人,多死一個少一個,你還不動手?”老實和尚道:“姑娘說的是,和尚這就動手。”(古龍《陸小鳳傳奇》)
(8)不吳桂芬感慨地搖了搖頭,說:“不能讓那些忘恩負義的東西以為用錢就能買到他良心的平坦。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才是我們的主要意思。掌珠,你說呢?”陸掌珠連連點頭,“媽說的是。誰稀罕那狗雜種的臭錢?!保ǔ乩颉赌阋詾槟闶钦l》)
“說的是”多位于句首或句末,有時還可以單獨使用,具有話語應對和話語銜接兩種功能。在表達話語應對功能時,“說的是”表示應答者贊同說話人的觀點,如:
(9)李巖趕快解釋說:“……古人把爭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穩(wěn)據中原,才能定鹿死誰手?!迸=鹦桥牧艘幌率终疲f:“說的是,說的是。我平日與獻策也曾如此議論。務請闖王俯采此議,作為當前用兵方略?!保ㄒρ┷蟆独钭猿伞罚?/p>
(10)迫擊炮丘照心中不忿,就頂他道:“你長頸鹿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咱們工農政府的施政綱領,自然是咱們自己來實行,還要憑什么別的誰呢?”茅通馬上應和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就是這個心意”(歐陽山《苦斗》)
一個簡單的對話結構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說話者發(fā)出的引發(fā)語,二是應答者發(fā)出的應答語。上述例句中,“說的是”則是應答語,表示對前一說話者的看法、推測、判斷的贊同。兩例都是連用兩個“說的是”,增強了肯定贊同的語氣。另外,重疊使用比單獨使用給人感覺態(tài)度更誠懇,語氣也更謙恭。
“說的是”的話語銜接功能主要體現在,“說的是”所銜接的兩個句子之間通常為因果關系,即后續(xù)語Y 是對前導語X 正確的原因進行詳細闡述。例(11)“程長順”先用“說的是”肯定“方六”的觀點,然后把“方六”說的話重復了一遍。例(12)“說的是”是對“老明哥”的觀點表示贊同,后面舉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來進一步解釋贊同的原因。
(11)方六直跟大家說,“咱們整整受了八年罪,天天提溜著腦袋過日子。今兒個干嘛不也給他們點兒滋味兒嘗嘗?就說不能殺他們,還不興啐口唾沫?”一向和氣順從的程長順,同意方六的話?!罢f的是,不打不殺,還不興沖他們臉上啐口唾沫?”(老舍《四世同堂》)
(12)朱老明瞇瞪瞇瞪眼睛,說:“兄弟!你甭哭了,身子骨兒又不好,萬一哭得好兒歹的,可是怎么著?這會兒千斤的擔子擱在你身上!”朱老忠也說:“老明哥說的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你要好不了,一家子可是怎么辦?”(梁斌《紅旗譜》)
“說的是”的句法位置分布比較靈活,可以有句首、句中、句末,分別如例(13)(14)(15),但分布在句中和句末的情況更普遍一些。
(13)說的是,那些正兒八經的招牌,眼前也不知過過多少,我還真回想不起來。(1993年《人民日報》)
(14)龍嘯云又怔了怔,賠笑道:“大哥說的是,這人的確連狗都不如?!保ü琵垺缎±铒w刀》)
(15)謝遜道:“常言道得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己不傷人,人便傷己。那趙敏如此對待咱們,咱們便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睆垷o忌道:“義父說的是?!保ń鹩埂兑刑焱例堄洝罚?/p>
此外,“說的是”還可以單獨使用,主要是在應答語中,表示對前者觀點的贊同,如:
(16)“我不年輕了,所以有沒有好男人對我來說無所謂了。我只想跟他講出個道理,凡事都有道理?!薄罢f的是?!保ㄆてぁ秹暨h書城》)
