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亮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9-015-01
摘 ?要 ?本研究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對大學生進行體育生活方式干預實驗,以了解遼寧省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現(xiàn)狀,包括體育動機及需求、行為、競賽、體育課等,并提出體育生活方式干預策略。
關鍵詞 ?體育生活方式 ?大學生 ?干預策略
一、遼寧省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干預策略
(一)組織開展教學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
1.豐富教學內(nèi)容,遵循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體育興趣,堅持健身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現(xiàn)共計21門課程供學生任選,同時將“一拳一長跑”作為每名學生體育課必修的教學內(nèi)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需求。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由單一的指導法: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糾錯,轉變?yōu)橹笇Хㄅc練習法相結合,通過游戲練習法、比賽練習法、綜合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改進教學手段,采用教考分離,統(tǒng)一考試,增強了考試的客觀性。
通過以上改革措施,可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參與鍛煉的意識,增強了大學生的體質。
(二)積極開展群體活動,提升體育活動氛圍
通過健身運動、體育競賽、體育講座、體育展示、體育培訓等形式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專業(yè)水平,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有效地指導與組織,調動和激發(fā)學生樂學、樂練的熱情,從而營造體育校園文化,促進了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加強體育代表隊建設
我校成立籃球、足球、健美操、啦啦操、田徑、板球、乒乓球、羽毛球、定向越野、網(wǎng)球等10支學生體育代表隊,并堅持常年不間斷科學訓練。我校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手段,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賽事,通過陽光體育競賽的開展,以比賽促進練習、以練習提高興趣、以興趣帶動學習,這樣不僅極大地促進體育代表隊成績的提高,同時提升了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四)加強制度管理,促進了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教務處制定體育課外培養(yǎng)學分、體育校選課,學生處制定早操管理辦法制度,課外體育鍛煉考核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執(zhí)行,為體育活動的開展奠定的基礎,促進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五)建立體育信息共享平臺
利用廣播、電子大屏幕、數(shù)字校園網(wǎng)、微信社交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和設備,向學生及時傳達學校的體育新聞、體育動態(tài)、代表隊比賽的時間、地點和比賽成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了解學校體育方面的一切信息。同時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平臺,以此使學校和教師掌握每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體質健康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二、遼寧省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干預成果
成果從多個視角對高校課外體育機制以及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干預策略,創(chuàng)新了合作運行機制,構筑了合作平臺,完善了政策與制度,填補了我省高校課外體育教育體系構建的空白。學校將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作為戰(zhàn)略抓手和工作主線,以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模式的改革為突破口,形成了新的教育開放格局,通過多層次精品體育賽事及體育文化活動的舉辦,促進體育教學、體育社團和體育代表隊建設,使三者互相作用、有機的結合,建立以教學為基礎、群體活動為依托、代表隊建設為紐帶的一體化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干預策略,使三者相互聯(lián)系、構成整體,共同增強遼寧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營造高校體育文化氛圍,促進良好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
(一)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1.課內(nèi)注重夯實基礎,注重方法和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開設體育基礎課,要求使每名學生都能掌握一套拳,并養(yǎng)成長跑的良好習慣。通過選項課教學,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從興趣出發(fā),自主選擇體育教學內(nèi)容,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需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提升學生練習的興趣。
2.建立課外體育鍛煉考核制度,課外體育鍛煉考核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執(zhí)行,提升了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水平。兩年來,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體育工作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校內(nèi)校外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構建了具有遼寧省特色的體育工作體系。
(二)以賽促練,提升體育代表隊水平
學校組建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健美操隊、羽毛球隊、田徑隊、街舞隊、啦啦操隊、板球隊等多支學生體育代表隊,這些代表隊為我校體育活動的開展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校內(nèi)舉辦各項體育賽事,校外進行各種比賽,隨著“以賽促練”的進一步推廣,校內(nèi)教學結合社會實踐,使學校的各項體育工作取更大的發(fā)展。
三、結語
通過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干預策略實踐,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鍛煉的興趣,增強了體育意識,營造了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提高了大學生體質。該成果具有效果突出、受益面廣等特點,對高校體育教育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玲.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調查及分析[J].科技資訊,2018,16(02):203-204.
[2]吳立強.普通高校體育養(yǎng)生課程體系的構建[D].青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