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珍
摘要:在幼兒園學習中,主要目的是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幼兒園老師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孩子具備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欲望。本文主要探討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的應用。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孩子們可以愛上學習,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相應提高。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運用策略
前言: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語言教學是重要部分,一方面是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育基礎階段,必須要打好根基,另一方面是語言能力直接關系到人際交往、溝通、互動等,影響兒童社會適應性。寓教于樂,讓幼兒感受語言知識的學習樂趣,最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重視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并進行分析探究。然而,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很多教師一直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語言知識、技巧等僵硬地灌輸給幼兒,忽視了他們作為學習主體參與學習活動的重要性,不注重其認知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實踐證明,游戲活動的介入能夠增強語言教學趣味性,讓教育工作的開展事半功倍,文章就兩者的結合進行探討。
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運用游戲的實際意義及其價值
傳統(tǒng)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著方法不當、幼兒積極性難以得到調(diào)動等問題,價值語言自身較為乏味、枯燥,而幼兒愛想愛動愛玩、認知和理解能力不強,語言教學難以實現(xiàn)幼兒注意力的有效聚焦,教學的質量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基于此,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依托幼兒的特點進行相應游戲的引入,借助游戲化方法手段的穿插進行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強化幼兒語言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的激發(fā),借助游戲和語言的有效融合,幫助和引導幼兒在玩耍之中輕松、愉快地進行語言的學習,對語言學習的快樂進行充分體會,對語言綜合實際運用能力進行鍛煉和提升,助力語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游戲的運用策略
1.運用直觀動畫開展引導
因為現(xiàn)階段幼兒的年紀相比較小,同時身心的發(fā)展還沒有完全成熟,由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的心理。由此一來,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使自己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部分的幼兒都會對游戲產(chǎn)生較多的興趣,所以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游戲的形式展開教學,使幼兒與幼師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在開始上課之間,教師可以總結幼兒喜歡的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米奇妙妙屋》讓幼兒進行角色的扮演。通過幼兒喜歡的動畫片來扮演幼兒喜歡的角色,并找到合作的伙伴,在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開展。開展此類游戲的目的在于希望幼兒可以具備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以及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教師還應當發(fā)揮出指導的作用,如果在此期間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應當及時的指導,從而確保順利進行。
2.以幼兒特點作為依托實現(xiàn)游戲活動設計
需要以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為依據(jù)進行游戲化活動方法的創(chuàng)設,語言教學實施過程中充分結合、綜合考慮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情況,以此有意識、有目標、有計劃地帶動幼兒語言綜合能力提高,這樣不僅能夠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而且能夠提升幼兒語言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對幼兒小班、中班、大班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進行三種不同游戲活動方式的設計。對于小班的幼兒,教師可以進行簡單問答游戲的設計,注重一些生活化問題的提出,比如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名字、愛好,對自己一天的及活動進行回顧;對于中班的幼兒可以將自主閱讀游戲應用其中,可以將《海的女兒》等幼兒較為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提供給他們,并且強化信息技術設備服務和輔助作用的發(fā)揮,讓幼兒進行童話故事朗讀與訓練。對于大班的幼兒,則是鼓勵和引導他們進行情境對話的開展,教師可以進行一定對話場景的設計,比如如何為外國人之路等,借助多媒體進行對應情境圖片的展示,讓幼兒分別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以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為依據(jù)強化幼兒想象力發(fā)揮,進而實現(xiàn)對話的完成。這個過程中能夠強化幼兒實際生活模仿能力的提高,促進幼兒交流溝通能力、想象能力、咬字發(fā)音能力的針對性提高,為幼兒后續(xù)語言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堅實支撐。
3.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教學游戲的合理性
生活就是幼兒求知的過程,因而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至關重要。由于幼兒正處在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大腦并沒有發(fā)育完全,學習經(jīng)驗以及生活經(jīng)驗也十分不足,并不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還不能夠理解太過于深奧的事物,所以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游戲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即教師要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幼兒參與到語言活動游戲過程中,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入手,找出日常生活中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元素,并將這些元素引進所要設置的教學情境中,從而將教育、教學內(nèi)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醫(yī)生看病”的游戲,即讓幼兒扮演醫(yī)生或者護士,教師扮演病人的角色,然后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說:“我生病了,但是害怕打針,怎么辦?”這種情況下能夠引導幼兒回憶以前去醫(yī)院的經(jīng)歷,并且會運用以前從父母那兒獲得的經(jīng)驗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以及印象,而且還能夠調(diào)動幼兒對語言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4.鼓勵幼兒展現(xiàn)自我
因為幼兒缺少一定的實踐活動機會,所以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當運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從而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在進行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充分展現(xiàn)自我,并對幼兒給予及時的表揚,進而增強幼兒表達的自信心。所以游戲并沒有固定的內(nèi)容,需要教師結合幼兒的興趣去自己制定相關內(nèi)容與規(guī)則,在此過程中,將自身的教學目標融入游戲中去,使游戲更大程度的發(fā)揮自身的作用。最后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幼兒一起體驗,可以在課余的時間一起交流相關的游戲內(nèi)容在游戲規(guī)則上需要哪些改動,可以增加幼兒的參與感,提高幼兒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可以理解為體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為了達到游戲的勝利,會主動和同伴合作、分享游戲經(jīng)驗、討游戲技巧在戲的樂趣中養(yǎng)成合作的好習慣。利用自己的智慧過努力盡可能地取得勝利,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活動在語言教學中的介入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將他們的能動性以及學習自覺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游戲化的教學更好的幫助幼兒進行全面綜合發(fā)展。可以將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學背景,同時保證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本身的趣味性,進而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陳荷英.幼兒園語言教學與游戲教學的融合策略[J].考試周刊,2018(95):190.
[2]李娜.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思考[J].讀寫算,2018(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