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晁艷玲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線段后,設計如下活動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活動一:用厘米尺畫線段。
1.提出問題:你能畫一條長3 厘米的線段嗎?
2.學生獨立畫后,同桌相互測量、驗證。
3.全班交流畫法:從刻度“0”畫到刻度“3”,得到一條長3 厘米的線段。明確:3 厘米里面有3 個1 厘米。
活動二:用斷尺畫線段。
1.想一想:老師也想畫一條長3 厘米的線段,但我的尺子兩頭都斷了(如圖1),你覺得用這把斷尺能畫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嗎?為什么?
圖1
2.說一說:請認為不能畫的學生先說,再請認為能畫的學生說:你是怎么畫的?請你演示一下。如從刻度“3”畫到刻度“6”等。
3.議一議:如果從刻度“7”開始,畫一條長3 厘米的線段,你有哪些畫法?學生討論后得出,有兩種畫法:從刻度“7”畫到刻度“10”,或從刻度“7”畫到刻度“4”。
4.引導學生小結:畫一條指定長度的線段,可以以尺子上的刻度“0”為起點,也可以以其他刻度為起點;可以從左往右畫,也可以從右往左畫。
活動三:用缺少刻度的尺子畫線段。
1.想一想:如圖2,這是一把特殊的尺子,上面只顯示了4 個刻度,用這把尺子可以畫出幾厘米長的線段?怎樣畫?
圖2
2.學生獨立思考或操作。
3.全班交流。請學生說,教師有序板書。如“我能畫出2 厘米的線段,我是這樣畫的:從刻度‘5’畫到刻度‘7’得到長2 厘米的線段”等。教師還可出示:5→7進行簡化表述。引導學生歸納:用這把尺子可以畫出1 厘米、2 厘米、3 厘米、4厘米、5 厘米、7 厘米長的線段。
活動四:確定線段端點畫線段。
1.畫一畫:如果從圖3 方框中的點開始畫,你能畫出多少條長3 厘米的線段?
圖3
2.展示學生作品,發(fā)現(xiàn):如圖4,可以畫無數(shù)條長3 厘米的線段。
圖4
上述畫線段活動,不僅幫助學生感悟線段的長度本質上是對長度單位的計數(shù),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