表示肯定贊同義的“說的是”在具體使用中,會受到一些語法上的限制,主要體現在跟人稱代詞的搭配共現上?!罢f的是”前面多為第二或第三人稱代詞,不能是第一人稱代詞,如例(17)中的“他”和例(18)中的“你”。這主要是因為“說的是”一般表示對他人觀點的贊同,但是說話人不能自己贊同自己的觀點,所以不能是第一人稱。
(17)他說的是,既然見到了王語嫣,她的聲音笑貌、一舉一動,便即深印在心。(金庸《天龍八部》)
(18)你說的是,如果我衣冠齊全,還想得出辦法推托一下;如今這副樣子,讓他進來看見,可就賴也賴不掉了。(卜伽丘《十日談》)
“說的是”還可以后接語氣詞“啊、呀、呢、嘛”等,在表示贊同對方所說話語的同時,還帶有說話者自己的語氣。比如例(19)中的“說的是??!”就帶有感嘆的語氣。
(19)甲:給錢的這位一聽:我怎么這么倒霉哪。
乙:說的是?。。T不異、劉英男《中國傳統相聲大全》)
(20)“我不曉得他留下那些錢做啥?死了能帶著鈔票去見閻王嗎?”“說的是呀,有錢的人總是吝嗇,有時連給人擔個保都不肯?!保ㄖ芏摹渡虾5脑绯俊罚?/p>
(21)郭:其實你爺爺糊涂,還不如一塊兒唱戲去呢。
于:說的是呢。(馮不異、劉英男《中國傳統相聲大全》)
在表示贊同對方觀點時,“說的是”還可以連續(xù)重復使用,從而增強贊同的語勢。如:
(22)胡雪巖懇切地說:“杭州百姓的禍福,都在薌翁手里,目前多保存一分元氣,將來就省一分氣力!”“說的是,說的是!”蔣益澧搓著手,微顯焦灼。(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23)毛遂這一番話,真像一把錐子一樣,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臉紅了,接連說:“說的是,說的是?!保忣U《中華上下五千年》)
習用語“說的是”最早出現在元代的口語文獻中,此時“說的是”的結構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X 說的是”,如下面兩例中,“說的是”均放在第二人稱代詞“你”的后面,表示贊同前面所說的話。
(24)“休跌了孩兒。那一日吃了一跌,額頭上跌破了,娘子見了時,聒噪難聽?!薄澳阏f的是?!保ㄔ稑阃ㄊ隆罚?/p>
(25)“還有五百多里。若天可憐見。咱們身子平安。再有五六日可以到了?!薄澳阏f的是?!保ㄔ独掀虼笮箩尅罚?/p>
另一種是“說的是”單獨使用,但是結合語境,我們可以補出它前面的主語:例(26)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可補出主語“你”;例(27)表示同意“你”的建議“等到天明再走”,也可補出主語“你”。
(26)“今年錢鈔艱難,京里也沒甚麼買賣。遭是我不去,往回二千里田地,到那里住三個月,納房錢空費了?!薄罢f的是。不去的倒快活,省多少盤纏?!保ㄔ稑阃ㄊ隆罚?/p>
(27)“既這般路上有歹人。咱們又沒甚麼忙勾當。何必要早行。等到天明。慢慢的去怕甚麼?!薄罢f的是。依著你。天明了再走罷?!保ㄔ独掀虼笮箩尅罚?/p>
明代,“X 說的是”與“說的是”單獨使用的頻率差距大大縮小,二者并存。例(28)“說的是”表示狄希陳贊同素姐所說的話,慢慢商議。例(29)“說的是”單獨使用,表示兩個公人同意宋江的話,趕快走。
(28)素姐道:“我怕他生氣,我就不說了!”狄希陳道:“你說的是,咱慢慢商議?!保鳌缎咽酪鼍墏鳌罚?/p>
(29)宋江聽罷,對公人說道:“這般不巧的事,怎生是好?卻又撞在他家投宿,我們只宜走了好?!眱蓚€公人都道:“說的是,及早快走。”(明《水滸傳》)
清代,“X 說的是”與“說的是”單獨使用的情況仍然并存。以下兩例中的“說的是”都表示贊同對方的話。
(30)素臣道:“隔墻有耳,沈兄怎這樣口敞?”云北道:“文爺說的是,小人失言了!因這殺才放肆可惡,一時漏出話來!”(清《野叟曝言》)
(31)還是陸葆安道:“大人須先稟知中丞,再寄稟到安大人營中,然后再請歐兄們出監(jiān),方是道理?!碧锎笕诵Φ溃骸罢f的是,是我太性急了?!保ㄇ濉秱b女奇緣》)
