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簡稱CBD)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締約方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成果將主導CBD進程的發(fā)展走向,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指明方向。2016年12月舉行的CBD-COP13決定COP15將在中國召開。2019年2月,我國宣布CBD-COP15會議地點確定為云南省昆明市。2019年9月3日,時任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李干杰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執(zhí)行秘書共同發(fā)布COP15主題:“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Ecological Civilization: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Life on Earth),這一主題旨在倡導推進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2020年1月9日,COP15大會會標在京發(fā)布。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最新發(fā)布信息,COP15將于2021年10月11—24日舉行。
各締約方將在大會上審議通過新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球戰(zhàn)略,以便在2050年之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國際社會對COP15大會的召開充滿期待,都希望能通過一個兼具雄心、務實和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當前,各方正就“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一COP15大會的主要成果開展磋商。
本刊編輯部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