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艷, 王飛
(滎陽市人民醫(yī)院 普通內(nèi)科, 河南 滎陽450100)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 由冠脈硬化引起冠脈狹窄或閉塞, 造成心肌缺血、 缺氧或壞死。 研究[1]表明, 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 5 年生存率僅為55%。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見的并發(fā)癥, 并發(fā)心力衰竭后機體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被激活, 可促進心室重構(gòu), 加重心功能惡化, 并可誘發(fā)心肌炎癥。他汀類藥物是指南推薦的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一線和二線用藥, 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血脂作用緩解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控制冠心病病情進展[2]。 多巴酚丁胺是一種正性肌力藥物, 可增強心肌收縮力,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3]。 本研究探討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鈣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5 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 (43 例) 與對照組 (42 例)。 觀察組男31 例, 女12 例; 年齡42 ~74 歲,平均年齡 (58.99 ± 8.17) 歲; 平均BMI (24.82 ± 3.19) kg/m2;高血壓13 例, 糖尿病10 例, 高脂血癥9 例; 心功能分級Ⅱ級20 例, Ⅲ級23 例。 對照組男29 例, 女13 例; 年齡44 ~78歲, 平均年齡 (58.19 ± 8.05) 歲; 平 均BMI (24.97 ± 3.24)kg/m2; 高血壓14 例, 糖尿病9 例, 高脂血癥11 例; 心功能分級Ⅱ級20 例, Ⅲ級22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biāo)準(zhǔn)納入標(biāo)準(zhǔn): 符合冠心病及心力衰竭診斷標(biāo)準(zhǔn),并經(jīng)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 心功能分級Ⅱ~ Ⅲ級; 對本研究知情。 排除標(biāo)準(zhǔn): 對治療藥物過敏; 重度心力衰竭; 合并重度腦血管、 肝腎功能障礙; 合并肺源性、 風(fēng)濕性心臟病; 入組前服用降血脂藥物; 合并精神疾病, 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瑞舒伐他汀鈣 (20 mg/次, 1 次/d) 治療8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療, 100 mg 多巴酚丁胺溶于50 mL 葡萄糖, 泵入速度2 ~10 μg·kg-1·min-1,連續(xù)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biāo)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的甘油三酯 (TG)、 總膽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采用超聲心動圖以膠體金法檢測腦鈉肽 (BNP) 水平, 記錄左室射血分?jǐn)?shù) (LVEF)、 6 分鐘行走距離 (6MWD), 重復(fù)測量3 次, 取平均值。 療效評價: 顯效 (Lee氏評分降低≥75%)、 有效 (Lee 氏評分降低50% ~74%)、 無效 (Lee 氏評分降低幅度≤49%)。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 100%。
1.5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行t檢驗, 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高于對照組的76.19%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血脂水平治療后, 觀察組的TC、 TG、 LDL-C 水平低于對照組, 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表2 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時間 組別 n TC TG LDL-C HDL-C治療前 觀察組 43 2.73±0.32 5.42±0.29 3.81±0.34 0.87±0.12對照組 42 2.74±0.35 5.51±0.20 3.85±0.51 0.90±0.09 t 0.138 1.662 0.426 1.302 P 0.891 0.100 0.671 0.197治療后 觀察組 43 1.63±0.40 3.73±0.53 2.03±0.44 1.35±0.18對照組 42 1.95±0.52 4.47±0.26 2.55±0.48 1.14±0.14 t 3.185 8.141 5.209 5.994 P 0.002 0.000 0.000 0.000
2.3BNP、 6MWD、 LVEF水平治療后, 觀察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 6MWD、 LVEF 水平高于對照組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BNP、 6MWD、 LVEF 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的BNP、 6MWD、 LVEF 比較 (±s)
時間 組別 n BNP (pg/L) 6MWD (m) LVEF (%)治療前 觀察組 43 454.31±51.48 264.58±40.62 34.72±5.71對照組 42 449.10±54.27 268.71±42.50 33.38±5.92 t 0.454 0.458 1.062 P 0.651 0.648 0.291治療后 觀察組 43 96.51±20.86 385.64±55.63 48.32±6.03對照組 42 161.63±35.74 326.37±53.14 39.82±5.74 t 10.289 5.021 6.658 P 0.000 0.000 0.000
冠狀動脈硬化是指脂質(zhì)在血管內(nèi)沉積, 同時平滑肌細胞遷移至內(nèi)膜中, 造成內(nèi)膜增厚, 最終引發(fā)冠脈管腔狹窄、 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等。 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多種, 其中脂質(zhì)代謝異常 (高TC、 TG、 LDL-C 癥及低HDL-C 癥) 是冠脈病變常見的危險因素[4]。 老年人群由于年齡因素, 機體器官功能下降, 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力衰竭等多種并發(fā)癥。 心力衰竭病理基礎(chǔ)為心肌重構(gòu), 過高的血脂濃度可影響心肌微循環(huán), 導(dǎo)致患者血流動力學(xué)紊亂, 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5]。 因此, 臨床應(yīng)重視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治療。
瑞舒伐他汀鈣是一種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 可減少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6]。 多巴酚丁胺是一種選擇性β受體, 可特異性作用于心臟受體, 產(chǎn)生正性肌力作用, 增加心臟排出量; 多巴酚丁胺可刺激心臟β1 腎上腺受體, 促進三磷酸腺苷向環(huán)磷腺苷轉(zhuǎn)化, 降低肺毛細血管壓力, 改善心臟功能; 此外, 多巴酚丁胺可加速房室結(jié)的傳導(dǎo)速度, 直接作用于心臟, 快速發(fā)揮作用[7-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治療后患者心功能均改善, 且觀察組指標(biāo)改善更明顯, 其原因可能為瑞舒伐他汀鈣可降低體內(nèi)血脂水平, 降低心臟后負荷, 緩解心臟壓力,而多巴酚丁胺直接作用于心臟, 增強心肌收縮作用, 提升患者心功能。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血脂指標(biāo)下降幅度更明顯,提示瑞舒伐他汀鈣與多巴酚定胺對患者血脂指標(biāo)的改善作用優(yōu)于瑞舒伐他汀鈣單獨應(yīng)用。 BNP 是在心肌受損后產(chǎn)生, 發(fā)生心力衰竭后, 心室后負荷增加, 導(dǎo)致BNP 水平升高, 加重心肌損傷及心肌纖維化, 因而檢測血清BNP 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預(yù)后。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BNP 水平降低更明顯, 提示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鈣可有效保護患者的心功能。 6MWD、 LVEF 均為反映患者心臟功能的指標(biāo), 本研究中觀察組6MWD、 LVEF 指標(biāo)改善更明顯, 表明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鈣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綜上所述, 多巴酚丁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鈣可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減輕炎性反應(yīng), 調(diào)節(jié)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