民國時期,“說的是”單獨使用的情況已不存在,只有“X說的是”這一種結構存在。下例中“說的是”表示楊崇伊贊同上文中榮祿的觀點。
(32)榮祿道:“果然他們要兵圍頤和園么,那不是造反是什么?皇帝也真不懂事,做了主子,恁這班草茅新進,胡行亂做,也不禁止禁止!”楊崇伊道:“中堂說的是,就懇中堂快到頤和園去?!保駠段渥谝菔贰罚?/p>
為了能夠更好地呈現習用語“說的是”兩種結構的發(fā)展情況,我們結合北大CCL 古代漢語語料庫,統計了它們在各個朝代的具體使用情況,如表1:
表1 習用語“說的是”兩種結構的歷時使用情況
可見,“X 說的是”從元代開始出現到清代,大體上呈現穩(wěn)定發(fā)展的狀態(tài),而“說的是”單獨使用的情況出現逐漸減少的趨勢。并且從整體上來看,“X說的是”結構的使用頻率要遠遠高于“說的是”單獨使用的情況。直到現代漢語,這兩種用法依然同時存在,并且語義上依舊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或意見”。此外,“X說的是”與“說的是”之間可能存在著演化關系?!罢f的是”最初位于“X說的是”句式中,置于小句句末,作“X”的謂語。當主語“X”承前省略后,就變成“說的是”單獨使用。
通過檢索北大CCL 古代漢語語料庫,我們發(fā)現習用語“說的是”沒有從短語到詞的歷時演變過程,而是直接成詞。于是,我們從與其語義、結構類似的三音節(jié)詞語為突破口,發(fā)現“說的是”有兩個可能的歷時來源:來源于“說底是”或來源于“說得是”。
一是習用語“說的是”來源于“說底是”。“說的是”里的“的”為結構助詞,助詞“的”早期形式有“底”“地”。石鋟認為結構助詞“的”在宋代已有用例,且從宋代開始逐漸成為“底”的書寫形式[15]。我們在北大語料庫中只搜索到“說底是”,其表示肯定贊同義的用例最早出現在南宋,如例(33)。習用語“說的是”最早出現在元代,如例(34)。因此我們認為“說的是”是由“說底是”演變而來的。
(33)先生又曰:南軒只說五峰說底是,致堂說底皆不是,安可如此!(南宋《朱子語類》)
(34)若出外時候。也與你們一般的。大哥說的是。俗話說。慣曾出外偏憐客。自己貪杯惜醉人。果然不錯。(元
《老乞大新釋》)
除了以上歷時時間上的驗證,“說的是”來源于“說底是”還有語音上的證據。《廣韻》中,“的”是錫韻端母(都歷切),“底”是薺韻端母(都禮切)。由于近代入聲消失,濁音清化,因此它們變得音同或音近了?!吨性繇崱分?,“的”“底”歸齊微韻母。因此,從語音上來說,“的”在元代有條件繼承“底”的用法。那么,從“說底是”發(fā)展出“說的是”,就非常有可能了。
二是習用語“說的是”來源于“說得是”?!罢f得是”在南宋時期就出現了表示贊同的用例,“說的是”表同意、贊同的語義最早出現在元代,且這一時期結構助詞“的”大量出現,繼承了“得”的用法,可與“得”通用。因此,從“說得是”演變出“說的是”就很有可能了。
(35)所以弦歌教武城,孔子便說他說得是。這也見子游高處。(南宋《朱子語類》)
(36)正淳言:“性之四端,迭為賓主,然仁智其總統也?!痹唬骸罢f得是?!贝笱?。(南宋《朱子語錄》)
“說的是”來源于“說得是”,還有語音上的證據。《廣韻》中,“的”是錫韻端母(都歷切),“得”是德韻端母(多則切),同樣遵循近代入聲消失,濁音清化的規(guī)律,兩者的語音在后來逐漸趨同了?!暗谩痹谠蚺c“的”讀音相同,書面上可寫作“的”,這為“說的是”代替“說得是”提供了語音基礎。
另外,從語義上來看,習用語“說的是”中的“是”應該理解為形容詞語素,“說的是”表示上文所說的內容是正確的,進而引申出表示贊同對方的觀點?!罢f得是”中的“是”也應該理解為形容詞語素,整個結構是個中補短語,表示對方的話說得正確。這就為“說得是”演變?yōu)椤罢f的是”提供了語義基礎。
表示贊同對方觀點且結構類似的三音節(jié)詞語,除了上面已討論的“說底是、說得是”,還有“說的對、說得對”“講的是、講得是”等,那么這幾個詞有沒有可能成為“說的是”的來源呢?通過檢索北大CCL古代漢語語料庫,“說的對、說得對”表示贊同的語料最早都是出現在清末,如:
(37)傻英雄說道:“黃三哥,我李四大爺咬牙傻嘴,他必然是疼徒弟呀……咱們哥兒倆直奔方宅,要得心腹事,但聽背后言?!比隣斦f道:“你說的對,咱們不認得方家村哪?!保ㄇ濉度齻b劍》)
(38)菊文龍心中不服,就接口道:“你知道你試說說看,現在小西天的事怎么樣了?如若說得對,吾方才佩服你。(清《續(xù)濟公傳》)
“講得是”表示贊同的最早語料出現在明代,且僅有一條,如例(39)?!爸v的是”最早表示贊同的語料出現得更晚,在民國時期,如例(40)。
(39)大仙道:“你認得的是云路。圣僧還未登云路,當從本路而行?!毙姓叩溃骸斑@個講得是,老孫雖走了幾遭,只是云來云去,實不曾踏著此地?!保鳌段饔斡洝罚?/p>
(40)門上道:“臟也罷,潔也罷,都統這么吩咐呢。”胡老爺忙應道:“是是,大爺講的是。我引她們那邊去是了?!保駠肚宄厥贰罚?/p>
表贊同的習用語“說的是”從元代就已經出現,但是表示贊同的語料,“說的對”“說得對”最早出現在清末,“講得是”最早出現在明代,“講的是”最早出現在民國時期。從時間上來看,“說的對、說得對”“講的是、講得是”都晚于“說的是”,所以“說的是”不可能從它們演化而來。
習用語“說的是”可以分布在句尾,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不可以。習用語“說的是”可以用來單獨成句,表示贊同對方所說的話,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不可以。習用語“說的是”固化程度較高,“說的”和“是”之間不允許有短暫停頓,如例(41)。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由于固化程度較低,“說的”與“是”之間允許有短暫的停頓,如例(42)。
(41)張松溪冷笑道:“他們可把武當門人瞧得忒也小了。”張翠山道“四哥說的是。咱們怎么辦?”(金庸《倚天屠龍記》)
(42)關于古龍作品英雄無淚,我寫過兩個人物的帖子,說的是釘鞋和高漸飛,可是依然覺得意猶未盡。(古龍《英雄無淚》)
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在“說的”和“是”中間,既可以添加上名詞性成分(“說的事情是”),也可添加助動詞(“說的應該/可能是”)或副詞(“說的或許/也許/一定是”)。添加后“說的是”所在句子的意思幾乎沒有變化,仍表解釋說明。習用語“說的是”若在“說的”和“是”之間插入名詞性成分,不再表示贊同別人的觀點和意見,而且會使句子在語義上變得不完整,句子不能成立。如:
(43)那一晚胡大爺叫閻基去說三件事。第一件說的是胡苗范田四家上代結仇的緣由。第二件說的是金面佛之父羽田相公之父的死因。第三件則是關於闖王軍刀之事。(金庸《雪山飛狐》)
(44)“那是陽光反射的緣故?!薄澳f的是。我眼見那些飛機要落到多摩河上,忽然發(fā)現河對岸出事了?!保ùǘ丝党伞渡鸀榕恕罚?/p>
例(43)中兩個“說的”和“是”之間均可以插入名詞“事情”,“說的是”仍表示對前面所說事件的解釋說明。例(44)中“說的是”表示后者贊同前者所說的原因,“說的”和“是”之間不能插入任何成分,若插入“原因”,句子就變成“您說的原因是”,整個句子邏輯上不通順,不能成立。究其根本,應該是添加名詞性成分后,導致“說的是”失去了習用語的性質,而句子的句法語義也都發(fā)生了變化。
習用語“說的是”僅用于對話語體,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既可以用于對話語體,如例(45),也可以用于敘述語體,如例(46)。
(45)妻子見丈夫在剪報紙,好奇地發(fā)問。丈夫答道:“我剪的是一篇有趣的報道,說的是一位男人因妻子老搜他的口袋而最終離婚?!保ā蹲x者》(合訂本))
(46)“將相和”原是中國京劇的傳統劇目,說的是中國古代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和丞相藺相如團結振邦的故事。(1994年《報刊精選》)
綜上所述,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與習用語“說的是”在句法上的差別,可歸納如表2:
表2 解釋說明“說的是”與習用語“說的是”的句法分布差異
除了以上句法語義方面的差異外,習用語“說的是”與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在使用頻率方面的差異也很明顯。在北大語料庫中搜索“說的是”,其中習用語“說的是”共有218條古代漢語語料和70 條現代漢語語料,可見從古到今,習用語“說的是”的使用頻率變少了。相反,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共有17條古代漢語語料和456條現代漢語語料,可見從古到今,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的使用頻率增加了。
習用語“說的是”與解釋說明標記“說的是”之間為什么會此消彼長,這一現象背后的動因又是什么呢?習用語“說的是”的使用頻率減少,主要跟具有相同功能“說的對”“說得對”的使用頻率增加有關。在北大CCL 古代漢語語料庫中,同樣表示肯定贊同義:“說的對”只有4條例句,都出自清代小說,如例(47)(48);“說得對”有44 條例句,最早也是出現在清朝,民國繼續(xù)使用,如例(49)(50)。
(47)金頭虎是奸滑壞,鐵飛龍是做官心盛,遂說道:“你說的對,我在前頭,你在后頭跟著我?!眲偃隣數闪私痤^虎一眼。(清《三俠劍》)
(48)馬玉山羞惱成怒,說:“這馬褂不是你盜的,定有內奸?!憋w云在一旁說:“老寨主說的對。”(清《彭公案》)
(49)霍秉齡說:“你就把他撂一個月四十天,打聽打聽,如果他的辦差官都找不著他,散了伙,皇上家也不追查,那時再把他一殺,這件事有多干凈!”戴魁章說:“兄長說得對。”(清《彭公案》)
(50)他把彭伯言叫過來低聲囑咐:“賢弟,你趕緊如此這般地去做,只要這個傻大個兒一死,諒那兩個小輩就好對付了?!迸聿渣c頭:“兄長說得對,我也是當事者迷。”(民國《雍正劍俠圖》)
在北大CCL 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同樣表示肯定贊同義:“說的對”有300多條例句,“說得對”有近900條例句。
(51)鄧小平回答說:“查先生說的對。國內人民的主要意見也是這樣。這次六中全會……就是要保證我國政策的連續(xù)性。”(1997年《作家文摘》)
(52)他的寵臣孔范也附和看說:“陛下說得對。我們有長江天險,隋兵又不長翅膀,難道能飛得過來!這一定是守江的官員想貪功,故意造出這個假情報來?!保忣U《中華上下五千年》)
可見,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說的對”“說得對”的使用頻率是不斷增加的?,F代漢語中習用語“說的是”使用頻率的降低,正是“說的對”“說得對”的大量使用使然。此外,正如上文所論證的那樣,由于從元代開始,“得”在很多時候被寫成“的”,有時在同一作者所寫的同一部作品中,“說的對”和“說得對”會混用,如例(48)和例(49)的《彭公案》就是。
習用語“說的是”主要表示說話者對前者說法的肯定贊同,因而主要使用于對話語境中。習用語“說的是”具有話語應對和話語銜接兩種語篇功能。習用語“說的是”的句法位置分布比較靈活,有句首、句中、句末和單獨使用四種情況。由于習用語“說的是”主要表示肯定贊同對方的話,所以可以跟第二、三人稱代詞共現,不能跟第一人稱代詞共現。習用語“說的是”可以后接語氣詞“啊、呀、呢、嘛”等,在表示贊同對方所說話語的同時,還帶有說話者自己的語氣。
從歷時演變的角度來看,習用語“說的是”有兩個可能的歷時來源:一是來源于“說底是”,二是來源于“說得是”,并且這兩種來源都有語音上的證據。同樣表示肯定贊同的“說的對”“說得對”使用頻率的不斷增加,導致現代漢語中習用語“說的是”的使用頻率不斷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